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秀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時代也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高中政治教學來說,值得思考的問題,就是高中政治的教學目標怎樣去實現(xiàn)。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嘗試從教學情景創(chuàng)設、確定教學目標、開展合作、探究師生互動等方面對合作探究模式的運用進行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合作探究;高中政治;運用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4-004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4.025
高中階段重要的課程,就是思想政治,但是,因為政治具有的一些特殊性,致使許多學生不喜歡政治課,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從而導致高中政治的教學質(zhì)量比較差。在教育體制不斷改革的前提下,高中政治教師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將高中政治的教學質(zhì)量進行有效提高。最近幾年,在高中政治的教學中,合作探究模式的運用,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一、 教學情景創(chuàng)設
高中政治教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其對教學的活動能夠起到定向的作用。因此,在政治課堂教學的初始階段,是否能將學生的注意力快速地集中起來,將學生思緒盡快地引入到教學的情景中,會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針對高中課堂教學來說,既要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有效激發(fā),又要讓學生對新知識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深入探索,從而使知識遷移的目的得到實現(xiàn)。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運用合作探究模式時,為了將學生的思緒盡快引入境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教師可以采用故事的導入法。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取材,其中可以設置懸念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無論對學生的自主合作,還是新知識探究,都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例如,學習《經(jīng)濟生活》中的“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首先,教師可以對教學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采用故事的導入法,通過中國老年人與美國老年人消費觀念的故事,來分析兩個國家老年人消費觀念的不同,用這種富有哲理性的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引起共鳴。教師在講解《經(jīng)濟生活》時,以學生日常生活為出發(fā)點,結(jié)合學生實際的情況,對教學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使學生的積極思維得到有效激發(fā)。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出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濟現(xiàn)象的問題,如,“為什么有的物價高,有的物價低呢?為什么我們到醫(yī)院輸入氧氣需要收費,而對空氣中的氧氣進行呼吸就不收費呢?”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分析,就會對經(jīng)濟生活有一個直觀的認識,經(jīng)濟生活在日常生活的每個地方都能體現(xiàn)出來。
二、 確定教學目標
學生被引入到教學情境以后,教師就可以確定教學目標,使學生明確教學的要求,對本節(jié)課所要學的知識進行了解,以及難點及重點都是什么,并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對于教學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學目標都要進行分解,整個教學是與教學目標公布同步進行的。在教學的過程中,基礎目標和發(fā)展性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是不能忽視的重點。在高中的政治教學中,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公布教學目標,其可以使學生明確學習的方向,在興趣中進行自主探究和學習,與傳統(tǒng)機械被動的學習相比,優(yōu)勢是無法言喻的。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影響的重要因素,就是學習力度。因此,無論是對學生自主學習進行引導,還是引導學生學習方法,都比學生對具體知識的學習更加重要。
例如,學習《經(jīng)濟生活》中的“影響價格的因素”,根據(jù)課程的要求,教師可以將以下教學目標進行公布:其一,價格變動受哪些因素影響?其二,各種因素是怎樣影響價格的?其三,哪些因素與供求關系有關?等等,通過以上這些系列問題,教師可以提出教學的目標,將學生引入問題,進行探究和思考,學生在明確學習目標以后,就會向?qū)W習的方向進行邁進。公布教學的目標,可以避免學習和教學的盲目性,教學對教學目標完成的過程,就是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究的過程。
三、 開展合作探究
通過教學目標的指引,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同時,教師還要將課堂的支持輔助及指導作用,充分地發(fā)揮出來,在信息采集中發(fā)現(xiàn)問題,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進行了解,將一些比較典型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通過這種形式將問題進行分析解決。在進行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中,對于每個學生的表現(xiàn),教師要注意仔細觀察,對于不喜歡積極發(fā)言的學生,要給予鼓勵,以免個別成績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一直成為活動中的主導角色,而其他學生則淪為觀眾。所以,教師在活動中,要對學生進行互換角色,在每次活動中,學生都要嘗試不同的任務,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得到有效保證。
例如,學習《經(jīng)濟生活》中的“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對于合作探究,教師可以進行設計:首先,課前的準備,對于常用的電子用品消費的情況,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觀察和分析;其次,課堂的探究,對于校園的消費行為和風氣,學生分組進行討論,討論后形成兩種觀點:其一,肯定標新立異及追求個性的消費風氣,將這種消費行為,看做很酷且很帥。其二,對隨大流求實消費心理的認同。在進行討論中,學生沒有心理顧慮,將自己的觀點積極地提出。爭論的結(jié)果是,多數(shù)的學生贊成求實的消費行為。
四、 師生互動
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在原有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交流和探討,并將新的知識結(jié)構(gòu)建立起來。新課改要求教師,對于高中思想政治,避免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但這并不是對教師課堂傳授知識方式的完全否定,因為課程標準的最終,還是教師去實施及轉(zhuǎn)化。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精講和引導,以及歸納和總結(jié)知識,是對學生分析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重要方式。
例如,學習《經(jīng)濟生活》中的“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探討,結(jié)合以前的知識,對新的知識結(jié)構(gòu)進行創(chuàng)建。教師在設計教學內(nèi)容上,可以分為兩個環(huán)節(jié):其一,對各種消費心理進行討論和分析,客觀評價一些求實的消費行為;其二,怎樣才能理智地進行消費,不但要做到勤儉節(jié)約,還要做到理性、適度以及綠色消費。為了使教學內(nèi)容活躍起來,師生可以進行互動。
五、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中,實施合作探究教學模式,能夠?qū)W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激發(fā)起來,使學生無論是自主學習的能力,還是合作探究的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高。同時,對于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徐春艷.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 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 2014(9):2.
[2] 李谷.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 廣西教育(中等教育), 2016(10):41-42.
[3] 王紅軍.高中政治教學中合作探究模式的應用實踐[J]. 新課程導學, 2014(33):16.
[ 責任編輯 張敬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