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國+李宸++孔德政
摘 要新媒體作為一種新型傳播媒介,豐富的信息集合、多樣的功能體驗以及良好的交互性能使之得到了廣泛應用,并給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深刻認識到要占領新媒體陣地,緊抓發(fā)展機遇、積極應對挑戰(zhàn)。有關新媒體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用研究,備受熱議和關注。本文在對新媒體特點及影響作出簡要分析和論述的基礎上,重點就新媒體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應用
早在20世紀60年代,新媒體概念就被提出,它是一種在數(shù)字技術、網絡技術以及通信技術支持下,通過計算機、手機、電視等終端進行音頻、視頻或語音數(shù)據傳輸?shù)男滦蛡鞑ソ橘|。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新媒體功能愈加豐富和完善,越來越成為現(xiàn)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這樣的環(huán)境影響下,新媒體逐漸被應用于教育領域,其以獨特的優(yōu)勢迅速博得了廣大師生的認可和喜愛,并引起了強烈反響,成為了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主要方向。
1 新媒體的特點及影響
相對于舊媒體,新媒體作為現(xiàn)代網絡、數(shù)字、通信科技融合發(fā)展的產物,特點鮮明、影響巨大。新媒體涵蓋了十分巨大的知識量、信息量,涉及到文學、影視、政治以及經濟等多個領域,為用戶提供了豐富的數(shù)據信息體驗。同時,緣于新媒體多樣化的傳播載體,可以分享圖片、音頻或視頻等信息,并實現(xiàn)了跨區(qū)域、跨空間的信息交流。在此過程中,用戶利用虛擬身份進行信息發(fā)布、接收以及評論等活動,同時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中扮演著傳播者和接受者的雙重身份,體驗了良好的交互性。新媒體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產生了巨大影響,并引領了一場深刻變革。新媒體應用不僅創(chuàng)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內容,還有效調動了學生參與積極性,有利于教師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學生動態(tài),以便于提供更好的引導和教育服務。但新媒體環(huán)境中充斥的各類信息,對價值觀、世界觀以及人生觀尚未成熟的大學生而言造成了巨大沖擊,更是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戰(zhàn)。如何正確應用新媒體服務思想政治教育,是現(xiàn)階段高校必須要思考的重要課題。
2 新媒體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用
作者結合上文的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以下幾種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用新媒體的策略,以供參考和借鑒。
2.1 重視環(huán)境建設
外部環(huán)境建設是新媒體應用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礎和前提,主要分為硬件設施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兩個部分。其中,硬件設施建設要求高校深刻認識到新媒體應用的價值與趨勢,整合可利用資源,結合自身辦學規(guī)模,積極引入新媒體技術及設備,興建機房、采購計算機、遷入網線等,讓更多師生體驗新媒體帶來的便捷信息服務。在此過程中,高校還應該制定完善的新媒體設施應用制度,合理分配時間,保證新媒體教學的覆蓋率。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則要求高校定時定期開展輔導員培訓工作,樹立其良好的新媒體意識,引導他們全面了解新媒體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的機遇和帶來的挑戰(zhàn),并分享應對策略,提升教師新媒體應用能力和素質,使之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和利用新媒體價值。
2.2 優(yōu)化課程設置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新媒體應用價值與意義更多地體現(xiàn)在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上。具體而言,高校輔導員應充分利用新媒體,豐富和展示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降低知識理解難度,增加課堂教學趣味性,以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過程中,高校輔導員應重新整合相關知識和資料,明確重點和難點,并制作成教學課件,以圖片、聲音或視頻等形式展示出來,加以詳細、精準的講解,勢必會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聽覺、視覺等多重感官刺激下,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產生與發(fā)展的認識更加形象、深刻,有利于其深刻理解和掌握,并逐漸內化成為自身品質。值得提出的是,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的主導地位無以取代,主要發(fā)揮新媒體輔助教學作用,只有適時適當?shù)匾龑В拍鼙WC思想政治教育實效。
2.3 增強師生互動
如上文所述,新媒體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交際互動環(huán)境,其對用戶身份的虛擬化,有效保證了互動主體信息的私密性。新媒體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開辟了師生互動新通道,其虛擬化特點更有利師生之間平等、深刻交流。新時期,高校輔導員不僅僅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論傳輸,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思想、行為動態(tài),以作及時的引導和教育,促進其全面、健康發(fā)展。高校輔導員可以在公共交際平臺上開通賬號,如QQ、微信、微博等,與學生互加好友,通過觀察其空間動態(tài),了解學生生活、學習日常,并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可能存在的心理或觀念問題。此后,教師可以通過交際軟件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進行交流,答疑解惑,幫助他們走出難以啟齒的困境,這樣不僅有效維護了學生自尊心,還打破了師生間的身份障礙,有助于學生更輕松、自信地傾訴心聲。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媒體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價值與意義非常,未來這勢必會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由于個人能力有限,本文作出的相關研究可能存在不足。因此,作者希望更多學者參與新媒體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研究,全面剖析新媒體應用的優(yōu)勢與弊端,并結合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提出更多有效應用策略,從而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為學生營造全面、健康發(fā)展的利好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占陳曦,林志鋒.新媒體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J].才智,2015(35):158.
[2]吳冬.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關于新媒體的應用[J].知識經濟,2016(09):169.
[3]王建還. 微媒體在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J].攀登,2016(04):124-127.
[4]張大為,石菊紅.新媒體在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價值分析——基于山西省部分高校的實證調研[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03):32-34.
作者簡介
胡安國,男,漢族,現(xiàn)為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李宸,孔德政系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13級通信工程專業(yè)學生。
作者單位
1.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 江蘇省揚州市 225009
2.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13級通信工程專業(yè) 江蘇省揚州市 22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