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勤
【摘 要】目前學校不少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問題,這些不良心理問題并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針對這些不良心理在體育教學中本人通過賞識教育、調控學生的課堂情緒、建立平等師生關系、通過不同的體育教學內容、利用理論課學習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等方面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品質,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改善心理問題。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學校體育;體育教學
世界衛(wèi)生組織明確指出:“健康是指在身體、心理和社會各方面都完美的狀態(tài),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一個人只有在身體和心理上保持健康的狀態(tài)。并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健康。同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xiàn)。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庇纱丝梢?,學生的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了學校教育和學校體育的重要任務。學校體育教學不僅要增強學生的體質,而且要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討論的文章也比較多,而在體育教學中的對學生健康心理品質培養(yǎng)途徑的研究相對較少?,F(xiàn)嘗試著在這方面做一些探討。
一、通過賞識教育,增強學生自信心體驗
正確理解體育教學的目的,多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以減緩學生的心理壓力,促使其健康成長,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賞、表揚,成長中的學生更有此心理。所以作為我們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首先應做到給學生一個機會,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特長。這樣學生就會看到自己的長處,喜歡自己,才有信心讓同伴接納自己,讓同學在體育運動中相互悅納、認同和鼓勵。其次,教師要給學生一個希望,使學生相信“我能行”。在課堂上教師多使用些對學生帶有期望性的言語和表揚的語句,如“你可以”、“你完成的不錯”等。再次,教師要給學生一個臺階,使學生登上成功的舞臺。教師可通過教學內容、組織形式以及學習方法的手段,給學生提供獲取成功的臺階,讓他們通過一步步的成功,逐步登上成功的舞臺。
二、調控學生課堂情緒,培養(yǎng)情緒智力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情緒智力培養(yǎng),第一、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引起學生關注的同時,使他們樂于接近教師、樂于參與活動,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第二、激發(fā)學生的感情?!皼]有感情的教育是蒼白無力的教育”,教師應琢磨學生的心理和情感變化,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客觀、善意的評價和引導。通過教師的評價和引導,使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同學的愛的同時,也把這種愛以同樣的形式傳給身邊的老師、同學。體育鍛煉中的情感體驗強烈而又深刻,成功與失敗、進取與挫折共存,這種情感體驗,有利于學生情感的成熟和情感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發(fā)展。
三、建立平等師生關系,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
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應改善不平等關系,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是正常的人與人的交往關系。改善師生關系后,師生交流多了,情緒情感互相感染,形成心理上共振,情感上共鳴,課堂上氣氛活躍,教與學、練的情緒高漲,學生處于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而寬松的教學氛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使學生在愉快教學情境中消除緊張、壓抑、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因素,同時使他們逐漸朝著朝氣蓬勃、勇于創(chuàng)新、主動積極的心理素質方向發(fā)展。因此,教師應營造活潑、愉快、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提高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充分體驗體育學習和活動的愉快感,在有效地掌握運動知識和技能、提高身體健康水平的同時促進心理健康的發(fā)展。教師還應善于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防止因自己的不良情緒破壞良好的教學心理環(huán)境。
四、通過不同的體育教學內容來增強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不同的教學內容是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教育作用。田徑培養(yǎng)學生的勇敢、果斷、堅韌、吃苦耐勞等良好心理素質;球類培養(yǎng)關心他人、關心集體、合作、拼搏的良好心理素質;武術培養(yǎng)學生尊師重道、講禮守信、不凌弱逞強的良好品質;健美操、藝術體操是人們交流思想、消除隔閡、相互溝通的最好形式之一,在優(yōu)美音樂的伴奏下,封閉的意識得到徹底解脫,活動中融洽、和諧、高雅的氣氛亦能增強學生溝通和交往的意識和欲望。在體育教學中,可利用不同體育項目的運動特點因材施教。如對那些性格內向、不合群的學生可讓他們多參加足球、籃球、接力跑、拔河等集體性活動項目,并多采用激勵的方法,提供發(fā)言和練習的機會,以改變孤僻的個性,逐步適應與同伴交往,形成合群的心理定勢;對那些處事猶豫不決、不夠果斷的學生,可讓他們多參加乒乓球、羽毛球等反應靈敏性活動項目,并在練習中提出嚴厲的硬性要求,以培養(yǎng)其堅強的意志,果斷的品質;對那些易于急躁、感情易沖動的學生可多參加下棋、太極拳、慢跑等持久耐力性活動項目,以培養(yǎng)他們自我控制能力,改變易急躁、沖動的特點;對那些做事信心不足的學生可讓他們多參加跳繩、廣播操、跑步等簡單性活動項目,使他們易看到自己的進步,并及時肯定他們的進步,提高其成就感,從而增加他們的自信心。
五、利用理論課學習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來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體育理論課教學除了給學生傳授體育基礎知識外,還應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利用體育理論課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聽聽他們的心聲,為他們解答疑惑,對不良心理分析原因,調節(jié)心理,進行疏導,排除心理障礙,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的身體壯實有力,而且要讓學生的心里陽光健康。
【參考文獻】
[1]黃曉靈,白智宏.《體育教學心理學》.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
[2]任素卿,朱曉莉.體育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J].教育探索,2007(10)
[3]高美華,孔玉芝.《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1年
[4]郭亨杰,宋月麗.《心理學教程》.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