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忠臣
摘要:高校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教師要充分利用心理疏導機制的作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本文分析了建設心理疏導機制的意義,探討了進行心理疏導的有效措施,以期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效借鑒。
關鍵詞: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疏導機制
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對提高高校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許多大學生存在各種心理問題,無法集中精神學習,所以教師要給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們及時解決心理問題。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導機制構建的意義
由于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階段,中西方文化發(fā)生了激烈碰撞,導致社會環(huán)境非常復雜。在成長過程中,大學生容易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近幾年來,許多高校學生事故的發(fā)生都與心理問題有關,充分暴露了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尤其是對大學生心理疏導的成效不明顯。
大學生是促進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力量,且社會對人才的標準不再局限于知識和學歷,還極其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健全人格。因此,給高校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具有重要意義。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導機制構建的措施
1.建設完善的心理疏導機制,提高心理疏導的效果
心理疏導機制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學校要建立完善的心理疏導機制,提高對學生心理教育的效果。在設立心理疏導機制時,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大學生的心理情況,尊重學生的隱私。對待違規(guī)學生,教師要保持公正、公平的態(tài)度,使學生深刻意識到自身的錯誤,并及時改正;其次,高校要開展挫折意識教育,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遇到的挫折,不要被困難和失敗打倒,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最后,高??梢栽O立心理咨詢室,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培養(yǎng)學生愛惜生命、越挫越勇、熱情待人的品質,使學生可以保持身心健康。
2.教師要正確定位自己的角色,增加心理疏導的渠道
給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時,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提高心理疏導的效果。一方面,教師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及時了解學生的具體困難、心理狀態(tài)和日常行為,以自己的誠意打動學生,和學生建立情感聯(lián)系,使學生愿意并主動與教師交流,以便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情況,做好防范工作,降低大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幾率;另一方面,在給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時,教師要尊重學生心理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疏導方法,有針對性地為學生選擇心理疏導方案,逐漸走入學生的內(nèi)心,使其在與教師的交談中,逐漸改變自身對某件事或者某個人的偏執(zhí),擺正自己的地位,使學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圍中接受心理疏導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學生自覺形成健康心理,樹立正確的信念
在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學生需要具備健康的心理,堅持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才能抵制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健康成長。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高校教師要大力宣傳愛國主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信念,同時培養(yǎng)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促使學生及時認清錯誤的思想觀念,保持健康心理。另外,學生要堅定自身的價值觀,積極地與他人進行交往,坦然接受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并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聰明才智解決困難。學生還要正確面對所獲得的榮譽,不要過于驕傲自負,保證一顆平常心,堅定地走自己的理想之路,不斷吸收先進的知識和經(jīng)驗,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取得理想的成績和成就。
三、結語
總而言之,思想政治心理教育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在給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時,教師要仔細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然后對癥下藥,為學生選擇合適的心理疏導方法,使學生可以及時擺脫心理困擾,度過愉快的大學生活。
參考文獻:
[1]馬令存.大數(shù)據(jù)思維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啟示[J].滇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6,(1).
[2]劉春明,孫永革.論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勢與舉措[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5,(2).
[3]傅雅琦,藍少鷗.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變革[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9).
(作者單位:吉林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