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鋒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更新和完善,計算機在各行各業(yè)發(fā)展中得到了廣泛運用,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便捷的發(fā)展條件。因此,教育部門對初中信息課程教學引起了高度重視,如何制定出合理的信息技術組織教學策略是當前信息課程教學中面臨的突出問題,教師要從不同角度加大技術組織教學的研究和探討,有利于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初中學習階段信息課程安排相對較少,教師必須合理規(guī)劃教學內容,才能實現(xiàn)初中信息課程教學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學生應用處理信息的能力,從而帶動初中信息技術組織教學效果的提升。本文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師組織教學的具體策略展開了詳細探討。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組織教學;方法策略;評價分析
一、做好課前組織準備
(一)優(yōu)化設置課堂教學環(huán)境。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前教師要檢測好相關網絡設備,對教師使用的機器設備進行相關調整,并在計算機設備中安裝必備的學習軟件,不斷優(yōu)化設置課堂教學環(huán)境,有利于確保信息技術設備的安全運行,幫助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要從實際情況出發(fā)綜合考慮學校的硬件設施,注重信息技術組織的教學效果,而不能過于注重要高版本的教學軟件,否則導致課堂時間安排不夠合理,明顯減少了學生操作練習的時間。
(二)認真探究分析教材內容。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獨特的教學內容,是初中教學階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材內容的設置是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重要來源,教師要認真分析研究教材內容,才能正確引導學生融入到課程學習中來。分析教材內容要把握信息技術的科學性和技術性,初中信息技術是一個不斷操作實踐的學習過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質。學生要做好信息內容的預習工作,利用學校提供的軟件設備定期進行自我評價和檢測,結合信息技術的資源實施按照實際要求造成各項學習任務,能夠幫助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基礎要點知識,教師要明確教學任務,將重難點問題進行組織分析,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激發(fā)初中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愛好。
二、合理設置課堂教學內容
(一)將學習內容與實際有效連接。
在課堂教學中,為了突出體現(xiàn)教學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在“真實”的情境中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貼近學生學習和生活經驗包括兩種可能,一是利用學生已有的學習和生活經驗來教學;二是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解決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實際事例,貼近學生學習和生活經驗的實質在于連接學生的已有經驗,喚起學生的學習愿望。所謂實際的例子,一是指它是現(xiàn)實中出現(xiàn)的事例,二是指這些例子是學生熟悉的,三是指對這些事情的進一步了解不能影響信息技術教學內容本身的學習。
(二)適當的轉變教學方式。
信息技術課程經歷了將近二十多年的發(fā)展,在廣大教師的教學實踐摸索和探討下,課程的教學方法也變得日益豐富并且具備了較強的針對性。任務驅動法、興趣教學法、比喻教學法、操作實踐法、游戲學習法等教學方法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廣泛應用,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三)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把學生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學習,將學生由知識的“容器”轉變?yōu)橹R的“發(fā)生器”。減少把學生當做學習的“扶貧對象”,在教師的支配下按既定路線學習的做法,提倡學生作為學習的“自強標兵”,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學習。要從一刀切和整體劃一的教學向個性化特色發(fā)展的教學轉變,凸現(xiàn)教學的學習性色彩。提高學生個體的學習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已成為現(xiàn)代社會衡量學生的主要標志。為此,我們的教學要建立在學生的主觀愿望和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強調理解而不是知識量,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而不是機械記憶和被勸模仿,鼓勵師生之間的對話、交流與合作。
三、課后做好信息課程的分析和評價
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并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梢姾侠淼慕虒W評價不僅可以了解教學各方面的情況,從而判斷它的質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起到一個診斷的作用,同時評價對教師和學生具有監(jiān)督和強化作用,并在一定的限度內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很大的激勵作用。使用合理的教學評價可以起到很好的調節(jié)教學作用。
(一)加強學生自我評價。
在以往的信息技術教學當中,大家往往重視教師的教學評價,而學生根本就不參與評價的過程,這對于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本身就是很大的遺憾,失去了一種主人翁的意識。建立學生自我課程評價的體系可以使同學真正融入到課程的教學當中去,并具能夠及時修正自己學習上的毛病和問題,也只有在不斷反思和評價的過程中我們的同學才會不斷成長起來。
(二)適當拓展教師評價形式。
教師目前一直作為教學評價的主體,在實施教學評價時就應該注意評價手段的多樣化。教學評價的類型大致可以分為三種: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是在教學活動開始前;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而總結性評價一般是在期中或者是期未。信息技術課程由于其具有上機操作特殊性,老師的評價方法也就有了課堂提問、作業(yè)檢查、學生自我評價、小組合作能力等方面。所以信息技術課程可以采取類似于成長記錄袋的方法,將每一位同學的創(chuàng)新想法、日常作業(yè)、作品等內容收集起來,記錄這位同學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的成長軌跡,而不要一位采用一考定分數、定能力的做法。
四、結語
總而言之,學好初中信息課程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不斷完善信息課程教學策略,制定出有效的教學方案,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學習平臺,給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進行鍛煉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初中信息技術組織教學是一個不斷更新完善的過程,教師要做好本職工作,以學生為主導,從不同的角度分析研究問題,制定出合理的組織教學策略,才能推動信息課程教學質量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珍珍. 初中信息技術高效教學策略[J]. 思維與智慧,2016,(20).
[2]張明興.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方法策略[J]. 學周刊,2016,(22).
[3]盧峰. 初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策略初探[J]. 中國校外教育,2016,(11).
[4]李超,宮 波. 略談信息技術與初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整合策略[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5).
[5]朱永超. 打造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1).
[6]高興義. 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合作學習策略[J]. 學周刊,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