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偉娟
摘 要:語言的基本材料是詞語,從聲音、色彩、形體、意義、用法等方面對詞語進行調(diào)整和安排,使詞語的表達運用更為準確到位、生動形象,能體現(xiàn)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思維品質(zhì)。而這些就要求教師在實際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注重煉詞,教會學生煉詞,讓靈動的文字來說話。
關鍵詞:作文教學;文字;煉詞
朱光潛說:“語文最大的德性是精確妥帖?!痹谧魑慕虒W過程中,我們常常為了一種主題思想或情感主旨苦苦找尋最適合的表達方式,而這個尋找的過程就是我們對字詞錘煉和推敲的過程,那種對字詞敏銳的感覺只有自己才能體會。而要找到這個適合的字詞,挑選的過程總是很難令人滿意,但是,它卻極具個性化,往往帶有明顯的主觀色彩。
我們知道,語言的基本材料是詞語,從聲音、色彩、形體、意義、用法等方面對詞語進行調(diào)整和安排,使詞語的表達運用更為準確到位、生動形象,能體現(xiàn)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思維品質(zhì)。而這些就要求我們在實際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注重煉詞,教會學生煉詞,讓靈動的文字來說話。如何做到煉詞,讓靈動的文字來說話呢?筆者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歷,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談:
一、準確地使用名詞,使作文增添生活氣息
在作文時,準確地使用名詞,會使記敘描寫更加真實具體,使作文更具有生活氣息。
例如,“山上開著花”與“山上開著打碗碗花”“媽媽給我送來了衣服”和“媽媽給我送來了新做的紅棉襖”,那給人的感覺絕對是不一樣的??匆豢聪旅娴木渥樱⒁猱嫏M線的詞語:
它們(大雁)現(xiàn)在所吃的玉米粒在整個冬天都被厚厚的積雪覆蓋著,所以才未被那些在雪中搜尋玉米的烏鴉、棉尾兔、田鼠以及環(huán)頸雉所發(fā)現(xiàn)。(利奧波德《大雁歸來》)
這個句子中畫線的名詞,都是具體動物的名稱。這里列出一連串動物的名稱,讓人感到大雁棲息的環(huán)境里動物資源豐富多彩,讓人體會到大自然的生機勃勃,字里行間也就透出了濃郁的自然氣息。
二、恰當?shù)厥褂脛釉~,讓作文更具有生活情態(tài)
在作文過程中,往往在情態(tài)的描摹上、修辭的配合上連續(xù)使用和不重復使用動詞,效果絕對大不一樣。
例如,這一段文字:他那時大概十多歲,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歡風箏,自己買不起,我又不許放,他只得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出神,有時竟至于小半日。(魯迅《風箏》)
“張著”一詞寫盡了小弟渴望風箏的癡情,描摹出小弟專注、忘我的神情。
再如,這段文字:我們居然站在這兒,站在這雙線道的馬路邊,這無疑是一種墮落。(張曉風《行道樹》)
“墮落”一詞運用擬人的手法,表達了行道樹遠離了森林,遠離了伙計們之后的主觀感受。
三、巧妙地使用形容詞,讓作文更有鮮明的文采
形容詞在表現(xiàn)事物的色彩、質(zhì)感及形態(tài)等方面時往往把人的情感進行了移植,移植到所描寫的事物當中,將物化的主觀感受呈現(xiàn)給讀者,效果絕對不一般,文采凸顯。
看看這一段話:一早上,天就陰沉下來。天黑,河水也黑,蘆葦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覺得風也是黑的。(曹文軒《孤獨之旅》)
前兩句中的三個“黑”字其實是實寫眼睛所見之景,而后一句的“黑”則是虛寫杜小康對景物變化的心理反應,屬于心中所感之景,這樣的話,把無形的風就形象化了,也鮮明地表現(xiàn)了杜小康心中的緊張和恐懼。
四、必要時使用量詞,讓修辭手法的效果彰顯
量詞,它的用法更為靈活,表達效果更為巧妙。往往在修辭手法的點染中,意外勾連,特征凸顯,好處連連。
例如,這一段文字:不信,請看那朵流星,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用了“朵”這個量詞,而不是“顆”,這是郭老的講究,更能突出流星的美麗,暗合“流星像花”這個比喻,實在是妙極了。
五、靈活地使用副詞,讓作文的立意暗藏玄機
副詞其實是很有個性的,用它,重在話里有話,言此意彼,暗藏玄機。
例如,這段文字:我現(xiàn)在終于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魯迅《孔乙己》)
“大約”和“的確”都是副詞,粗看一下,是語意矛盾;細品一下,魯迅是另有蹊蹺?!按蠹s”是作者根據(jù)孔乙己還不起欠賬及其他酒客的話語,推測出孔乙己可能死掉了?!暗拇_”是表明當時那個麻木冷漠的現(xiàn)實社會,孔乙己的死是必然。副詞,靈活運用,的確效果大不同。
中華漢語,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這門靈活的語言,向來有“詞無定性”之說。不過,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我們只要用心走心,努力使語言風格落實在煉詞上,讓靈動的文字來說話,堅持,努力,一定會使我們的作文呈現(xiàn)出各具情態(tài)和韻味的美感。
參考文獻:
[1]曹明海.語文教育觀新建構(gòu)[M].山東人民出版社,2007.
[2]曹明海.語文新課程教學論[M].山東人民出版社,2007.
[3]尹玲.新課標理念下的中學作文教學模塊建構(gòu)[D].湖南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