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學彬
摘 要:地理是一門與生活聯(lián)系密切、生動活躍的科目,里面涵蓋了許多地形地貌、天文星體、地區(qū)生產(chǎn)等的內(nèi)容,學習范圍廣,內(nèi)容充實。古代兵家謀士最愛研究地圖,因為打仗要依山仗水,要善用地形,創(chuàng)造性的利用當?shù)鬲毺氐臈l件,獲得成功。隨著教育改革以及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效率成為初中地理課堂上亟待解決的問題。只有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建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地理教學之中,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構建高效的初中地理課堂。
關鍵詞:初中地理 多媒體教學 興趣教學 基礎知識 自主性
地理知識很龐雜,教學模式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針對不斷變化的世界地理形勢、新時代下不斷成長的中學生、多變的內(nèi)容知識,在教學中也應該與時俱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以及學生整體個性化的增強,地理教學有必要適時作出改變,以教學方法的革新來滿足學生能力發(fā)展的需求。開放式地理教學革新了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形式,以學生為主導,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鼓勵學生自主探究、開拓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地理課堂變成學生學習知識、充實自己的樂園。開放式教學釆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凡是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優(yōu)質(zhì)的教學方法,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服務學生,提高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多媒體展示
地理學習的內(nèi)容不是抽象的理論,而是直接對應具體的地形地貌或者山川流水。不同地區(qū)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勢氣候等不同,雖然書上也有相關的插圖和解釋,但是學習多了也不免太過乏味抽象,尤其是世界地理分區(qū)多,很多學生對地圖不熟悉,很難真正把握要點,就是沒有形成立體感的記憶,容易弄混,出現(xiàn)學習的“高原現(xiàn)象”。多媒體技術的畫面、音頻、視頻播放功能可以為學生提供視覺、聽覺方面的學習需求,通過聲音與畫面的結合,能夠幫助學生 快速理解課本內(nèi)容,從而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zhì)量,同時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滿足學生的感官需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因此將多媒體作為課堂輔助手段是教師的不二選擇。因此,教師應該博古通今,具有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的能力。靈活運用多媒體,通過 PPT、短視頻等多種方式為地理課堂教學注入新的血液,可以使課堂與現(xiàn)實緊密結合,增加課堂容量,開闊學生眼界。
二、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
任何學科的基礎知識都是十分重要的,對基礎知識掌握不牢會極大影響后面更高難度知識的學習。很多老師為了趕進度、出成績,不重視充分利用地圖,盲目地壓縮基礎知識學習時間,剛開始學習基礎知識時采用先讓學生自己看書、自學的方式,然后在課上大概一串就可以下一章了。而且在后期的學習或者做題的講解過程中,很多基礎知識點都學過很久了,有的學生都忘記了,老師也沒有提起重視,而是一帶而過。這種模式和做法是極其錯誤的。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涉及大量的地理基礎知識,比如世界區(qū)域劃分、中國地理差異及區(qū)域差異,地圖、地球的運動,天氣符號、天氣預報,氣候,海拔和地形地勢等。這些基本的地理知識是學生學習地理課程的前提與基礎,如果僅靠純粹的死記硬背,學生不僅感覺記憶困難,學習枯燥乏味、機械沉悶,而且還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實際應用也不夠靈活。不過通過習題教學,結合書上地圖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地理基礎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地理中考題都很靈活綜合性很強,教師在習題教學過程中,不能單獨講解一道習題,應針對同類內(nèi)容,盡量延伸、拓展和整合,使習題具有總結和歸納的作用。
三、興趣先導
現(xiàn)在學校教育中,幾乎每個學科都在強調(diào)興趣教學,這是要調(diào)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有的同學在考試時總能考高分,這樣的學生在平時學習地理時一定是有興趣在里面的,他們能夠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點,并用于探索,樂于研究,能夠自己學習。筆者有一個學生很喜歡地理,他沒事的時候就在盯著地圖看,或是世界地圖,或是中國地圖,任何地圖他都喜歡,包括那些用圖形表達出來的分析題,他善于在圖中找到自己所要的知識,能整體把握題目要求,加上自己扎實的基本功,做出正確答案易如反掌。這就是興趣的偉大力量,興趣能改變一個人,也能成就一個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注意每個人的思想動態(tài),引導和幫助他們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點,自己盡量把知識講的生動一些。比如,把地理和歷史知識和社會現(xiàn)象相結合,在講到某一地區(qū)的地理知識時,適當?shù)囊靡恍┑湫桶咐由顚W生們的印象,使他們產(chǎn)生畫面,展開聯(lián)想。必要的時候要利用多媒體,更加直觀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
四、小組合作學習
地理知識里面有很多活動、分析題,有一定的難度,要求學生能夠開動腦筋,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在紛繁蕪雜的題目要求中找到自己要的答案。老師在教學中很難做到一對一的指導,在講題時也基本是照顧大多數(shù)學生。對那些還是不太會的同學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養(yǎng)成班里愛學、愛討論的好氛圍。老師可以給學生們分配小組,或者讓學生們自由結組,這樣可以激勵他們上課的時候好好聽講,認真學習,總結自己學會了什么,課下的時候給其他不會的學生講;相應的,上課沒聽懂的題下課可以找會的同學給自己講解。這樣可以優(yōu)勢互補,讓每個人都真正掌握知識,還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其他各種科目的學習。
結語
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敢于創(chuàng)新,把地理課變得更有趣、更有料,能夠和學生站在一起,了解他們的感受,引導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氛圍,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把握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