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茵
【摘要】《網絡整合營銷應用》課程的教學設計以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與多家企業(yè)合作,基于工作過程開發(fā)學習情景,將實際項目、典型案例作為載體引入到教學過程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恰當的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融入網絡整合營銷策略需要的技能,以“做中學,做中教”為理念,構建以實踐能力為本位、以探索為主線的課程體系。
【關鍵詞】網絡整合營銷應用 精品課程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3-0171-01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網絡整合營銷策略的技術要領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為此通過多媒體課件、數字化資源、仿真軟件等多種技術教育手段,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
一、教學目標與內容,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一)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技能目標 素質目標
(1)了解網絡整合營銷的含義和特點
(2)掌握網絡整合營銷策略
(3)掌握網絡整合營銷應用的步驟和方法
(4)掌握實際的網絡營銷操作能力 (1)具備操作網絡營銷的技術和方法的能力
(2)熟練掌握各種網絡營銷網站、數字化資源、仿真軟件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3)具備使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4)具備工作中的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 (1)思想政治素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榮譽感和進取精神。
(2)職業(yè)道德素質:職業(yè)態(tài)度端正,團結協(xié)作。
(二)教學內容
本課程分別介紹了網絡營銷的概念、技術、方法、應用以及網絡整合營銷和案例分析,使學生在掌握一定網絡營銷理論和技術的基礎上,能靈活運用網絡營銷的各種方法開展營銷活動,通過網絡整合營銷和案例分析的學習達到對網絡營銷的全面領會和感性認知,并掌握開展網絡營銷的操作思路和相應的運用技巧。
(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教學方法
二、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為我校電子商務、市場營銷專業(yè)2014級、2015級的學生,具備以下特征:電子商務、市場營銷專業(yè)2014級、2015級的學生在本門課程學習之前已經具備了基礎知識,能夠為本門課程提供學習基礎,為此通過多媒體課件、數字化資源、仿真軟件等多種教育技術手段,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yè)能力與職業(yè)素養(yǎng)。
三、教學策略與教法設計
(一)教學策略:基于中職學生理論知識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濃,但好奇心強的特點,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話題—探尋”的體系結構,將知識點以“話題”的方式呈現,每個話題下設置不同的“探尋”任務,從視覺上弱化理論知識,力求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引導學生用理論指導實踐,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教法設計:了解社會對職業(yè)學校網絡營銷人才需求特點的基礎上,教學內容以情景導入為主線展開,課程教學的每個話題都根據內容設計相應的情景和實踐活動,然后在探尋中采用任務驅動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應用。
四、教學特色和反思
(一)教學特色:本課程分別介紹了網絡營銷的概念、技術、方法、應用以及網絡整合營銷和案例分析,使學生在掌握一定網絡營銷理論和技術的基礎上,能靈活運用網絡營銷的各種方法開展營銷活動,通過網絡整合營銷和案例分析的學習達到對網絡營銷的全面領會和感性認知,并掌握開展網絡營銷的操作思路和相應的運用技巧。
(二)教學反思:
1.如何熟練掌握各種網絡營銷網站、數字化資源、仿真軟件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2.具備使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3.具備工作中的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
五、教學地點、教學設備、教材與參考資料、課后習題。
每個單元后都有與本知識點相關的習題,包括主觀題和客觀題。主觀題(判斷題、選擇題、填表題、填圖題)的設計能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客觀題(操作題、簡述題)有利于學生對技能的掌握及鞏固。同時,習題也是對學生是否掌握本任務相關知識和技能的一個考查。
參考文獻:
[1]《網絡營銷實戰(zhàn)》(中原出版?zhèn)髅郊瘓F、大地傳媒)大象出版社主編:王艷霞周艷紅.
[2]《網絡營銷實用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主編:楊云江黎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