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星余 夏密
摘 要:本研究以Sharwood Smith的輸入強化理論為基礎,通過準實驗設計調查了輸入強化對中國學習者學習英語冠詞的影響,將幾種不同的輸入強化策略進行對比研究,探討不同的輸入強化策略對學習者寫作中冠詞使用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輸入強化能夠幫助學習者更多地注意到習得對象,從而減少英文寫作中冠詞使用的錯誤。
關鍵詞:輸入強化;冠詞;錯誤分析;二語習得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17)03 — 0174 — 03
一、引言
英語冠詞作為一種封閉型功能語類,一直是語言習得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它包括定冠詞the,不定冠詞a/an和零冠詞三種形式?,F(xiàn)今比較流行的各種以意義為中心的教學法,如交際教學法,自然教學法等等,并沒有使學習者很好地了解冠詞,因此難以保證學習者使用語言的準確性。
從輸入強化的角度研究某一語言形式的習得在國內(nèi)外都有一些成果, 但國內(nèi)研究不是很多,且沒有對英語冠詞的習得進行系統(tǒng)闡述。鑒于此,本文嘗試以輸入強化為學習手段,通過一項準實驗設計調查輸入強化對中國學生所犯英語冠詞錯誤的影響,探索出有效習得英語冠詞的方法。
二、輸入強化理論
輸入強化理論由Sharwood Smith提出,最初是通過增加輸入材料中目的語形式的顯示度來達到吸引學習者注意的教學手段。一旦學習者注意到輸入材料,理論上講,他們就會不自覺地投入到輸入材料的學習中。針對這個想法,Sharwood Smith列舉了幾個能夠凸顯出語言輸入中某些語言特征的手段,主要包括輸入流、篇章強化、結構輸入活動、語法意識提升。輸入流就是在為學習者提供的輸入材料中嵌入大量的目標語言形式,通過大量輸入目的語形式使學習者注意所學語言的某一特征,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習者去注意這種形式;篇章強化就是通過特殊的排版、印刷方式(比如斜體字、粗體字、下劃線、字號放大等等)從視覺上重點突出預先選擇好的語言結構(Wong, 2005)。結構輸入活動的目標不僅僅是引起學習者對目標語形式的注意,同時還致力于改變他們在語言理解中使用不當?shù)恼J知策略加工。語法意識提升任務的目的是讓學習者在進行有意義交流的同時,意識到目的語形式的一些規(guī)則。在語法意識提升任務中,常設計一系列正確和不正確的句子,提升學習者對語法特征的意識,幫助學習者發(fā)現(xiàn)并運用語法結構的規(guī)則。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輸入強化策略包括篇章強化和語法意識提升。
三、實驗方法
(一)目標問題
本次實證研究期望解決如下問題:
問題1:哪一種冠詞對于學習者來說更難習得?(定冠詞“the”還是不定冠詞“a/an”)
問題2:輸入強化是否能夠有效減少英語專業(yè)學生寫作中的冠詞錯誤?
(二)受試者
本實驗共有74名本校英語專業(yè)大一本科生參加。他們被分為兩個小組,一個控制組(36人)和一個實驗組(38人)。
(三)測試工具
所有受試者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共參加了兩次測試,實驗開始前的受試前測,以及實驗結束后的測試。
(四)測試過程
本研究采取的是包括前測和后測的準實驗設計,實驗過程被當做了課堂學習的一部分,所有程序都是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在前測和后測階段,所有學生都需分別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從老師所提供的三個不同文體的題目中選擇一個進行英文寫作。前測后,實驗組和控制組均需進行為期三周的英語冠詞的學習,不同之處在于:①實驗組與控制組閱讀的文章內(nèi)容相同,但是文章里的冠詞都通過特殊的編排方式(比如下劃線、粗體字、斜體字等)凸現(xiàn)出來。②實驗組接受的是輸入強化訓練,通過小組活動,小組討論,自己總結冠詞使用規(guī)律等方式提升語法意識。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不對任何語法知識進行解釋,僅僅對學生在生詞詞義的理解上給予幫助,并最后總結課堂內(nèi)容;控制組接受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
(五)數(shù)據(jù)收集與分析
冠詞誤用分為三大類:冠詞省略,冠詞冗余和冠詞混淆?;诖?,本研究對受試者在前測和后測中出現(xiàn)冠詞錯誤的次數(shù)進行分析。
