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吉雅
摘要:隨著歷史學科以及教育改革的發(fā)展,歷史圖片作為一種教學資源已經被廣泛的關注起來了。因此,通過歷史圖片來培養(yǎng)學生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不僅是歷史新課標的一個內在要求,也是考察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將從歷史圖片在歷史教學中的背景,作用以及教師如何有效運用三方面來闡釋歷史圖片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歷史圖片;歷史教學;歷史教師
一、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的背景
1、歷史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在 2011版義務教育歷史教育目標的“知識與能力”中,明確提出了“了解多種歷史呈現方式,包括文獻材料、圖片、圖表、實物、遺址、影像、口述以及歷史文學作品等,提高歷史的閱讀能力和觀察能力,形成符合當時歷史條件的一定的歷史情景想象。”要求學生能通過歷史圖片獲得歷史信息的一個能力。在 2003 年頒布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中的“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fā)建議”也明確提出:“歷史音像資料。歷史音像資料包括圖片、照片、錄音、錄像和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等充分利用歷史音像資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歷史理解能力。”在新課改的浪潮中,發(fā)揮歷史圖片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通過歷史圖片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是歷史教學發(fā)展的一個必然要求。
2、大專生心理認知發(fā)展的需要?,F在大專生的年齡一般都在 15 到 18 歲之間,他們的感性認識和形象思維都比較活躍,理性思維在形成中。在新課改之前,我國歷史教育主要是依靠文字材料的敘述和闡釋來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抽象思維,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后來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因此,在新課改中著重強調歷史圖片在歷史教學中的一個作用。歷史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文字材料來培養(yǎng)學生歷史思維的時候,如果通過一定的歷史圖片來輔助教學,是符合大專學生心理認知特點的。這樣將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去理解歷史,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3、歷史學習評價多元化的需要。在新課改之后,歷史圖片在我們的歷史教材上不僅數量增加了而且種類也增添了許多。此外,在各類的歷史考試中,對歷史圖片的考察也漸漸的興起來了。尤其是在歷史的高考中的數量,明顯增多,以知識立意的歷史時代已經過去轉過來的是對歷史能力的一種立意。這對學生的要求明顯提高了,要求學生能通過歷史圖片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這種趨向,也要求歷史老師要重視歷史圖片在歷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作用。
二、歷史圖片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
1、增強直觀感受,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受時代的局限性,在以往的歷史教學中,教師主要采取的是一種“灌輸式”或者說“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只要求的。因此,歷史教師在課堂的講授中除了文字材料的敘述外,如果適當的加入一些歷史圖片,那么就有可能彌補文字材料的不足,是學生能夠更加容易的理解和掌握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此外,歷史圖片以一個直觀的方式呈現,可以使學生更容易感知歷史,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減輕學生負擔,使學生有效構建歷史發(fā)展脈絡。什么是歷史,就是對過去事情的解釋和記述。正因為如此,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我們的教科書還是教師的 PPT,文字材料所占的比重都是很大的。面對如此多的文字,而此時的學生歷史思維并不是很成熟,所以此時構建歷史發(fā)展的脈絡是相當困難的。然而,構建歷史脈絡是學生歷史學習的必然要求。因此,這就需要歷史教師針對教學內容充分發(fā)揮歷史圖片的作用,幫助學生更加清晰直觀的理解歷史發(fā)展的一個大脈絡。
3、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在新課改后,歷史學科不單是一個簡單的歷史知識的傳遞,而是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歷史方法的傳授以及歷史的情感體驗,從而形成正確的三觀。此外,歷史學科是一門人文學科,它的傳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歷史圖片包含了大量的歷史知識,其直觀性的特點,有利于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更有利于使學生與歷史形成共鳴,引發(fā)學生情感上的豐富體驗。此外,學生可根據歷史事實從內心產生道德感、民族感等情感,引發(fā)學生對歷史的一個深思,培養(yǎng)學生以史為鑒的現實意義,從而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三、歷史教師對歷史圖片的有效運用
1、提高歷史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歷史感悟力。不同的歷史圖片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有不同的作用,但最終的一點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因此,在我們教學過程中歷史老師怎么去教學生通過歷史圖片去挖掘歷史信息,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師專業(yè)水平的影響。因為一張歷史圖片的深度解釋,需要我們歷史老師要有扎實的歷史基礎知識去解讀,使學生能夠清楚,明白。為此,作為一個歷史老師必須不斷地去學習,提高自己的一個專業(yè)素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把歷史圖片的作用發(fā)揮到極致,從而激起學生學習歷史的強烈愿望。
歷史是一門人文課,在很多時候都是處在一個精神的層面。因此,這就需要我們的歷史老師有一定的歷史感悟能力。通過對歷史深刻的感悟,讓歷史圖片在歷史課堂中散發(fā)出濃濃的歷史氣息,從而使學生不僅有歷史的情感體驗,更能使學生從對歷史的感性過渡到一種歷理性的思考中。為此,作為歷史老師的我們在不斷提高自己專業(yè)素養(yǎng)的同時也要不斷增強自己的歷史感悟能力。
2、對歷史圖片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在我們利用歷史圖片之前,我們必須思考它在這節(jié)課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不能盲目的為用圖片而用圖片,這是萬萬使不得的。因為歷史圖片作為一種重要的歷史資源,具有其他資源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作用。但是在現在的歷史過程中,它還達不到去替代文字材料的地位。因此,我們在運用歷史圖片的時候,要把握好它的度,既不能夸大它的作用,也不能去貶低它,應理性的看待它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使它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
3、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有機結合?!敖虒W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進行的雙邊活動,學生是歷史教學中認識的主體,學生的認識活動不是消極被動的,也不應該是被包辦代替的。因此,在歷史教學中運用歷史圖片的時候,教師與學生是歷史教學的兩部分,不可分割。因此,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在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是,也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一個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對歷史圖片的了解與發(fā)現,啟發(fā)學生的歷史思維,豐富學生的歷史體驗。此外,在教授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多一些引導,給學生一定的空間來思考,讓他們表述出自己的看法。在這么一種師生合作下,對歷史圖片進行學習,才能是歷史圖片的價值發(fā)揮到最大程度。
參考文獻
[1] 于友西.中學歷史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趙恒烈.歷史教育學[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