張延鳳
【摘要】當前,隨著我國對教育教學的重視和高中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一些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應用而生,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加的突出關注學生的發(fā)展。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是有老師的講授和學生的學習來共同組成的,為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了解學情,并且采取適當?shù)姆椒▌?chuàng)新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探究性,讓學生學會學習。高中政治牽扯的知識是比較多的,有經濟學、政治學和哲學的部分內容,有些比較抽象和理論化,需要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也需要學生進行一定的探究。案例教學法把理論化的知識通過直觀的案例來展示出來,使得知識更加的形象和具體,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升教學質量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案例教學;高中政治;應用策略;學習興趣;教學質量
一、高中政治課堂開展案例教學的意義研究
(一)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以往的高中政治教學中,很多的學生對其有了定式思維,老師也是如此,一般的課堂教學就是教師理論講授——學生勾畫筆記——學生做相關練習,其中最為主要的部分就是教師的課堂理論講授,學生只是被動的聽從老師指揮,哪里要勾畫,哪里要背誦,做好相關的符號標記,即使學生不理解的知識也要做到死記硬背。學生在課堂上都是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課堂也是單向的灌輸課堂。案例教學法的應用轉變了固有的教學模式,為政治課堂的教學注入了新的思維,也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案例教學重在案例的解析,在解析的過程中無形的讓學生習得知識,這樣使得知識更加的直觀,也更為形象,讓學生有一種學以致用的感覺,也能體會到政治知識的用途。案例教學需要學生參與其中,往往案例背后都需要學生去思考,對于出現(xiàn)的問題,如果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激發(fā),那么學生就會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也有益于提升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
(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實現(xiàn)學以致用的目的
案例教學法最為重要的就是老師在選取案例之后,學生要結合自身的知識去探究問題,而不是老師直接告訴學生答案。在案例出現(xiàn)之后,學生無論是個人探究、小組合作學習探究還是師生探究,此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得到激發(fā),那么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究問題的能力就會得到提高。對于政治案例的分析,學生一般都要先閱讀材料,然后經過案例材料的閱讀分析反映出的問題,針對問題查找原因,并結合相關的政治學知識去剖析案例材料,找到問題的答案。案例分析也是學生實現(xiàn)學以致用目的的有效途徑,無論是針對目前高考政治的內容還是學習政治的目的,在知識的考察上,逐漸的偏向于學生分析問題、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探究案例的過程中,也就實現(xiàn)了知識的獲取和應用。
(三)簡化教學過程,促進學生發(fā)展
高中政治的學習內容是非常多的,有的時候呈現(xiàn)出一定的復雜性和雜亂性,不易于課堂的教學和學習。案例教學法可以通過一個有效的案例,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幫助學生形成體系化的知識,構建學生的知識結構和體系。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更多的是剖析案例,也讓課堂變得簡單和簡潔,學生只要抓住案例就抓住了課堂學習的內容,課堂也顯得很緊湊。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有效鍛煉,能提升學生的邏輯分析和綜合判斷的能力,也能提高學生的邏輯性、自覺性、創(chuàng)新性和獨立性等。
二、案例教學法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應用策略研究
(一)精心選擇案例,做好引導分析
政治課堂的案例教學重心就在案例的選擇,恰當?shù)陌咐梢源龠M學生知識的接受和利用。在案例的選擇上,要精挑細選,要整合相關的學習內容和學情,選取的案例要具有知識性、典型性和疑惑性,讓學生在構建知識結構,發(fā)揮知識遷移和預見新知識的同時,提升他們的探究能力,給他們提供足夠的探究時間和空間。政治案例的選擇可以實現(xiàn)教研組資源共享,也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各種輔導材料作為參考,案例一旦確定之后,教師還要學會引導學生思考。最好是老師把案例讀一篇,在閱讀的過程中,在重點段落和詞匯的處理上可以稍微重語氣些,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在閱讀完案例之后,教師也可以重復強調重要的內容,或者從深層次引發(fā)學生的思考。
(二)讓學生概括案例,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
案例教學的前提是有經典的案例,而課堂教學的核心就是學生能理解案例,并且學會分析問題。為了讓學生更加清晰案例的內容,老師可以選取學生進行對案例材料進行概述,對于關鍵的內容要進行詳細的概述,這樣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案例的進一步理解,還能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和語言組織能力,也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學生概述之后,教師可以進行適當?shù)难a充,對于學生遺漏的或者是錯誤的概述給提出來,防止其他學生受到干擾。在學生進行案例概述的時候,其他學生也會開動腦筋,提升他們的注意力和理解能力。
(三)找出爭論點,引導學生分析、討論
為了優(yōu)化案例教學過程,在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案例的爭論點,并且引導學生分析和討論問題。案例教學的時候學生必須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當案例呈現(xiàn)在學生跟前的時候,學生要有一定的問題意識,找準案例探究的切入點,這樣才能提升案例教學的有效性。在分析和研究問題的時候,教師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不能很準確的找出爭論點,教師要及時的糾正和補充完整。課堂上,教師要讓不同的學生就每一個爭論點發(fā)表意見,有理有據(jù)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或建議,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案例討論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討論不斷追問,以引導討論的深入,以進一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及時反思和案例總結
討論完案例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作出記錄,并且趁熱打鐵及時的做好討論的反思和總結,再歸納總結的時候盡量的貼近教學的知識點,從案例討論要點上升到理論化的政治學知識。高中政治教師應對學生討論的結果及對問題的回答進行詳細的歸納和總結,指出本次案例討論所運用的知識,討論的重點、難點以及學生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特別是當理論與實踐不一致時,如何用理論去解決實踐問題。這既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還可以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反思問題解決的過程,提高他們提煉所學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殷彩艷.高中思想政治課中案例教學法的運用探究[D].魯東大學,2013
[2]單鳳娟.案例教學法在新時期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運用[J].現(xiàn)代閱讀,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