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亞芬
【關(guān)鍵詞】語篇教學 對話教學 層次性 設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0A-0092-02
英語教師在對話式語篇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應該通過自主提煉有效策略來提升對話的思維含量,從而豐富學生的語言輸出、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傳統(tǒng)的閱讀語篇教學采用的是“PWP”(即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的教學模式,但筆者認為,基于整體語篇的對話教學不僅可以采用“PWP”的教學層次,還可以運用“5P”教學模式,即復習舊知識(Preparation)、引入新知識(Presentation)、練習鞏固(Practice)、靈活運用(Production)、拓展延伸(Progress)。多形式、多層次、多方位的對話教學有助于實現(xiàn)交際性這一語篇教學的目標。因此,把握對話式的語篇教學的層次性設計是促進學生條理性學習的關(guān)鍵。
一、基于整體語篇的對話教學
(一)語篇教學
語篇教學相對于詞匯和語句教學,它是針對語篇這一結(jié)構(gòu)進行教學,可以通過閱讀和對話呈現(xiàn)。語篇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從語篇的情境中獲取知識和信息,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背景認知、語言運用等方面的綜合素質(zhì)。語篇教學應先從語篇的整體入手,了解語篇大致的內(nèi)容;然后對語篇各部分進行深層次的理解,捕捉重要的信息;最后再從局部到整體,概括語篇的中心思想。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學習能力。
語篇教學層次設計包括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Pre-reading的目的是通過引導和激活背景知識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背景知識對篇章理解具有重要作用,介紹好背景知識能為之后的語篇閱讀掃清障礙。While-reading包括速讀和精讀兩種形式,速讀是為了掌握語篇的大意,而精讀是對文章各部分的深層信息進行深入理解。Post-reading除了鞏固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還應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二)對話式的語篇教學
基于整體語篇的對話教學是圍繞某個語篇而進行的語言交際課,從語篇的角度強調(diào)注重文本材料的整體性,促進學生對文本材料的整體性認知;從對話的角度則強調(diào)讓學生通過課堂創(chuàng)設的情境學習運用語言。在一定的語言情境中師生通過自然的對話、交流而開展詞匯、句型、語法等綜合教學活動。教學目標通常是基于某個語篇,讓學生學習新知、整段表達、拓展文化并最終能在真實的、貼近生活的情境中自然地運用所學知識。因此,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注重對話式的語篇教學,牢固掌握對話式語篇教學的手段,從而進行多形式、多層次、多方位的對話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英語綜合能力。
二、豐富對話式語篇教學層次的手段
為了豐富對話式語篇教學的層次,教師可采用話題導入、情景創(chuàng)設、話輪更迭、困境營造、操練對話以及人文浸潤等手段。
(一)話題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痹掝}導入具有活躍課堂氛圍,引發(fā)學生興趣和為新話題做鋪墊的作用,話題導入方法的選擇應該根據(jù)語篇的具體內(nèi)容且以活躍課堂氛圍和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為目的。以蘇教版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5“Seasons”為例,教師在與學生進行簡單的問候之后,出示四幅美麗的具有鮮明季節(jié)特色的校園圖片:My school is not very big,but its very beautiful.In spring,its...In summer,its...一下子就把開場白與本節(jié)課要教學的內(nèi)容緊密結(jié)合起來了。
(二)情境創(chuàng)設
在基于整體語篇的對話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來模擬生活中真實的語言情境,幫助學生更快掌握對話的內(nèi)容。還是以“Seasons”為例,在介紹校園四季的過程中,教師展示了四季不同的生長植物。隨后,教師請學生說出各植物的特點,談談可以在這四季分別開展什么活動,以拓寬學生思維。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利于學生在情境中展開對話,使學生集中注意力來學習。
(三)困境營造
如果教師一味傳授學習策略,而學生只是茫然機械地接受,就無法達到好的教學效果。這時,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學習困境,促使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激發(fā)內(nèi)在動力,提高學習能力。在對話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對話后,提出具有難度的問題,讓學生自己思索問題的答案,從而培養(yǎng)英語思維能力。例如,在“Seasons”一課中,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冬季活動:“What can we do in winter?”學生一般會回答:“We can make snowmen.”這時候教師如果輕輕反問:“Can we often make snowmen?”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學生順勢討論冬季的天氣,從而獲得更真實的表達。
(四)操練對話
操練對話的目的并不在于機械地重復教材上的對話內(nèi)容,這就要求教師準確把握教材目標語句,在完成目標語這一重點任務的基礎上對其他內(nèi)容進行靈活處理,以提高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例如,“Seasons”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就當天的天氣情況擴展到請學生談論自己最喜歡的季節(jié),然后讓同桌間或小組間展開相關(guān)的對話。當然,操練對話的方式有很多,如表演、游戲、任務和情境活動等,從而實現(xiàn)對話的交際目的,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人文浸潤
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是教育的終極目的。新課標的人文性是教師應該要注意到的內(nèi)容。在對話式語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人文浸潤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通過語言熏陶、教學濡染實施人文浸潤。以“Seasons”一課來說,教師既可以傳授學生有關(guān)季節(jié)和天氣的語言知識和技能,也可以進行“潤物細無聲”的美的教育。如精選一些美麗而令人向往的圖片使學生對四季的美產(chǎn)生喜愛之情,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學習到語言知識,而且陶冶了情操。
三、對話式語篇教學的層次性設計
對話式語篇教學的層次性設計應包括復習舊知識、引入新知識、練習鞏固、靈活運用、拓展延伸五個方面的內(nèi)容。
(一)復習舊知識
復習舊知識的目的是讓學生既能夠鞏固已學的內(nèi)容,又能夠順利進入新知的學習。以“Seasons”一課為例,在上新課前教師可讓學生先對學過的季節(jié)單詞做簡單的對話活動,目的是激活學生的舊知,使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說,自然而然過渡到新知的學習上來。
(二)引入新知識
引入新知識即話題導入,可以通過直接導入、游戲?qū)?、情景導入、多媒體導入和歌曲導入等方式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以提高教學效率。以“Seasons”為例,可以通過銀杏樹下學生真實的四季活動情境,使學生具有代入感。
(三)鞏固練習
鞏固練習的方法包括聽音答題、聽音正音、小組合作等。聽音答題是指學生進行對話聽力時,教師事先根據(jù)對話內(nèi)容設計任務或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和任務進行聽力活動。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訓練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聽音正音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跟讀模仿錄音的語音語調(diào),從而糾正自身發(fā)音。而小組合作可以讓小組合作訓練對話內(nèi)容,加深學生對對話內(nèi)容的理解。
(四)靈活運用
教師可通過設計游戲等活動,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進行相關(guān)的對話,從而鞏固所學知識,提高靈活運用英語的能力。在活動過程中,學生需要獲取、處理并使用信息,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拓展延伸
課堂中一個好的教學延伸點也許就是一堂課的生命線?!罢n已畢,興猶在”一直是英語課堂教學追求的目標。仍以“Seasons”為例,課尾,教師可通過一組美麗的動人心魄的世界各地風景圖片,引領(lǐng)學生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在教師的帶讀下,創(chuàng)編本課小詩配樂朗誦,給學生美的啟迪和熏陶。學生必將會把這種激情延伸到對英語本身的熱愛。
總之,我們在設計基于整體語篇的對話教學活動時,要遵循小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和生理發(fā)展規(guī)律,并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以實現(xiàn)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