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莉
摘要:數(shù)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關鍵要面向全體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每一個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學會思維、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素質教育;想象力;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6-0048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未來社會知識不斷更新,新問題不斷出現(xiàn),它需要人們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思考、解決許多實際問題,因此素質教育應貫穿于數(shù)學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數(shù)學課實施素質教育,關鍵是要面向全體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每一個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學會思維、學會學習、學會做人。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學習呢?筆者在教學實際中有如下幾點體會:
一、擺正主體的位置,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已成為素質教育的主要目的和時代的要求。然而,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許多教師依然受到傳統(tǒng)教育思想與教育方法的束縛,在課堂上扮演著“主角”,使學生的內在潛能得不到發(fā)揮。因此,我們要根據(jù)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和發(fā)展特點的需要,轉變觀念,創(chuàng)建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生動可感、豐富多彩、情趣盎然的語文教育活動中主動自學地參與到學習中。
教師要營造和諧氛圍,讓學生愉快地學。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出的活潑、生動、和諧的教學氛圍是發(fā)展學生主體性的前提,能釋放強大的教育美的力量,使課堂充滿生機,更具魅力,使學生積極、愉快、自主地學習。課堂上教師把愛的陽光充分地灑給每一位學生,傾聽學生的真實見解。理解學生,寬容學生的錯誤見解;熱愛學生,給他一些關愛和鼓勵;信任學生,多給他一些思考的情境;發(fā)展學生,多留一點活動的空間。只有在平等民主、洋溢友情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才敢想、敢說、敢疑、敢論。
教師要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讓學生生動地學。社會的進步,使我們的課堂教學不單單由“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簡單教具構成。電教媒體走進課堂,豐富了教學,達到更高的效率。因為電教媒體具有聲畫并茂、視聽結合、動靜相宜、感染力強的特點。教師不僅要善于利用先進的多媒體生動地進行課堂教學展示,讓學生不知不覺地融入教學活動中,還要密切注意把握各種教學時機,采用多種手段,持續(xù)強化情境,渲染情境的氛圍,使設置的教學情境隨著教學活動的步步推進得到強化,學生的感受才會越來越清晰、深刻,越來越飽滿。有時候還可以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感悟體驗,扮演角色,使學習材料所提供的形象鮮活真切地走近學生,與學生融為一體,直接作用于學生的感官和心靈,學生的學習也會罩上濃厚的感情而煥發(fā)出生動的色彩。
通常,筆者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啟發(fā)引導學生事先預習、自學。把自學過程中的問題帶到課堂上,采用學生討論、教師引導,對共性的疑難問題教師重點講解,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二、直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單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直觀上下工夫是遠遠不夠的,要解決數(shù)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形象性的矛盾,還應充分利用直觀教學。直觀教學是教師用實物或直觀教具、多媒體軟件演示給學生看,幫助學生豐富想象力,通過觀察獲得感性材料,激發(fā)起學習興趣,有利于對知識的理解。直觀教具有看得見、摸得到的優(yōu)點。直觀教學有時能直接說明問題,有時能幫助解決問題,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無窮的樂趣。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教學活動的直接參與者,與教師共同完成課堂教學活動。在教學中要誘發(fā)學生利用舊概念去認識新概念,運用已學過的知識解決新問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通過直觀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每位學生都努力發(fā)現(xiàn)、去探索,對知識的理解會更加深刻。
小學數(shù)學教學大綱中要求學生具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概念。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主要通過幾何知識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在教學中讓學生看一看,比一比,做一做,試一試,想一想,說一說,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察能力。例如,講長方體時,可引導學生觀察鉛筆盒、課本、橡皮,講圓錐時可觀察火箭、導彈頭的掛圖等。
通過教學,使學生能想象出幾何形體的形狀。例如學習平行四邊形、圓的圖形,腦子里應該想象出它們的形狀,學習了長方體和圓錐體后就能想象出它們的形狀。通過直觀教學,特別是利用常見的實物和教具進行直觀教學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產(chǎn)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
素質教育排斥“加班加點”“題海戰(zhàn)術”這種苦學苦教的做法,提倡在和諧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強調“六個小時內留在校園,六個小時還給學生”,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以便使學生的個性和才能能夠得到充分發(fā)揮。因此,作為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必須是高質量、高效率的。
小學教學在實施素質教育中必須注意:第一,全面訓練,培優(yōu)扶差。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是“全民性的”,高效率的。數(shù)學課必須以占大多數(shù)的中差生為訓練主體,真正做到既“培優(yōu)”又“扶差”,努力實現(xiàn)全員達標。第二,因材施教,針對性強,要提高教學效率,還要能夠克服教學上的隨意性和盲目性。盡量減小課堂教學中的“內耗”現(xiàn)象,要幫助學生找準知識的缺陷,針對薄弱環(huán)節(jié),加強指導,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不平均使用力量。
四、開闊思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讓學生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圍繞所要解決的問題自己去思考、去探討、去發(fā)現(xiàn)、去獲取知識,在輕松的情緒中鍛煉動手動腦的能力。讓學生樂意思考問題,當學習的主人,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事實證明,數(shù)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主導思想是正確的,能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思維活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得更有興趣、學得更好。
(作者單位: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洣水鎮(zhèn)迎賓路迎賓完小 4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