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慶
摘 要: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已經成為獨立的開放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因為這一課程的教學形式與內容相對比較特殊而深受廣大小學生的喜愛。所以,針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探討也就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激勵方式應用
1.小學綜合實踐課應當適應學生身心發(fā)展
在綜合實踐課程教學過程中科學合理地對學生進行激勵不但可以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對于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而教師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的特點和實際情況給予學生適當的激勵。比如在學習葉子標本制作的課程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為學生設定合適的激勵目標[1]??梢越o予在標本收集、制作過程表現優(yōu)異的學生口頭表揚或者小紅花的獎勵,而這些獎勵和表揚,既可以給予個人也可以給予小組,通過這樣的激勵,促使學生更加積極認真地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就小學生而言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表現心理、從眾心理以及競爭心理比較強,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必須根據學生年齡段的不同,給予學生適當的激勵,才能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地激發(fā)出來,為后續(xù)的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小學綜合實踐課實行多元化內容發(fā)展
教師必須將激勵方法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主要的評價手段。同時在實際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必須根據具體的情況制訂出多元化的激勵評價手段,使學生可以充分地感受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所帶來的成功和喜悅,從而達到促進學生思考、動手實踐能力的進一步增強。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所采用的評價方式主要有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點評以及家長評價等幾種形式。學生自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對自己的言行、態(tài)度以及所取得的效果及時地進行總結和反思;學生互評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與合作的不斷增強,通過互相評價、互相借鑒的方式使學生學會取長補短,同時也能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教師點評對于學生則有著極大的影響;而家長對學生的關心和關注在學生健康成長的過程中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學習制作葉畫的課程時,教師必須用贊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制作過程和作品,并給予學生言語上的激勵和評價。教師所給予的評價會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和肯定,對其自信心的提高具有極大地促進作用。再就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給予學生神態(tài)上的評價,比如在學習制作葉畫的過程中,可以給予學生微笑或者激勵的眼神等。而在欣賞學生的葉畫作品時,及時的給予鼓掌或者伸大拇指等肯定的動作,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贊美和鼓勵。
3.小學綜合實踐課在不同的階段適時適度激勵
科學合理地引導并鼓勵學生會促進學生自信心不斷的增強,但是如果給予學生的激勵過度的話,學生就很容易產生驕傲、逆反等不良的心理反應。所以,教師在開展綜合實踐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給予適當的激勵。例如,制作泥塑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利用多媒體幻燈片向學生展示與十二生肖圖像有關的泥塑作品[2]。這些圖像不但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可以將學生制作泥塑的欲望激發(fā)出來。而在學習制作中國結的實踐活動課中,有些學生對于中國結復雜的編制程序和方法往往無法理解,而這就很可能使學生產生自卑的消極心理,此時教師就應該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并再次打開幻燈片,為學生展示整個編制的示范過程,同時也要提醒學生仔細地觀察。此外,教師也必須不斷的強化自身的素質,促進自身教學水平與職業(yè)素養(yǎng)的進步一提升。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對于不同學生之間所存在的不同差異必須予以充分的尊重,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學生,在關心幫助學生的過程中,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對學生激勵時,也必須把握好激勵的時機和尺度。比如,學生在分組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對于表現優(yōu)異的小組應該予以表揚,但是在對其進行表揚的過程中也應該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處,才能確保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小學教師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過程中,自身要重視這門課程的重要性,才能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培養(yǎng)小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可以通過自身的實踐養(yǎng)成愛科學、愛生活、愛勞動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周飛躍.讓綜合實踐活動課鮮活起來[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4):112.
[2]吳曉清.多媒體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的優(yōu)化效果研究[J].成才之路,2016(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