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慧
摘 要: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循序漸進,使學生認識到寫作文并不難,只需把自己所見所聞真實地表達出來,從而從心理上徹底消除對作文恐懼感。“三步走”教學法能引領學生學會習作,在習作中得到快樂,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能力。
關鍵詞:“三步走”;寫作興趣;語言運用能力
當前我國正在進行面向21世紀的基礎教育改革,語文作為一門核心課程,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我們應該幫助學生克服作文畏難的心理,提高學生的習作興趣。因此,“三步走”教學法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第一步,說寫結(jié)合,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我國文學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思想如果說出來是語言,如果寫出來就是文字?!边@一精辟論述為我們習作教學指明了方向。為了讓學生寫好作文,我們要重視口語交際,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拓展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如,我在組織學生完成作文《秋天的校園》時,先引導學生重點觀察自己喜歡的一處景物。接著,用電教化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合作交流,鼓勵學生從方位、景物、人物等特點來說。有的學生說校園中的花壇最美麗,初秋時節(jié),在濃郁的綠色中綻放著五顏六色的花朵,好似一副艷麗的百花圖;有的學生發(fā)現(xiàn)校園的青松最美麗,不管嚴寒酷暑,它們總是挺直胸膛像鋼鐵戰(zhàn)士;有的學生認為辦公室最吸引人,因為那里有辛勤的園??;有的學生覺得秋天翩飛的落葉像是下著的糖果雨……一堂課結(jié)束,學生幾乎說遍了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說出了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和真實想法,也能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了。這樣學生才在聽、說的基礎上化難為易,才能得心應手地寫出一篇好的作文,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第二步,從生活中提取素材,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能力
新課標中指出:“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毙W生雖然接觸大自然的時間有限,但是他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大至茫茫宇宙,小至學校家庭,許多事情都會撥動他們的心弦,他們有一個五彩繽紛、充滿神奇色彩的生活領域。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小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淺,平時以無目的性觀察為主,面對習作題目便無從下手,盡管老師反復指導,也無濟于事。所以,教師要教給學生捕捉素材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在習作前對客觀事物和社會生活進行多側(cè)面、多角度觀察,以獲得寫作素材,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習慣,捕捉生活中可以利用的素材的能力。例如,三年級的學生年齡小,他們正處于作文起步階段,我們可以適當降低習作的難度,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寫起,如,書包、文具盒、小玩具等,讓學生知道觀察要有目的、有重點、有順序。以“文具盒”為例,我引導學生學習觀察方法。我先提出問題,讓學生以從外到內(nèi)的順序仔細觀察文具盒的特點,根據(jù)文具盒的形狀、體積、圖案、構(gòu)造、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用途、感受、來歷、喜愛程度等方面綜合起來進行描述,盡可能讓每一名學生都能真正地、積極地討論發(fā)言,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逐步擴大深入由簡到繁的習作練習,只要學會掌握了觀察方法,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三、第三步,從仿寫入手,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課標中指出“能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擴寫、續(xù)寫,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進行擴寫?!闭n文中的精彩片段可以起到范文引路的作用。仿寫不僅是學生較快掌握習作方法的一個有效途徑,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能力。小學語文教材里有許多仿寫的模本,是發(fā)展學生想象力的沃土。從簡單的詩歌《雪地里的小畫家》《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到有趣的說明文《鯨》《松鼠》等都為學生掌握習作的知識和技巧搭建了一條捷徑。我們可以根據(jù)不同學段學情的特點,挖掘教材資源,用活教材。例如:《雪地里的小畫家》它是(一年級上冊)一首趣味性強的小詩,形象地介紹了四種動物爪(蹄)的形狀的特點。在學了課文后,我為學生布置了配圖仿寫作文。學生課前已經(jīng)查找了資料,了解到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小畫家。因此,為課后仿寫準備了充足的材料。我要求學生按課文的格式仿寫,開篇可以沿用原詩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抓住背景,合理想象,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積極性很高。有的學生寫到:“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來了一群小畫家。天鵝畫楓葉,小猴畫五星,小馬畫小船,小象畫扇子。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小蛇為什么沒參加,他在洞里睡著了。”為鼓勵學生習作中的點滴進步,每次作文后,我都從一般的習作中找出精彩的詞、句、段,或整篇文章,制作成課件,注上姓名,讓大家品味、欣賞,引導學生點評,并廣泛討論,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從而保持學生習作的熱情,體驗習作成功的歡樂,形成良好的寫作內(nèi)驅(qū)力,使習作成為學生自覺自愿的表達情感的一種激情和需要,一種展示才華的機會,一種不斷學習他人和自我挑戰(zhàn)的最佳途徑,從而使語言運用練習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一步步地引領學生學會習作,在習作中得到快樂,實現(xiàn)學生習作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
參考文獻:
[1]吳立崗.小學作文教學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
[2]沈大安.小學語文教學[M].山西省太原市出版社,2009.
[3]路聚芳.在習作中放飛學生的心靈[J].小學教學參考,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