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淑明
【摘 要】語文作為基礎類語言學科,其自身擁有很強的綜合性。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雖然在構建高效課堂中使用多媒體等工具,成功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興趣,但是當學生離開視頻、音頻等教學工具而面對枯燥的語文課本時,學習興趣也消失殆盡。部分教師還體現(xiàn)出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學生還尚未完全理解透徹,便開始拓展課外知識。各種各樣的活動沒少開展,但是其有效性和效率高低著實不高。教師需要改善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教學當中,高效學習。
【關鍵詞】積極;主動;活躍;激發(fā)興趣
學生對一門學科沒有興趣,或者更準確地說學生沒有從學科教學中窺探和享受學科本身的魅力和趣味,很大程度上是學科教學的失誤。那么,如何針對小學的教學對象,讓學生“有興致起來”呢?如何讓課堂氣氛活躍的同時兼收高效呢?在此,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來激活學生,激活課堂,呈現(xiàn)一堂活躍、高效、別有魅力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一、精彩的導入環(huán)節(jié)
萬事開頭難,語文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不可忽視。很多教師認為新課導入是形式主義,浪費時間。其實不然。開門見山,直切主題固然簡潔、省時,但是卻顯得蒼白和無趣。在每節(jié)課開始后,如何在第一時間把學生的目光吸引住,如何讓學生對即將學習的語文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以致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這對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該如何設計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呢?常見的導入方式有:從故事導入、從熱門時事導入、從文學作品導入、以設計疑問導入、復習式導入、通過圖片、視頻展示導入等等。根據(jù)不同情況靈活使用不同的導入方式,會起到畫龍點睛、讓學生眼前一亮的效果。當然,有時還可以根據(jù)需要同時整合多種導入手段。
二、激趣善讀,悟情悟理
一堂充滿激情的語文課,不僅學生聽著是享受,教師本身也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的激情來自本身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對學生的喜愛,還有對夢想的追求!學生在課堂上興趣盎然就要求教師做到:在情感共鳴中學習語文。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的接觸?!苯虒W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例如《懷念母親》一課,作者通過介紹自己對兩位母親——生身母親和祖國母親“同樣懷著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和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與作者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我設計了一段充滿激情的導語:“你喜歡自己的母親嗎?誰能列舉一件小事談一談自己與母親之間的深厚感情?”簡短的一句話,開啟了學生感情的閘門,學生紛紛發(fā)言。正如“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在簡單的交流中,學生對自己母親的熱愛,如涓涓細流源源不斷地流了出來。正是基于對自己母親的熱愛,學生才漸漸走進了作者的心靈,與作者產(chǎn)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對理解課文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如涓涓細流源源不斷地流了出來。正是基于對自己母親的熱愛,學生才漸漸走進了作者的心靈,與作者產(chǎn)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對理解課文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三、飽滿的情緒、生動豐富的口頭和肢體語言
有了引人入勝的精彩導入只是一個良好的開始,要想教學獲得成功,還必須要求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貫之以富有激情的飽滿情緒,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表達和張弛有度的肢體語言。我們經(jīng)常說“情緒是會感染的”教師在課堂上的情緒會給學生很大的影響。課堂上教師必須時刻保持富有激情的飽滿情緒,比如目光的炯炯有神、表情的豐富變化等,通過一些細節(jié)把積極的充滿活力的情緒帶給每一位學生。
四、活用多媒體
教育是以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和對知識的渴求為目的的。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只是一張嘴、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書,學生只是被動機械地接受,在學習過程中極易厭倦、疲勞,更別說渴求知識、積極快樂主動地去學習了。而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所展示的教學情境是動靜結合的、圖文皆有的、聲情并茂的。這些鮮活而又功能各異的材料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感性思維,而且培養(yǎng)了他們的審美能力,激發(fā)了他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也得到了很好地培養(yǎng)。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布盧姆說:“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保谛W語文教學中合理適度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充分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促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為課堂的高效打下基礎。
要想達到高效課堂的目標,語文課堂除了讓學生“有興致起來”“活躍起來”,還得要使學生“思考起來”!如何讓學生思考起來呢?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開動起腦筋來!首先,教師要在學生回答過程中允許學生“暢所欲言”,要鼓勵學生表達不一樣的觀點和主張。讓學生真正展開思維的翅膀,各抒己見。另外,對于學生的回答要多給予積極、激勵性評價,盡量捕捉學生的閃光點,一個微笑、一個贊許的目光都可以讓學生體驗到思考的樂趣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