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英
摘 要:九年級部分學生在數學學科的學習上存在困難,這種困難一部分在于知識點的掌握上、解題方法的靈活應用上有所欠缺,更多的困難來自數學學習心理上的障礙。本文著重探究九年級學生數學學習心理的輔導策略。
關鍵詞:數學學習;九年級學生;心理輔導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23-051-1
十多年的一線教育教學的實踐讓我深刻體會到:心理素質對學生取得成績有著多么重要的影響。特別對于臨近中考的九年級學生,心理上的比拼也是決定中考勝敗的重要因素。若在九年級復習的關鍵階段能在梳理夯實知識點的同時,探究學生數學學習心理問題,并及時加以輔導,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復習效果。
一、從數學成績看
1.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
(1)在肯定這類學生已有的數學成績和數學學習態(tài)度的同時,幫助他們正確分析自身存在的數學學習問題,如:過于注重分數;數學成績波動大;不能正確面對較難的題目;偏重數學結論而忽視數學過程,從而對數學問題的理解欠深入;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筆,導致解題出錯等。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品質和堅強的意志力,如:勇于面對挫折、在“逆境”中能冷靜地分析問題、及時修正錯誤。
(3)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壓力,適當削弱過強的學習動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2.數學成績中等或偏下的學生
(1)這類學生的特點是:數學明顯是薄弱學科,數學成績較差但始終沒有放棄,數學學習態(tài)度認真。雖然他們在數學學習上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數學成績常常不能令人滿意。在數學學習心理上表現為耐挫力薄弱,情緒波動大,特別在考試時易出現過于緊張或焦躁的心理。
(2)針對這些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弱和學習能力較低的實際狀況,首先要幫助其彌補知識點上的缺漏;要指導其具體的數學學習方法,如:數學學習時間如何安排、填空題如何訓練、上課如何記筆記、課后如何對薄弱知識點作針對性的補習等等具體到中考數學復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并及時督促和檢查其執(zhí)行情況。這些對提高數學成績都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3)在數學成績有所提高的基礎上,再對這類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必然水到渠成。對這類學生心理輔導的原則是給予更多的鼓勵與支持。想辦法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及時地對他們的學習成果給予表揚,幫助他們逐漸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增強數學學習的自信心。
(4)抓住重點心理輔導時機。一是在考試前后,考前幫助他們分析目前數學學習進步的現狀,緩解緊張的心理情緒;考后在肯定成績的基礎上分析差距,再提出具體的學習策略,消除學生自責、自卑等消極的想法。二是在數學成績連續(xù)下降或不見起色的時候,及時給予學生肯定與鞭策,穩(wěn)定情緒,鼓舞斗志。
3.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
(1)這類學生主要表現為數學學習態(tài)度很不端正,甚至進入九年級,仍然沒有認真對待數學的學習。原因在于在初一和初二的數學學習中已與班級的平均水平形成較大的差距,有些自暴自棄的心理。如果對于他們不聞不問、聽之任之,不糾正他們數學學習的態(tài)度,不利于班級整體良好學習氛圍的建立,對前面兩類學生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2)對于這類學生不能歧視或者讓學生感覺老師放棄他們,主動接近他們,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目標;同樣在缺漏的知識點上給予他們確實的幫助;適當降低教學要求,減少作業(yè)題量和難度;讓他們多有成功的體驗,逐漸消除對于數學的恐懼感。
二、從典型的心理問題看
1.懼怕數學考試。小敏性格開朗,學習非常用功,語文和英語成績優(yōu)秀,數學成績卻經常不及格,就是怕數學考試。一聽說要考數學,情緒就極度緊張。考試時,考卷發(fā)下來,甚至雙手顫抖,頭腦一片空白,注意力不能集中。在考試頻繁的九年級,這種心理狀況嚴重影響了學習。
(1)分析原因。小敏的父母平時對她要求過高,小敏本人對考試結果過分看重,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小敏缺乏必要的應考策略和考試技巧,造成自信心不足;考場氣氛緊張,對監(jiān)考老師感覺陌生,也是造成情緒過分緊張的原因。
(2)具體的心理輔導策略。首先幫助小敏正確分析考試目的??荚嚹康氖菫榱藱z查最近一段時間的知識掌握情況,一是查漏補缺,二是便于在后續(xù)的學習中及時調整學習方法,最終是為了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其次是幫助小敏在考前做一些放松訓練,預想考試的過程,想象自己如何進入考場,如何拿到考卷,如何填寫姓名、答卷、檢查、交卷等過程,想象得越具體越好,邊想象邊體驗全身心放松的感覺。再有對小敏傳授一些應考策略和考試技巧。
2.數學學習頗感疲勞。小明在暑假參加了校外的補習班,開學以后仍然每周安排一次家教時間,他感到精神疲乏,心里煩躁,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效率降低,學習進度減慢甚至停滯。
(1)分析原因。長時間繁重的學習,使小明產生的疲勞主要是心理疲勞。造成心理疲勞的原因:一是長時間學習,大腦未得到充分休息而產生保護性抑制;二是學習壓力過重,造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過分緊張和焦慮,造成腦的疲勞。
(2)具體的心理輔導策略。首先幫助小明分析目前各科狀況,把時間花在薄弱的學科上,將優(yōu)勢學科暫時放一放,目的是減少學習時間,并與家長溝通,告誡家長多考慮孩子的身體與心理的承受能力,注意孩子學習心理的調節(jié)。其次指導小明自我調節(jié)疲勞。一是通過溝通了解到他喜歡體育運動,于是與他共同制定作息時間表,特別將體育運動時間安排進去。二是指導他抓緊時間休息,如課間、中午休息時間、晚自習前等,小睡十分鐘都十分有效,以保證較初的學習效率。三是讓小明學會精神愉快地去學習。
事實證明,心理問題的探究與輔導不能只在數學學科上做文章,需要講一步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班級教育、各任課教師教育相結合,如何結合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