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
甘肅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
摘 要:禮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沉淀,禮儀是文明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顯著標志。高職教育不同于純粹的高等教育,高職教育的教學過程和教學目標,是以能力的實用性為主要標準。高職教育開設社交禮儀教育,是教育教學的需要,也是現代社會文明發(fā)展的重要表現。本文對高職院校實施禮儀教育的意義及其策略進行了論述分析。
關鍵詞:高職院校;禮儀教育;意義;策略
禮儀教育在于教育學生學會做人,是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隨著高職院校的發(fā)展,高職學生人數日益增多,而高職教育模式專注對學生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校園人文環(huán)境本身還比較薄弱。作為大學生重要組成部分的高職生,它們的禮儀修養(yǎng)狀況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而影響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基于此,以下就高職院校實施禮儀教育的意義及其策略進行探討。
一、高職院校實施禮儀教育的意義
高職院校實施禮儀教育的意義主要表現為如下幾點。
1.有利于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禮儀教育作為大眾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起效快、傳播速度快、學生運用得快。禮儀教育可以有效地將“文明、和諧、公正、誠信、友善”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播種在學生心中。大學生思想活躍,易受各種思潮影響。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入大學生思想中是大學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而普及禮儀教育是實現這一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之一。
2.有利于提升高職院校學生道德素養(yǎng)。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以驚人的速度發(fā)展,但公民道德卻出現了滑坡現象,譬如誠信缺失,廉恥觀念淡薄等;“拜金主義”和“自私自利”思想泛濫;公共設施遭到破壞,公共秩序被擾亂的現象屢見不鮮;國民言談舉止缺乏修養(yǎng)、國際形象不佳等。禮儀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德育教育,禮儀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教會公民為人處世的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標準。通過禮儀教育,在小事中培養(yǎng)高職院校學生高尚的情操,養(yǎng)成文明習慣,提升學生的道德水準和思想修養(yǎng)。
3.有利于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源遠流長,而禮儀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一些學生熱衷西方文化,忽視中國傳統文化。他們對西方節(jié)日禮儀耳熟能詳,卻不了解中國傳統節(jié)日禮儀文化。大學生作為傳承傳統文化的主要群體,普及禮儀教育十分重要。普及禮儀教育是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有效措施。
二、高職院校實施禮儀教育的策略
1.合理構建禮儀課程教學體系。高職院校教育普遍存在重技能、輕修養(yǎng)的弊端。部分高職院校未開設禮儀教育課程。少數開設禮儀課的院校只作為選修課,未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當務之急是擴大開設禮儀課程的范圍,建禮儀課程教學體系,并將其作為大學生的公共必修課,對學生的禮儀修養(yǎng)進行量化考核,制定相應考核制度,通過理論教學和實踐來考核學生的禮儀修養(yǎng),這樣才能有效地推進大學生的禮儀教育。
2.高職院校的禮儀教育融入學生日常管理制度。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最基本、最重要、效果最明顯的教育途徑。在高職院校普及禮儀教育,應該把禮儀教育融入對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管理中。禮儀教育的難點不是掌握禮儀規(guī)范,而是將禮儀規(guī)范轉化為行為習慣。盡管開設禮儀課,學生也明白禮儀規(guī)范,但生活中學生不文明禮貌行為時有發(fā)生。學生日常行為管理手冊里大部分強調的是紀律,而對學生的具體行為表現缺乏有力的監(jiān)督。對于學校來說,紀律固然重要,制定文明禮儀管理制度同樣不可忽視。學校把文明禮儀教育作為學校日常學生管理的長效機制來抓,并且落到實處,必然對養(yǎng)成學生習禮、守禮的良好習慣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3.豐富禮儀教育形式多樣化。傳統禮儀教育普遍局限于課堂,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無法吸引高職學生。因此,禮儀教育應該是理實結合,注重實踐。除了課堂教學,學校還應通過講座、校園文化宣傳來創(chuàng)造一個禮儀文化氛圍。例如,聘請專家定期開展禮儀專題講座,能讓學生吸收大家的思想精華,而且能彌補課堂教學局限;不同階段的大型儀式,如“開學典禮”、“成人禮”、“畢業(yè)典禮”、“慶典儀式”、“頒獎儀式”、“捐贈儀式”等,能讓學生在儀式中學習禮儀文化;豐富的社團活動中傳播禮儀規(guī)范,如職場禮儀大賽、禮儀文化沙龍等,能活躍禮儀學習氛圍,達到禮儀教育的效果;一系列禮儀素養(yǎng)測評,如“乘車禮儀”、“服飾禮儀”、“行進禮儀”、“拜訪禮儀”、“接待禮儀”、“西餐禮儀”等,能強化學生禮儀修養(yǎng);用墻體標語、櫥窗、校園網來宣傳禮儀文化,能營造濃郁的禮儀文化氛圍,培養(yǎng)學生知禮、重禮的理念。
4.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禮儀雖然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是禮儀的道德內涵,要求禮儀教育必須注重理論講授。如果禮儀教育僅僅是注重禮儀的規(guī)范和具體操作的訓練,而不注意禮儀深刻內涵的挖掘,這樣的禮儀教育是不完整的。我們不僅要讓學生靈活運用規(guī)范,還要讓學生從內心理解,明白為什么要做這樣的禮儀規(guī)范。如講授男士和女士疊放手勢時,在生活中一般男士是右手放在左手上面,而女士是左手放在右手上面。在正式場合,女士可把右手置于左手上面,便于指引和持物。學生除了了解這些,還應讓學生明白從人體經脈養(yǎng)生的角度,這是最適合男女的疊放手勢。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牢牢記住,并好好踐行。同時,也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把禮儀規(guī)范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和以后工作有機聯系起來。課堂教學要倡導“教學做合一”,通過形象感知、師生共同示范、學生正確模仿、情景互動模擬等方法,讓學生領悟禮儀文化精神,掌握禮儀正確規(guī)范。各類的實踐環(huán)節(jié)要精心設計,不能空談,要多結合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設計具體內容。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禮儀的核心是尊敬,禮儀教育的目的是弘揚真善美,維護和諧有序的社會秩序,構建誠信友愛的價值觀。高職院校實施禮儀教育是提升大學生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實施禮儀教育,對于加強高職學生禮儀修養(yǎng),提高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楊狄.社交禮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朱璇.論社交禮儀教學在高職學生教育中的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12).
[3]王奕.當代中國高職生禮儀教育的構建策略[J].科教導刊,2016(08).
[4]李翔.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禮儀素養(yǎng)教育研究[J].高教學刊,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