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潔英
摘 要:說明文是客觀地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目的在于給人以知識,或說明事物的狀態(tài)、性質(zhì)、功能,或闡明事理。為了把事物特征說清楚,或者把事理闡述明白,必須有相應(yīng)的說明方法,如舉例子、分類別、列數(shù)據(jù)、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等。為了使說明內(nèi)容條理化,還必須有說明順序,如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關(guān)鍵詞:讀寫;模仿;生活;借鑒;情景;賞析
一提到說明文的寫作,很多學生覺得說明文枯燥無味,無事可寫、無話可說。也許部分老師也認為“說明文教學只要把說明對象的特征、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弄清就可以了?!边@種方法是不可取的。因為在當今信息時代,說明這種表達方式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運用也愈加廣泛。如看電視它出現(xiàn)在對祖國美好山河的介紹中;參觀商品展銷,文物陳列時,它出現(xiàn)在商品和展品的介紹中;走進圖書館看到是圖書規(guī)則;閱讀一本新書,首先讀的是序言??梢?,說明可謂無處不有,無所不在。它的使用率并不如部分師生認為那樣狹窄無用。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寫好說明文,掌握寫說明文的技巧,下面結(jié)合本人的實踐經(jīng)驗,談點一己之見。
一、結(jié)合讀寫,在模仿中學會寫作
寫說明文之前,要了解說明文的對象,要用準確的文字說明事物特征。如“它披一身柔軟雪白的長毛,蹲時活像一個雪球,嘴尖尖的,嘴唇有三瓣,眼睛像一對紅色玻璃球,見到陽光就微微顫動,前腿短,后腿長,走起來一跳一跳的……”我們一眼就可以看出作者描寫的是小白兔,因為它已經(jīng)把小白兔最突出的特征具體描繪出來了。
朱熹說過“讀得韓文熟,便做出韓文的文字,讀得蘇文熟,便做出蘇文的文字。”這是有道理的。生活中離不開模仿,創(chuàng)新也只能在模仿的基礎(chǔ)上形成。如,教完八年級第三單元的說明文后,作文訓練要求學生寫一篇介紹家鄉(xiāng)特產(chǎn)的說明文。如有學生這樣寫:“新會柑是一種水果,它春天開花,春末夏初結(jié)果,果實是圓形的,皮是橙色的,有些是淺青色,味道清甜可口且多核。”面對學生如此簡單的說明,我覺得他們沒有掌握好說明對象的特征。我就把白居易寫的《荔枝圖序》挑出來講解,要抓住荔枝特點寫,如“樹形團團如帷蓋”“葉如桂,冬青”,“華如枯,春榮,……”課文用了九十五個字就說明了荔枝的產(chǎn)地、樹、葉、花、果、殼、肉色,讓沒有見過荔枝的人看過課文后都會過目不忘。之后我把家鄉(xiāng)特產(chǎn)“新會柑”的照片投在投影機上,讓學生參照范例,依葫蘆畫瓢,從范文學會借鑒、學會變通、學會創(chuàng)新。
經(jīng)過“理論—實踐”,學生寫出了如下例文:“新會柑樹上結(jié)滿累累的果實,大的新會柑比網(wǎng)球還要大,全身光滑,像抹了一層油似的,果實底面有點凹,新會柑先是青色,隨后變成淺橙色再變成深橙色,輕輕剝開它,就可以看見新鮮紅嫩的果肉,輕輕一咬,嘴唇和舌頭上同時染滿了鮮紅柑汁,一股甜甜柑汁流進你的心田……
二、結(jié)合生活,在借鑒中提高寫作
為了把說明文的結(jié)構(gòu)和順序介紹有條理,我又布置寫一篇介紹房間擺設(shè)的說明文,如插圖:
我選出了學生的例文,讓學生邊聽邊看示意圖,體會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可取之處。如例文:“我的小屋座北向南,大約有12平方米,雪白的墻壁,配上淡綠色的墻圍,既干凈又淡雅,一進門左邊放著一個床頭柜,柜子里放著一些日常用品,如杯子、鬧鐘、小玩意。它的旁邊放著一張單人床,淺綠色的枕套,整齊的被子,床后面放著一個衣柜,里面擺放著一年四季不同的衣裳??拷鹿衽赃€有一個書柜,書柜上整整齊齊擺著爸媽送我的新書,如《故事會》《格林童話》……在靠近窗戶的地方放著一張桔紅色的寫字臺,臺上放著一只紅色的小臺燈,給我?guī)砹藰O大的方便……”通過講練結(jié)合方式,學生找出自己的優(yōu)缺點,學習了別人的長處,達到了“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效果。
三、結(jié)合情境,在賞析中創(chuàng)新寫作
葉圣陶說過:“說明文并不一定是板起面孔說話”。要使說明文生動形象化主要有以下幾點:(1)內(nèi)容上,穿插傳說、趣聞。如《故宮博物院》中穿插有關(guān)紫禁城傳說的故事,它使文章顯得生動活潑、富有趣味和吸引力。(2)表達方式上,適當運用描寫。如《中國石拱橋》用描寫方式介紹盧溝橋上的獅子,使人看到了一幅生動形象的畫面。(3)語言上巧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
我在指導(dǎo)說明文寫作課上,播放了一段描繪“江門自然風光”的電視片,讓學生在無解說詞情況下,通過眼看畫面,邊想邊寫一段解說詞。如“江門風光片”有一段是描寫“梁啟超故居”景點內(nèi)容,我就指導(dǎo)學生在寫這一段解說詞時插上“戊戌變法”的故事,讓學生通過歷史故事寫出梁啟超故居的歷史意義及人文價值。在描繪江門兩岸翠竹連片,西江水清澈透明時,就引導(dǎo)學生采用適當比喻、擬人描寫優(yōu)美景色。在描繪“叱石觀音寺”景點時,我結(jié)合學生實地游覽過景點的經(jīng)歷,描繪對景點感受,寫出如電視劇那樣優(yōu)美、自然的解說詞。
在寫作中,只要我們充分運用學生的手、眼、腦、耳多種感官并用方式,讓學生知道說明文并不難寫,寫說明文一樣可以生動形象。在說明文寫作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認識說明文寫作在社會生活中主體地位,讓他們成為學習主人,通過實踐將知識化為能力,讓寫作開出絢麗之花。
參考文獻:
[1]徐瓊.中學說明文教學的一點體會[J].學語文,2011.
[2]賓燕.如何提高初中說明文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教學參考,2011.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