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文
摘要:寫作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教學占據(jù)語文教學半壁江山,地位非比尋常。新課標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和溝通的重要方式?!睂懽髂芰ψ钅芊从硨W生的語文水平,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語文教學
作文是全面考查學生語文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和文字表達能力的重要形式,在語文考試中占有較大比例的分數(shù),因此,作文寫得好壞就成為能否取得優(yōu)異語文成績的關鍵所在。甚至從升學的角度看,學生的寫作水平將影響到學生的命運。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變成了每位語文教師的首要任務,可是不管我們?nèi)绾闻?,大多?shù)學生的作文依舊是提起筆來無話可說;語言生硬,沒有感染力;不會選材;中心不明確;有的甚至是一段體……
其實作文好比是炒菜,生活就是其中的菜料,聽讀就是擇菜,說就是洗菜,構思就是切菜,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就是調(diào)料,那寫作技巧就是廚藝了。這樣看來,要想寫出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作文,就要聽說讀寫齊頭并進了。那么如何能讓學生做出一盤可口、香噴噴的“菜肴”呢?
一、觀察、體驗生活,豐富素材
由于學生的生活閱歷不深,閱讀面窄,頭腦里的東西少得可憐。這就要求教師要多引導學生體驗生活,多組織一些活動,如參觀、游覽、訪問、社會調(diào)查、勞動實踐等,指導學生組成各類興趣小組,如攝影、美術、書法、音樂、民俗、科技制作等,讓學生去觀察四季的變化,體驗世間的嬉笑怒罵,讓他們將筆觸面向家庭、學校,深入到社會,廣泛積累寫作素材。生活中的很多細節(jié)都可以成為寫作的素材來源。培養(yǎng)學生用眼睛觀察生活,用心靈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動心靈的寶藏。真正讓學生做到說真話、訴真情,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表達內(nèi)心的感受,講自己要說的話,記自己難忘的事,寫一點屬于自己世界的東西,向大家展現(xiàn)真實的自己、真實的生活。這樣,學生不再是游離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經(jīng)營的編造者,而是體驗生活、表現(xiàn)生活的能手,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利用寫作“干預生活”的能力。
二、力求有序,注重技法
某些學?,F(xiàn)行作文教學的弊端,就是作文的無序化。教師隨意出題,學生盲目寫作。其是針對教學大綱的哪一點,要達到何種訓練效果,學生昏昏,教師也未必了然。日復一日,長期低層次機械性的寫作訓練,嚴重挫傷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制約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為改變這一弊端,我嘗試實施“網(wǎng)絡一體化”作文教學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所謂“網(wǎng)絡一體化”作文教學,就是把中學作文教學看作一個整體,把教學目標分解到學生學習的各個階段,使學生在三年的學習過程中有的放矢,真正做到循序漸進,學有所得,寫有所獲。
在力求作文教學有序的前提下,教師還要認真向?qū)W生傳授寫作技巧。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范文引路,鞏固遷移”的教學方法。所謂“范文引路”,就是師生共同搜集一些精美文章,在課堂上師生一同鑒賞,賞其語言,品其技巧,然后讓學生有意識地吸收借鑒,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之中。這樣讀寫結(jié)合,以讀帶寫,有仿入門,有法可鑒,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所謂“鞏固遷移”,就是通過一段練習學生熟練掌握了某種格式后,教師因勢而導,鼓勵學生“同中求異,同中求變”,寫出更多的富有個性的豐富多彩的文章來。
三、注重學生寫作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不管是哪個學科,固守于慣性思維是不可取的,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多進行創(chuàng)新,想別人不敢想,拓寬自己的思維。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首先要注意培養(yǎng)他們對語言和文字材料的敏感度。如果學生對于一些寫作素材是毫無想法的,那么這樣進行的寫作就沒有什么新意和內(nèi)容,也不會受到讀者的好評。只有讓學生保持對文字的敏感度,那么他們才能在接觸文字材料時產(chǎn)生靈感,能運用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進而有所創(chuàng)新。另外,作文的素材來源于現(xiàn)實,只有讓學生多多接觸現(xiàn)實生活,從現(xiàn)實中得到感悟,才能寫出好的作文。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例如:小記者采訪團、科技實踐小組、少年志愿者小組等,并讓他們從自己的視角把活動寫出來,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所在。另外,在實踐活動中,學生經(jīng)過思考與集體合作,可以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樣也促進了學生寫作能力的創(chuàng)新。
四、要多練多寫
在實踐中積累了寫作素材,只是提高寫作的前提。要多練多寫,經(jīng)過反復的實踐練筆,達到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轉(zhuǎn)變,才能很快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1.寫日記隨筆 教師要鼓勵學生把平時的所見、所聞、所感,通過自己的筆寫出來,這種寫日記隨筆的方法,簡單易行,既可以鍛煉文筆,又可以增強學生的思辨能力。對于寫作水平弱的學生,讓他們先從字數(shù)上慢慢達到要求,再逐漸引導他們在此基礎上有所提高。
2.仿寫 模仿是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在寫作教學中,可以先從仿寫句子開始,然后仿寫片段,再到仿寫范文,讓學生從優(yōu)秀范文中體會各種寫作技巧和方法。在仿寫教學中,要讓學生知道仿寫不是機械地模仿,不是生搬硬套,要避免明顯 “抄”的現(xiàn)象,要讓學生在模仿中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寫作能力。
五、注重聽說,讀寫結(jié)合
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怎么想的,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就怎么寫,無需太多的加工潤色。但是實際教學中作文仍然是學生最大的攔路虎,相當數(shù)量的學生提起作文還是無從下筆。
究其原因,我認為:一是因為教師人為地加大了作文的難度,要求學生寫出從思想內(nèi)容到語言文字都有一定水平的文章,恨不得篇篇都達到發(fā)表的標準,所以要求一高再高,遠遠超出了一般學生的習作水平,結(jié)果成了拔苗助長,學生的作文水平不但沒有提高,反而產(chǎn)生了厭倦心理。二是因為學生雖然也接觸了實際生活,參加了某些活動,但由于他們的觀察能力較弱,思維能力不強,語言組織能力不高,形成了“茶壺里煮餃子”的局面,如果老師再引導不夠,久而久之,學生強烈的表達欲就會經(jīng)過一次次受挫之后沉寂下來。
總之,作文教學如果能正確處理好“閱讀與寫作、內(nèi)容與形式、課內(nèi)與課外、過程與結(jié)果、共性與個性、主導與主體”的關系,“從素質(zhì)教育的高度,改進作文教學”,必將大面積提高作文教學效益。
參考文獻:
趙靄瑄. 初中語文寫作評價的策略探究[D].渤海大學,2016.
(作者單位: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第二中學 3441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