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萍
摘要:“自由表達”是一個教學策略的概念,就是指學生能夠在沒有束縛或較少束縛的情況下發(fā)揮自己主觀能動性的表達。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培養(yǎng)良好的寫作心態(tài),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關鍵詞:自由表達;習作;閱讀
“自由表達”的字眼,沒有出現(xiàn)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前言和課程目標部分,而只是出現(xiàn)在了“教學建議”中“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笨梢姡白杂杀磉_”是操縱層面,即教學策略的概念,就是指學生能夠在沒有束縛或較少束縛的情況下發(fā)揮自己主觀能動性的表達。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培養(yǎng)良好的寫作心態(tài),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一、走進生活
現(xiàn)在學生整天學校家里兩點一線,很少參與生活實踐,感受生活的樂趣。因此,所謂的習作也只能是閉門造車,想一句寫一句,有很多空話、假話、廢話。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象呢?我們先看一看著名作家鄭振鐸寫的《燕子》一文中的一個片段:“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弊髡咦プ⊙嘧佑鹈念伾?、翅膀的姿態(tài)以及最具特色的尾巴的形態(tài)栩栩如生地寫出了燕子的外形特點。作者為什么能寫得如此生動逼真、言簡意賅呢?是因為作者以生活為寫作素材,通過觀察、感受和思考,才把這種常見的小鳥寫活了?!吧钍菍懽鞯脑慈?,唯一的源泉?!彼栽诹曌鹘虒W中,我們應鼓勵學生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鼻子聞、用心靈感受,寫真人真事、寫真情實感,反映豐富多彩的生活,讓日常生活真正成為學生寫作的源泉。要引導學生熱愛生活、享受生活、面對生活、感受生活。雖然小學生生活單調,只局限于家庭、學校和有限的社區(qū)活動,但這并不防礙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要引導學生享受生活,在平淡的生活中享受愛的溫暖,享受友誼的熱情;要引導學生學會面對生活,生活不總是陽光明媚,要學會面對困難,面對挫折;要引導學生熟悉生活,熟悉生活中的人和事,學會與人相處,學會處理人際問題;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一定會樂于表達生活。
二、走進閱讀
唐代詩人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遍喿x也是開源的主要渠道之一。但閱讀不能急功近利,只讀作文類的書籍,更應該引導學生多讀文學類和科普類的書籍、報紙、雜志等。使學生從書中間接地熟悉生活、豐富情感和積累語言。
1.熟悉生活。很多生活,就是閱歷豐富的大人也不一定經歷過,但是通過閱讀,卻可以讓學生體驗豐富多彩的人生和欣賞奇妙的大千世界。如閱讀《湯姆·索亞歷險記》,可以讓學生了解美國南北戰(zhàn)爭前的社會生活;閱讀《昆蟲記》可以讓學生走進神奇奧妙的昆蟲世界。
2.豐富情感。人類的情感非常豐富,不可能有全面的體驗,但可以在閱讀中徜徉其間,體驗感受。閱讀體驗,是對別人體驗的再體驗,在再體驗中豐富情感,升華情感,如在閱讀革命故事中體驗正義感、崇高感;在閱讀悲劇性文章中心得憐憫為懷;在閱讀科普著作中體驗科學感,體驗大自然的奧秘感等。
3.積累語言。魯迅先生說:“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币虼?,我要求學生摘錄優(yōu)美的詞語和句子。摘錄的可以是課內外含義深刻的句子,可以是生動細膩的描寫,可以寫千年傳誦的名言警句,也可以是口耳相傳的俗語,在熟讀、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作為一名指導者,我們還應當定期的舉辦“積累展示活動”“積累競賽活動”,最終使學生養(yǎng)成一個“愛積累”“善積累”的好習慣。
三、走進贊賞
評語是無聲的教育,良好的評語對學生的教育如春風潤物。
1.根據學生習作等級分別獎勵數(shù)量不同的小紅旗。讓學生感受自己付出的努力的回報。
2_習作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學生既然能寫出一篇比較完整的習作,就說明他在習作時付出了努力。即使問題再多的習作也有可取之處。我們應該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對學生習作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價,使學生收獲成就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樹立起習作的自信心。
3.在習作教學中必須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培養(yǎng)保護他們創(chuàng)作的熱情。首先,推薦學生參加各種習作競賽,踴躍投稿發(fā)表文章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如我鼓勵學生向學校???、西固區(qū)教育報刊投稿,向市級、省級等雜志社投稿,學生的積極性很高,習作能力不僅得到了鍛煉,習作的水平也相應得到了提高。發(fā)表了作品的學生品嘗了付出之后收獲的快樂與喜悅,沒有發(fā)表的學生則有了積極練習寫作的熱情。其次,每次習作后,選出優(yōu)秀習作讀給大家聽,并且在班內“光榮榜”中進行展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诹曌鹘虒W中我們要千方百計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讓他們熱愛習作,樂于創(chuàng)作,輕松練習,快樂表達,學生的習作水平才能不斷提高,我們的習作教學也會走出困境,步入一個嶄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