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希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不斷深入,我國初中生物教學中所面臨的問題開始凸現(xiàn)出來,我國的初中生物教師要根據(jù)課程改革的全新要求,不斷地進行生物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改革,加強對于學生初中生物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將課堂教學與實驗課程更好地結合起來,通過學生參與實驗過程中的方式,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切實地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課堂效率。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措施
G633.91
一、目前我國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所面臨的問題
1.教學模式的僵化
在目前我國的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大都采用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聽講為輔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適于當前我國的初中生物教學發(fā)展現(xiàn)狀,具有極大的僵化性和傳統(tǒng)性,容易在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教師“一言堂”的現(xiàn)象,在這種僵化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的。由于學生長期沒有占據(jù)課堂的主體地位,在教師課堂主體地位的影響下,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更會不斷降低,進而降低我國初中生物教學的課堂效率。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生物教師缺乏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及對于學生生物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這就會造成學生學習主動性和自我創(chuàng)新能力的降低,影響以后更加深入的生物知識學習。
2.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不利影響
在我國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一言堂”和教學模式還沒有徹底根除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學生的升學率,從而忽略了對于學生生物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造成了學生高分低能的現(xiàn)象,不利于學生以后的生物知識學習。在我國初中生物教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有些生物教師在課堂上只是單一地傳授學生生物知識,而不傳授學習方法,這就造成了在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方法差異下的學習成績分化,極大地降低了初中生物教學的課堂效率。初中生物教學的學科知識很多都是可以同生活相結合的,但是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教師很少關注到這一點,不利于學生生物學習興趣的進一步培養(yǎng)。
3.學生缺乏對于生物實驗的本質認識
由于初中階段是學生對于生物學科的初次接觸,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在初中人教版生物教學的初級階段,學生對于生物學習會有著強烈的學習興趣,尤其是生物實驗。盡管學生對于初中生物學科中的生物實驗具有極大的學習興趣,但這只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而不是對于生物實驗具有鍥而不舍的探索學習精神,對于那些沒有明顯實驗變化的生物實驗,動手操作都不愿意參加。學生在觀察生物實驗的過程中,大都只是留于表面,沒有對其所包含的內容進行深入學習,缺乏對于生物實驗的本質認識。
二、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1.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教學
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教學的課堂效率,在初中人教版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多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生物知識的講解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正在我國的初中教學中進行廣泛的推廣和應用。由于在初中生物教學的課堂上,學生接受的知識很多都是抽象的概念,不能夠和生活實際進行聯(lián)系性思考,這時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相應知識幻燈片、動畫、錄像等的輔助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加深對于生物知識的理解,達到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課堂效率的目的,達到學生課堂學習事半功倍的教學目標。例如,在進行細胞分裂這一內容的授課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多媒體播放課前制作好的細胞分裂動畫,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到細胞的分裂過程,更好地進行這一知識點的學習。
2.加強對于生物實驗的重視,幫助學生認識生物實驗的本質
在初中生物知識的學習初期,由于學生對于新設生物課程的好奇心理,學生才會熱衷于生物知識的學習。在生物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大都只關心生物實驗的表面現(xiàn)象,而不去關注其內在的本質內容和相關知識。例如,在進行動物、植物細胞觀察時,學生只是簡單地對兩種細胞進行了分別觀察,而很少有學生去關注兩種細胞有沒有差別以及差別在哪。所以,生物教師就要在生物實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對實驗過程進行仔細觀察,對實驗結果進行反復琢磨分析,培養(yǎng)學生對于生物實驗本質的探索興趣,幫助學生認識生物實驗的本質,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的過程中,也要結合實際的生物實驗,創(chuàng)設出具有趣味性的有關問題,進一步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探索能力,更好地保障初中生物教學課程效率的提高。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在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是否具有對于該門學科的學習興趣,是學生能夠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關鍵,初中生物課程也不例外。在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學生缺乏對于生物課程的足夠興趣,就不會自發(fā)主動地進行生物知識的學習,甚至可能產生抵觸心理,由此可見,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重要意義。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要想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首先要求教師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人教版生物教材中的趣味性知識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觀察生物實驗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就是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由于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扮演著課堂上的主要角色,學生只是別動地接受教師所教授的內容,缺乏師生之間的科學交流和合理互動,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所以,加強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例如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等,營造出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更好地進行生物知識的學習,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三、結論
總而言之,初中生物課堂的有效性教學是一項專業(yè)性以及系統(tǒng)性都相對較強的教學活動,涉及范圍較廣,直接關系到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增強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引入情境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及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等教學策略,實現(xiàn)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侯紅梅.加強初中生物教學課堂效率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06:87.
[2]趙艷紅.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學周刊,2016,20:63-64.
[3]馬正軍.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討[J].新校園(中旬),2016,03:47.
[4]劉婭.如何有效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程(中學),2016,0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