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
【摘要】小學階段,教師要深入學習新課標,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要寓教于樂,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從而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進一步推動小學英語的教學。
【關鍵詞】小學英語 激發(fā)興趣 培養(yǎng)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7-0001-01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感知、記憶、思維和想象,從而獲得較牢固的知識和技能。英語作為一種廣泛使用的國際語言。英語這門學科又是學習英語這一交際性語言,而語言的學習現(xiàn)狀又單調(diào)枯燥,加之農(nóng)村小學生缺少必要的語言環(huán)境,農(nóng)村孩子普遍害羞、膽小、又更增加了學習難度,所以,作為小學教學的入門階段,教師要有創(chuàng)新的意識,教師要寓教于樂,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學習興趣是人生學習的起始動力,為終身學習提供心理支持。學習興趣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心理品質(zhì)。學習興趣可以促進學生智力開發(fā)。學習興趣可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
一、明確學習目標,調(diào)動學習興趣
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明確學生的學習目的、確定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給學生們介紹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再以日常生活中的運用英語的事例加以說明,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興趣,增強求知欲。
二、充分研究教材,認真?zhèn)湔n,增加教學環(huán)節(jié)趣味性
教師對學習材料和內(nèi)容的處理,一般是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要考慮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學生的思想始終處于積極狀態(tài),使他們的興趣逐步升級。其次增加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也有助于使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
三、加強學習興趣理論探究,構建和諧、融洽師生關系
教師要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讓你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他們可親可近的親密朋友。當然,這并非說他們的缺點不可批評,可以聽之任之。而是批評和表揚是出于同一個目的的愛護他們。因而批評的方式比批評本身更重要。
四、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總是教師“一言堂”,課堂上教師總是向?qū)W生灌輸,學生始終處于消極、被動的學習地位,沒有什么輕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無興趣可談。即使那些認真學習的學生,也無非把自己當作知識的記憶器,為分數(shù)不得已而為之。但就多數(shù)而言,由于不感興趣也就逐漸放棄英語學習,從而導致“兩極分化”,教學質(zhì)量不佳。
五、注重“以人為本”,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過去的教學常常強調(diào)教師的主導性而把學生單純地視為教育對象,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頭腦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識的容器,忽視教學特點,無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把小學生看作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其內(nèi)部蘊藏著主體發(fā)展的機制,認識到教學的目的在于開發(fā)學生的潛力,驅(qū)動其主體的發(fā)展機制,使之成長、成熟?!耙匀藶楸尽钡睦砟钤诮逃缭絹碓缴钊肴诵?。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為廣大教師所熱衷的教學方法。母語習得研究及外語學習研究均證實:外語教學中的重點不再應該是“我們該教些什么”,而應是“我們?nèi)绾卧谡n堂教學中創(chuàng)造這些條件”。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的是學生“能干什么”,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增強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
六、建立新型師生關系,重視師生情感交流,培養(yǎng)興趣
師生關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觀為前提的。如果教育者認為,人的天性是懶惰的,不思進取的,需要嚴格教誨才能啟迪良知,那么權威型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最為有效的。課堂上,教師的情緒對學生的熱情和興趣有很大的影響。良好的能夠感染和引導學生,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更有利于營造愉悅、和諧的學習氛圍。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用良好的情緒去感染學生。
七、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優(yōu)化課堂教學
1、讓孩子們在歡樂的游戲中,調(diào)動起聽覺、視覺、思維、想象等功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化枯燥單調(diào)的機械訓練為豐富多彩的語言活動。
2、“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正處在如歌歲月的小學生常常被音樂的無窮魅力所深深吸引,伴著美妙的音樂創(chuàng)設情景,讓孩子們在唱唱跳跳中學習英語,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別是學習較為抽象的詞的時候,歌曲會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3、英語表演既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帶有較強交際性的語言實踐活動,使英語教學戲劇性和戲劇化,它符合學生活潑好奇,善于模仿和喜歡交際的心理特征,對孩子們的吸引力較大,把它滲透到教學中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能力培養(yǎng)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4、充分利用實物教學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學生摸、聞、聽、觸結合起來。我讓學生看著真實的物品學單詞,并且摸著、說著、品嘗著,加以有趣的動作,把學生拉進現(xiàn)實中,并讓他們真實地表演出來,這樣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就連平時不愛動口動手的同學也興奮地表演起來。學生把課堂當作了娛樂的場所,課后回味無窮。
5、興趣是點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識的動力。如:在學“狗”這個單詞時,老師先在黑板上畫一個小狗,同時寫出狗的單詞,同學們看到小狗以后,熱情都非常高,異口同聲說出老師寫的單詞是狗,進而使學生對這個單詞特別感興趣,帶著濃厚的興趣學這個單詞,很快他們就會把這個單詞攻下來。
八、開展內(nèi)容廣泛、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外活動
通過活動可以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使學生認識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強其自信心,增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樂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進而長久保持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很難想象失去了興趣還能怎樣培養(yǎng)交際能力。所以,作為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qū)W生傳授語言知識并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