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厚軍
摘要:新課標改革的實施,掀起了教育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革新的風潮。數學是一門以科學技術為本的基礎科目,極富邏輯性,如果無法掌握其中蘊含的規(guī)律,必將失去學習的動力。因此,在小學數學的課程教學中一定要注入興趣因子,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本文先從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優(yōu)化數學教學,鑄就小學數學教學新模式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優(yōu)化教學;自主探究;個性學習;互聯(lián)網虛擬平臺
G623.5
數學的教學不應只是充斥著枯燥、厭煩和無聊情緒,而應帶著一顆快樂之心、興趣之心和享受之心去施教,讓學生在奇妙的數學教學環(huán)境下享受成功的愉悅以及探索的樂趣,讓其能用自己的策略去解決教材難題,領悟數學的神奇,獲取數學的價值。本文通過案例的呈現,讓學生以樂趣為依托,于奇妙的數學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自主探究”精神;以案例為導向,注重課堂實效再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特色;以創(chuàng)新為標桿,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積淀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以網絡為平臺,利用互聯(lián)網虛擬教學平臺創(chuàng)新數學課堂教學。
一、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目前,雖然數學新課標改革的力度日益深入,但是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老師在教授數學知識時更熱衷于為考試服務,易將教學教育之宗旨——培養(yǎng)求原理、講道理、懂科學、有智慧、究根底、會思考拋之腦后。當前小學數學主要存在教師情境創(chuàng)設過度、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教材案例選取不當、教材內容使用過于局限等問題。同時,教師課堂教學多只關注教學進度、對學生的需求和見解忽視不理,導致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未能提高合理提高。
二、優(yōu)化數學教學,鑄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新模式
1.以樂趣為依托,置學生于奇妙的數學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其“自主探究”精神
數學是一項研究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人類社會的一舉一行皆離不開數學的指導。數學是一項重要的生存技能,應該在孩子思想啟蒙階段引導其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數學的習慣。其實,教師可以游戲的形式趣味導入數學知識內容。例如以唱歌的形式識別數字;以喝水的形式識別多少;以排隊的形式識別前后左右快慢的概念;以堆積木的形式感知重量、形狀和尺寸、對稱關系;以超市采購的活動熟悉不同幣值以及加減乘除的概念等,這些活動能讓學生在興趣、快樂和奇妙的數學氛圍中養(yǎng)成“自主探究”數學世界的精神 。
2.以案例為導向,注重課堂實效再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特色
小學數學的教學首先要以經典案例導入基本概念,講解衍生的公式,規(guī)律,進而進行習題的寫作,最后發(fā)散思維,舉一反三。同時,也要注意思維的對稱性。比如有道很經典的題目:1/2+1/4+1/8+…+1/256??梢詮那巴笏?,1/2+1/4=3/4,3/4+1/8=7/8……,發(fā)現規(guī)律后就會知道,最后答案等于255/256,也可以在式子最后加一個1/256(這也是構造思想的體現),從后往前算,得出得數1,然后再減去多余的1/256。這都是思維對稱性的體現。
3.以創(chuàng)新為標桿,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積淀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這是《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數學的開展不僅僅是基礎知識和解題方法的傳授,而且給予他們一生有用的財富——敏銳的邏輯發(fā)散能力。因此,小學數學的教學不能只停留在基本知識點的教導層面,而應該以基本概念為踏板,著重于學生豐富想象力的培養(yǎng),加強對學生邏輯的訓練,為他們將來成為適應職場競爭和社會需求的合格理工類知識分子打下堅實的基礎。
4.以項目為任務,將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與小組合作學習有效結合
數學學習小組的設立不能流于形式,應該是帶有目的性地設置項目,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不同智力層面的特性有針對性地劃分學習小組。數學教學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隨意性的談話,它是為了解決問題而非重復已解決的問題,它具有一定的學習目標的指向性。因此教學中讓學生主動想到與別人交流合作,而非在已解決問題以后進行所謂形式主義的合作交流。
5.以網絡為平臺,利用互聯(lián)網虛擬教學平臺創(chuàng)新數學課堂教學
現今互聯(lián)網虛擬社區(qū)發(fā)展迅猛,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利用“互聯(lián)網+”數學的網絡平臺,對教學計劃、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作相應的調整。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數學教師不僅應該具備關愛和呵護學生的能力、專業(yè)的數學知識和理論儲備、優(yōu)秀的語言藝術能力以及全方位的課堂管理水平等文化知識素養(yǎng),還應該具有較強的鉆研教材的能力、課堂組織能力、有效評價能力等業(yè)務能力,最主要的是跟隨時代潮流,學會應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數學教學的革新能力。可通過舉辦例如“燭光杯”課堂教學展示活動,將數學案例與課堂知識點制成視頻或PPT,通過微博、微課、官方網和微信公眾平臺展示出來,讓學生們能突破時空的限制觀摩一堂又一堂味數學公開課。
三、結束語
小學數學教育本身是一門值得長期研究的學科。在日常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符合孩子的習慣,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征,而不是按照原來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因此要構建能激發(fā)學生靈感、拓展學生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素養(yǎng)、加大學生興趣、貼近小學生活的教學新模式。要讓孩子、學生學好數學,請記住四個要點:調動興趣是關鍵,數學基礎要打牢,思維訓練要做好,習慣堅持很重要。
參考文獻:
[1]張翠鳳.放一放,收獲精彩——小學數學“自主課堂活動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考試與評價, 2013(6):27-27
[2]王曉軍.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數學課堂教學更應注重實效——面對當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諸多現象引發(fā)的思考及探索[J].考試周刊, 2011(90):80-81
[3]劉運之.淺談小學生數學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新課程研究旬刊, 2016(2):110-111
[4]李艷花.有效教學在思考與實踐中前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與探索[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5(5):13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