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定英
摘 要: 寫作最有效的辦法是“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培養(yǎng)興趣、博覽群書、創(chuàng)設活動、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
關鍵詞:培養(yǎng) 積累 創(chuàng)設 開闊 修改 體驗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2-0155-01
提到習作很多學生會不自覺地就會皺起眉頭;很多老師也會不自覺地皺起眉頭。所以如何激發(fā)寫作樂趣,克服害怕心理,讓他們主動拿筆,表達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是小學語文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深入觀察,培養(yǎng)興趣
生活是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的源泉,不管寫什么文章都離不開生活的沃土。《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強調了在寫作前搜集素材最有效的辦法是“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痹谖覀兊纳町斨校泻芏嘭S富多彩的生活可以為學生提供鮮活的寫作素材??墒菍W生對一些司空見慣的東西熟視無睹,沒有理性地思考和精心的設計,缺少多角度的觀察,在寫作時就無話可說難以下筆,面對這些情況,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教學時就應該引導學生對同一個事物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觀察和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新鮮的素材。例如教師指導寫<我的學校>就應該把學生帶到校園里,去觀察校園的花草、樹木、教學樓等景物,看看校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讓學生觀察、感受最后達到情感流露真實自然,從而能激起學生對習作的濃厚興趣。
二、博覽群書,積累素材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边@是杜甫名句,它道出了寫作與閱讀之間的密切關系。闡明了“凡習作,須要胸中有萬卷書的跟底”的道理。綜觀古今中外文學大師,能在文章中廣征博引,顯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博覽、勤讀。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呢?
我認為:1.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為習作準備素材。知識靠不斷地積累,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引導他們專門設一本讀書筆記,邊讀邊摘抄自己認為有用的內(nèi)容,并進行分類,通過不斷積累,學生就擁有一個小型的知識材料庫,讀得越多,寫得越勤,積累的材料品種就越多,做文的素材就越充足,從而解決了寫習作時“無米下鍋”的問題。
2.借助范文,讓學生的作文有話可寫。常言道:見多識廣。只是多讀才能識廣,才可以手到拈來地寫作。一次,我出了一道習作題目,要求學生模仿《桂林山水》中的奇、險、秀和水的靜、清、綠進行片段練習。學生望著題目,手托下巴,不知從何下手,于是我就把事先準備好的同類型習作片段提綱發(fā)給他們看,如寫村頭大樹的高、大、密……使他們腦?;砣婚_朗!哦,原來這些東西也可以寫成習作。如此借助范文,學生思維的閘門一打開,似有千言萬語要訴說。
3.善于捕捉典型事物和精彩鏡頭。比如寫《一件趣事》,習作時要突出一個“趣”,老師要引導學生去捕捉生活中典型事例、精彩片段。學生受到誘導之后,文章寫得就十分有“趣”了。
4.一個有遠見卓識的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奔向“十字街頭”,關注社會生活,擴大信息接受量,讓生活的源頭活水滋潤習作田園。鼓勵他們多看、勤聽、常說。何愁寫習作不能左右逢源、言如潮涌?
三、想象是故事的源泉
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極其重要,在教學中多激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并且鼓勵學生去寫想象中的作文。當學生寫好后,鼓勵學生在全部展示,讓學生在課堂上暢談幻想,述說自己心中的美好愿望,當孩子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后,動起筆來寫作就能行云流水了。
四、創(chuàng)設活動 開闊習作思路
小學生的年齡小,閱歷淺,缺少生活和語言積累,這給習作帶來了一定困難。教師就要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欲望。例如,我在布置“記一次有趣的活動”的習作時,先給學生講“觀察”對于寫作的重要,交給學生怎樣進行觀察,觀察后怎樣記錄,進行積累等等。之后,我沒有立即讓學生動筆寫,而是利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帶領學生做了兩個有趣的活動,一個是“拔河比賽”,一個是“貼鼻子”游戲。拔河比賽時,學生們興高采烈,群情振奮,他們的熱情北充分的調動起來,他們不僅玩得開心,而且很專注地觀察比賽的細節(jié),為寫作做準備。在“貼鼻子”活動中,學生看到了平時被稱作調皮鬼的同學蒙上眼睛小心翼翼向前摸索的滑稽樣子,笑得前仰后合。在這異常歡快的氣氛中我啟發(fā)學生:你們不想用自己手中的筆把這有趣的活動記錄下來嗎?學生在我的鼓勵下,認認真真地完成了“記一次有趣的活動”的寫作,大部分習作寫得都很真實、生動、富有情趣。
五、修改習作,體驗成功
在習作教學中,引導學生自改習作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一定要改變“老師改,學生看”的傳統(tǒng)觀念,要教給學生修改習作的方法,使學生在修改習作的訓練過程中,逐步養(yǎng)成自改習作的習慣,形成能力,提高習作素質,評改習作時教師要充分發(fā)揚民主,開展討論,多給學生以講話的機會,各抒己見,質疑問難,不搞“一言堂”。這是一種深層次的賞識,是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激情最難得、最寶貴的機會。教師要善于誘導,允許各種不同見解和意見存在。學生的習作,我的評改方法是:“相互閱讀——提示修改——學生互改——教師評改——交流意見”。即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認為比較適合自己的同學的習作,相互閱讀后提出修改意見,學生再次修改后,教師評改,最后在全班交流。讓學生當一次老師,體會到修改與評改的辛苦和樂趣。
只要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多思考、多練筆,就一定能培養(yǎng)出學生對習作的濃厚興趣,提高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趙東陽;小學作文教學低效原因及對策[ D];河北師范大學;2013年
[2]雷連云;小學生怎樣寫好作文[ J];語文學刊;2015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