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春雪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素質教育也隨新課改而改革,使得初中音樂教育越來越突出它的特點。音樂課相對于其他課程有自身的特點,初中老師在課堂上要不斷地對學生進行引導,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熱情。而老師通過互動教學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對現(xiàn)代教育背景下對初中音樂課堂的課堂情況進行分析,以此來對互動教學的改革提出一定的策略。
關鍵詞:互動教學;初中音樂;教學;作用
音樂教育是九年義務教育的一門必要的學科,它是集知識、藝術于一身的課程。在這門課程教學下,注重于師生的共同互動,特別是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音樂課堂不僅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要有老師的指導作用,讓課堂充滿藝術、充滿活力,這樣才能很好地傳遞音樂知識,讓學生學會用音樂去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
一、互動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
1.初中音樂教學中互動教學能夠促進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目的
素質教育要求的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全體學生實現(xiàn)個性的發(fā)展。在九年義務教育中,初中音樂教學并不是要培養(yǎng)出專業(yè)的音樂人才,而是希望對全體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進行提高,讓每一個學生都了解音樂,感受音樂的力量。在課堂中,老師與學生的互動,比如對歌曲的欣賞、交流,對音樂家的探討等,以此來加深學生對音樂的進一步了解。比如我國的紅歌、民俗歌曲等,不論從時代的講解,還是對人物的描述,都不亞于語文知識,特別是對紅歌的贊揚和對民俗文化的了解,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文化的綜合培養(yǎng)。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有不同類型音樂的喜好,因此,不同的音樂風格才會滿足學生的需求。初中音樂老師應該提前去準備學生所喜愛的歌曲,然后在課堂上一起討論,從唱歌的精神到練習發(fā)聲、演唱等互動,不僅讓學生能夠對不同類型的音樂進行了解,還讓他們實現(xiàn)了不同的個性發(fā)展,以此來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目的。
2.初中音樂教學中互動教學能夠滿足音樂的要求
音樂的發(fā)展,人類從什么時候有了音樂已經(jīng)無法查考。從古至今的音樂中沒有國界和種族的區(qū)分,而所謂的樂器,是奏出音樂的工具。而音樂就是有韻律的聲音。通過發(fā)現(xiàn)可以知道,音樂課程是學生最喜愛的課程之一,這門課程不僅能夠讓學生暫時離開那些復雜的文字和公式,讓他們的身心得到放松,音樂還是人們對高素養(yǎng)的一種追求,并且學習好唱歌也能夠提升本身的氣質。音樂雖然只是通過聲音來表現(xiàn)的,但是這也是另一種情感的交流和表達。
教學互動是音樂交流最基本的特點之一。因人而異,每個人對音樂的喜愛程度不同,對音樂類型愛好不同,因此,每個人對音樂有不同的見解。因此,老師應該多與學生交流,去了解學生內心對音樂的感受,以此來滿足師生互動的要求,展開學生對音樂的思維。
二、互動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實踐探究
1.教學活動前奏的“互動”
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方法中,很多老師都會選擇在課前進行互動,以此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音樂教學也需要課前的互動,有了和諧的氛圍,才能夠使學生展開自己的思維,與同學、老師進行交流。以下是對授課前的一些準備:
(1)改變傳統(tǒng)的座位,為教學“互動”作準備
眾所周知,我國大部分的教室座位安排是一排一排的,這樣固定的座位嚴重限制了活動的進行。因此,在課前,老師可以試著打破常規(guī),對學生的座位進行調整:讓學生坐成圓桌型,或者是面對面型,這樣使老師在進行授課時,不僅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還拉近了學生之間的距離感,使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的心理距離縮短,使得互動更加順利地進行。
(2)改變導課的形式,為教學“互動”做準備
音樂課堂是老師、學生之間的心理交流,因此,在進行導課時,可以不拘泥于教室,課外與課內可以適當?shù)剡M行結合。例如,在學習《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這首歌時,在課前,可以準備一兩套少數(shù)民族的服裝,讓幾個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他們感受到挽留前來玩的人們。通過角色扮演、載歌載舞的方式來更加生動地展現(xiàn)音樂的風貌。采用創(chuàng)新的導課模式,不僅能夠給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眼前一亮,還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2.挖掘優(yōu)秀的流行要素,激發(fā)音樂的學習興趣
在充滿流行音樂的背景下,很多學生都熱衷于流行音樂,比如周杰倫、Tfboy的歌曲,但如果老師將流行音樂與傳統(tǒng)的民族音樂、古典音樂進行適當?shù)慕Y合,不僅可以給音樂教育形成比較明顯的沖擊力,還改變了學生只愛流行音樂而不喜歡傳統(tǒng)音樂的趨勢,并且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更多的互動機會。對于現(xiàn)代的流行音樂,作為音樂老師不應該視而不見,甚至是拒絕抵制,這是不明智、不現(xiàn)實的作法。相反,我們應該主動采取相應的措施,使各種音樂元素有相應的銜接。比如,在學習《梁山伯與祝英臺》時,老師應該截取相應的視頻片段,然后再聽流行版的《梁?!罚詈髞硇蕾p課本的音樂,這不僅讓學生對傳統(tǒng)音樂和流行音樂有了不一樣的欣賞,還能讓學生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音樂的另一種美。
互動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有不可磨滅的作用,從教學氣氛、課程導入等都可以引發(fā)學生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老師的互動。只有如此的音樂環(huán)境中,學生對音樂學習、理解、感悟、表現(xiàn)才能更加深刻。
參考文獻:
[1]李連葉.談初中音樂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0(34).
[2]彭昭紅.淺議怎樣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水平[J].新課程(教研版),2009(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