5.1前測中冠詞誤用的數(shù)據(jù)分析
從冠詞誤用的類型來看,實驗組和控制組中出現(xiàn)冠詞省略,冠詞冗余以及冠詞混淆的次數(shù)基本相當,其中冠詞省略出現(xiàn)頻率最高,為44.2%,尤以定冠詞the的省略為甚。這主要是由母語遷移造成的,漢語中不存在冠詞這個詞類,這給中國英語學習者帶來一定的困難。
定冠詞the在所有冠詞冗余現(xiàn)象中占比69%,無論在實驗組還是控制組中,其出現(xiàn)頻率也最高;不定冠詞a次之,占17%;而不定冠詞an在使用上很少出現(xiàn)冗余現(xiàn)象,僅發(fā)現(xiàn)7處。冠詞冗余主要是語內(nèi)遷移造成的。冠詞混用分為the和a(n)混用(C1)以及a和an(C2)混用,實驗組和控制組中,C2在此類誤用中所占比例略高于C1,語際遷移是造成冠詞混淆的主要原因。
5.2后測中冠詞誤用的數(shù)據(jù)分析
從后測的結果來看,冠詞省略仍然在各種冠詞誤用中所占比例最大,冠詞冗余次之,冠詞混淆占比例最小。實驗組的冠詞誤用在前測和后測中的比例為85:37,控制組的為78:59。兩組在經(jīng)過冠詞的相關系統(tǒng)學習后,誤用次數(shù)減少。而實驗組經(jīng)過輸入強化訓練后,在后測中的表現(xiàn)明顯優(yōu)于控制組。
為了檢驗輸入強化是否能夠在改善學習者的冠詞誤用方面起到積極作用,通過SPSS統(tǒng)計軟件對實驗組前測和后測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A1—前測中省略定冠詞the, A1—后測中省略定冠詞the. R2—前測中不定冠詞a冗余。C1—定冠詞和不定冠詞混淆, C2—不定冠詞a與an混淆。)
圖1顯示,除了第3組和第6組外,其余組別差異顯著,P<0.05, 說明輸入強化能夠有效避免冠詞省略,冠詞冗余以及冠詞混淆。而在不定冠詞an的習得方面效果欠缺,這可能與在前測和后測中不定冠詞an錯誤數(shù)樣本不夠有關。
雖然控制組后測結果顯示其冠詞誤用處數(shù)量減少,但圖2顯示所有組別P>0.05,說明前測與后測結果沒有出現(xiàn)顯著差異。
四、結論
第一、前測結果表明實驗組和控制組在實驗前沒有顯著差異,但經(jīng)過輸入強化訓練,實驗組對冠詞的掌握程度顯著高于控制組,說明輸入強化策略能更有效減少冠詞使用錯誤,促進對冠詞的習得。
第二、兩組學習者在冠詞誤用現(xiàn)象上都是冠詞的省略最多,其次是冠詞的過度使用,最后是冠詞的混淆使用。而在冠詞中,定冠詞the的使用頻率以及誤用頻率最高,說明定冠詞更難習得。
第三、輸入強化不僅能夠讓學習者注意到冠詞的表面特征,而且還能喚起學習者的語法意識,實驗組在后測成績中的提高也進一步證明有意識的注意有助于冠詞習得。
本實驗還有一些局限性,比如參加受試的人數(shù)有限;且實驗中只是驗證了篇章強化和語法意識提升兩種輸入強化策略對學習者習得冠詞的影響,輸入流和結構輸入活動對習得冠詞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實證研究。
〔參 考 文 獻〕
〔1〕Izumi, Shinichi. Output, Input Enhancement
and the Noticing Hypothesi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ESL Relativization〔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002(24).
〔2〕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Pergamon Press, 1982.
〔3〕Schmidt, R. Consciousness and ForeignLang
uage Learning: A Tutorial on the Role of Attention and Awareness in Learning〔A〕. In R. Schmidt(ed.). Attention and Awareness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C〕.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 Curriculum Center, 1995.
〔4〕Wynne Wong. 輸入的強化---從理論和研究到教學實踐〔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分公司,2007.
〔5〕王哲希,王同順. 輸入強化和輸出任務對閱讀中詞匯習得的影響〔J〕.外國語文,2009,(25).
〔責任編輯:楊 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