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紀平
【摘要】當今世界,科學技術飛速的發(fā)展,這對教育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實施素質實踐教育,實現學生的全面教育,是擺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新的中學教學要求在教育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實踐有效性,充分體現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培養(yǎng)學生參與意識,探究發(fā)現和創(chuàng)新意識。在數學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反應能力必不可少,初中是學生處于轉型的重要時期,無論是心理還是智力都有一個極致發(fā)展。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提高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有效性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程序。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實踐 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150-02
一、需要素質高、技能水平過硬的教師隊伍
俗話說得好“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育的發(fā)展關鍵因素在于人才的多少,就當前教育發(fā)展形勢使得人才已成為最重要的資源。作為一支培養(yǎng)人才的教師隊伍,就必須具備綜合素質高,業(yè)務能力強,在思想上也要更加重視的重視。
(1)首先,作為一名老師要不斷進取。第一,博覽群書是基本的要求,加強專業(yè)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加強多媒體操作技能的練習,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世界、以博學的魅力感染學生。第二,不斷地總結、反思以改進教學方法。關于這一點,“讀”與“寫”很有用,只有在讀寫的時候才會認真地回想教學時的情節(jié),并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思考與總結。第三、合作。俗語說“三個臭皮匠塞過諸葛亮”,多人共同協作的效率往往比一個人冥思苦想好得多,而且個人獨自思考往往思考不全面,但一群人的思維就不一樣了。
(2)其次,教師自己要加強地理思維的訓練。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首先得教師自己要有較強的數學思維。作為數學專業(yè)的教師,或許綜合地看待問題與多樣的空間表述思維比較容易形成,但是動態(tài)地觀察數學題這種思維是多數人欠缺的。因此,我們非常有必要加強自身地理思維的訓練,才能去引導學生形成地理的獨特視角,從而在在專業(yè)上得到了提升。
二、教師指導的有效性
1.改變觀念,樹立全新人才培養(yǎng)觀。
課堂教學需要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和創(chuàng)新精神是“新課標”賦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作為一名教師就應該激活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德性,并用自己的航標之燈,去照亮學生的希望之路。從客體走向主體,內化為學生的素質。
2.創(chuàng)設情境,輕松學習。
《新課標》更重視語文知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強化語言實踐便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其主要途徑是培養(yǎng)學生的練習與反應能力。一堂成功的課,就是能夠和諧地把讀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既能讓學生充分練習,又能有效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我認為,教師的指導作用在于如何拓展、創(chuàng)新數學學習和運用所學的知識,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在于如何引導學生體會數學理解的思想感情,感受數學題的生動情景,輕松愉快的學習,水到渠成的獲取知識。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才能引導你在知識的樂園里遨游。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對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誘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是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成為課堂主人的前提。所以,作為數學教師應認真?zhèn)浜谜n,講究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努力把每堂課上好、上活、上得有趣,讓學生回味無窮,從心底里喜歡上數學課。這樣,才能激起他們持久的學習興趣。新教材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廣大數學教師應抓住契機,深化數學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采用形式各異的激勵辦法和開展各項活動。從課堂到課外,從一堂課到一個單元再到一冊書,都要匠心獨運的設計一定的檢驗學習效果、推動學習動力的辦法。
4.反思和總結,積累教學經驗。
時常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有許多閃光的做法、獨到的設計,但卻如過眼煙云,都沒有被積累下來,也沒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因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善于積累經驗和總結教訓,才能最終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一線教師任務重,時間緊,平時教學中的得閃光點往往在一霎那間忽閃忽現,如不會利用時間就難于捕捉到那些閃光的東西,沒功夫理會,常常使教學失誤惡性循環(huán),教學智慧難以發(fā)展傳承,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三、教師與學生的互動
由于初中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征偏慢,他們往往需要依賴直觀具體形象的圖形的特點。例如初中學生剛剛學習新課改數學中有理數中的正負數,對正負數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許多學生容易造成知識遺忘,因此教師需要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和師生互動式教學模式,注意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并教給學生“多觀察、動腦想、大膽猜、勤鉆研”的研討式學習方法。教學中積極利用板書和練習中的圖形,向學生提供更多的活動機會和空間,使學生在動腦、動手、動口的過程中獲得充足的體驗和發(fā)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形結合的思想,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有效性,不僅僅是動動嘴皮子的事,更多的還是要落到實處,達到真正的教育目的地才是我們最終的追求。
參考文獻:
[1]期刊|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