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洋+++羅芳
摘 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和“教學做合一”。其主要思想就是要求教育同生活實際相聯系,不能脫離社會生活,教育要為改革社會生活而服務。
關鍵詞:生活教育理論;幼兒;閱讀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2-114-01
生活教育理論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先生是我國現代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同時又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是我國現代教育建設和改革的先行者和典范。他的“生活教育”理論是其光輝思想的典范,對當今的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啟發(fā)意義。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焙汀敖虒W做合一”。其主要思想就是要求教育同生活實際相聯系,不能脫離社會生活,教育要為改革社會生活而服務。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最初起源于杜威,他用自己所學知識結合中國的實際,創(chuàng)造出了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論。其理論由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部分組成,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我國現代教育重要的思潮之一。他強調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重視教育與社會實踐的聯系,強調社會與學校的一致性,提倡學校教育要敞開大門,面向社會,面向生活,要把整個社會辦成學校,把生活場所當作教育的場所。陶先生還非常提倡在實踐體驗中學習,他說:“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chuàng)造是孫子。有行動之勇敢,才是真知的收獲?!?這就告訴我們,幼兒園的教育要面向現實生活,在生活中實施,要注重讓幼兒操作、體驗,以獲得生活的經驗,才能有現實成效。
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幼兒的認知過程是整體的,只有將生活教育與其他教育有機結合、相互滲透,才符合幼兒認知發(fā)展的規(guī)律,更有效激發(fā)幼兒生活、學習的欲望。幼兒的年齡決定他們無法理解抽象的概念,許多知識只有在生活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領會?!缎戮V要》也將幼兒快樂學習、生活、成長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多次強調 “體驗”、“感受”、“樂意”、“喜歡”等,突出了情感、態(tài)度、個性、興趣等方面的價值取向。興趣和愉快將有效激發(fā)幼兒積極參與各項活動,這決定了生活教育是符合幼兒發(fā)展規(guī)律的一種教育模式。在幼兒園實施生活教育將有效調動幼兒學習、生活的積極性。為了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教材生活化。
閱讀的第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選擇好的教材。法國著名文學史家保羅·亞哲爾認為: 忠實于藝術的書; 可以解放兒童的心, 使他們喜悅的書; 能把人類高貴的感情吹進兒童心靈的書; 承認游戲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活動的書; 幫助孩子認識人性———人類心情的書; 含有高尚道德的書是好的書。這告訴我們挑選好的教材,要時刻堅持以兒童為本位的原則,充分考慮兒童的年齡特點,閱讀興趣,知識經驗等綜合因素,以審美功能為主, 娛樂、認知、教育功能并重, 著眼于兒童的精神成長??偟膩碚f,閱讀就是要以生活中的幼兒為基礎,去豐富幼兒的精神。在選取閱讀教材時,我們教師應該盡量選擇與我們幼兒生活相接近的教材,或者讓幼兒能夠感興趣的教材,《小貓釣魚》是一個經典流傳的故事,它的選材是幼兒們最喜歡的小動物,在故事情節(jié)的描寫中又生動活潑,所以稱為經典。《雪孩子》也是一個經典而又感人的小故事,每每當我講訴這個故事是幼兒都能夠融入到情境中來,因為在我們幼兒的已有經驗中,他們能夠理解與親人離別的不舍與痛苦,也曾有過堆雪人的經驗,這樣對我們的故事的理解才能夠透徹。
二、教學情境生活化。
生活教育不僅體現在課堂活動中,更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有利資源。在幼兒教育中更是如此,幼兒的以直觀行動思維為主。直觀行動思維是指以直觀的、行動的方式進行的思維。直觀行動思維的主要特征是思維依賴于一定的情境,直觀的情境更利于幼兒理解閱讀的內容,如閱讀詩歌《春天的顏色》時,要幼兒憑空想象春天是什么顏色的?春天有哪些顏色?幼兒是想象不出來的,但是如果我們將“課堂”搬到“春天里”那幼兒就有想象的依據,對于詩歌的理解也會更加容易。在我們的教學中,不僅僅是閱讀活動,語言、社會、科學、藝術活動也可以融入生活中,讓幼兒更易接受。
三、教學方法生活化。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激勵幼兒自主探究毛澤東曾說過“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須要嘗一嘗”。百聞不如一見,實踐出真知,在閱讀活動中也是如此。如閱讀詩歌《月兒》時,可以讓家長先帶幼兒看一次日落月出,觀察月亮在不同時間的各種形態(tài)。那么在閱讀詩歌時,幼兒就能更加有興趣去閱讀。在閱讀各種故事時,我們可以要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去進行角色扮演游戲,從扮演角色中去了解角色的心情或者是個性,在游戲中學習更能激發(fā)幼兒的積極性。閱讀對幼兒來說不僅是一個促進各方面能力發(fā)展的過程,更是一個享受的過程。讓他們看完、聽完、想完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對故事的尊重,也是對閱讀的尊重。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坐著或趴著或躺著翻來覆去的進行閱讀,那是一種非常愜意的享受。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對我們的幼兒閱讀活動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無論是在教學理念還是教材選擇,教學方法上等方面都對我們具有重大意義,閱讀就是一支蠟燭,生活教育理論是火柴,只要我們教師立足于生活,敢于創(chuàng)造,從生活中取材,去發(fā)現創(chuàng)造,研究適合幼兒的閱讀方法,就能將那根蠟燭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