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
摘 要:當前我國的教育體制進一步改革,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必須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轉變教學模式,促進當前教學的發(fā)展。以往灌輸式教學的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的需求,必須要應用新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科的教學水平。本文主要就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價值及具體方法展開分析,希望以此幫助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互動式教學模式;應用研究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高校教師越來越注重尋求高效的教學方法。教師致力于短時間內提升學生的素質水平,對于高中信息技術教數(shù)學來說也不例外。高中的信息技術教學既包含了理論知識的內容,同時也注重具體的實踐教學,是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體?;邮浇虒W模式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有效帶動了課堂的活躍性,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因此,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互動式教學模式,可以實現(xiàn)教學目的,促進學科水平的提高。
一、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價值
1.激發(fā)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學生來說,只有充分激發(fā)學習興趣,才能夠實現(xiàn)順利教學?;邮浇虒W模式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自主探索知識。
比如,教師在講插入圖片的內容時,讓學生在網絡上挑選自己喜愛的圖片,進行相應的剪裁,再插入文本之中;在講插入形狀時,可以讓學生在眾多的形狀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圖案,并進行相應的變形處理等。在學生完成插入圖片或形狀的工作之后,教師要求進行小組展示。多個圖片在一起,可以表達一個主題;而多個形狀放在一起,也可以組合成精致圖形。學生在自主探索中收獲了學習的興趣,探索知識的欲望更加強烈。
2.促進互動交流。學生之間存在著良性競爭的關系,教師在互動式教學中開展合作項目,讓學生形成一個分組,可以實現(xiàn)學生的互動交流,取長補短,增強學習熱情。
比如,在講插入表格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采用兩兩分組的形式。兩個人同時繪制表格,上面依次排列問題,如最愛吃的水果、喜歡的顏色等,然后由雙方進行回答。學生將小組成員的答案填入表格中,將自己的回答傳達給組員。通過愛好的共享,可以使學生之間達成良性互動,促進組員團結,夯實基礎知識的學習。
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具體方法
1.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教師只有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正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采用互動式教學模式,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式方法,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桎梏,充分啟發(fā)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
比如,在講授PPT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一篇語文課文,以教案的方式來編寫PPT內容。教師不設限制,學生自由選擇模板和風格。如果軟件提供的資源無法滿足學生需求,學生可以自己利用網絡下載,以實現(xiàn)審美需要。學生挑取自己最喜歡的課文,把它分解結構,以最簡潔的形式輸入PPT中,其中可插入大量圖片甚至音樂等。教師采用這種開放式的教學方式,不對學生強加限制,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充分開發(fā)想象力,對知識的學習更加自覺,有利于充分提升課堂效率。
2.注重實踐內容。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是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光依靠理論是無法把握信息技術的關鍵的。必須要經過反復實踐,將理論照進現(xiàn)實,才能夠真正實現(xiàn)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邮浇虒W模式較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實踐的內容,它致力于全面提升學生素質,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
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書本步驟設計一個C++的程序。在這里借助的軟件是Visual C++6.0。打開軟件之后,學生先新建一個工程,再新建一個C++源文件,在源文件處輸入代碼,然后編譯這個程序,最后運行。這個步驟并不難,學生只是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具體化成實踐,會提升自己的成就感。
3.強調良性互動
(1)學生與學生的互動?;邮浇虒W模式充分強調互動,而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是最為普遍的。教師可以留一個任務,將班級進行分組,小組討論之后的結果呈現(xiàn)于課堂,最后由教師評判哪個小組更好地完成了任務。小組是學生的組合,學生之間交流互動,熱烈討論,有利于增進同學關系,形成良性競爭學習模式。
比如,在講授Excel表格時,教師分成小組,組長記錄組員的各科成績,并計算平均成績和總成績排名等。如果成績不理想,學生需在后面注明原因,以及之后的改進目標,其他小組成員則提出相關的合理化建議。通過表格的制作,小組成員內部實現(xiàn)了信息數(shù)據的共享,在對其他成員提建議的過程中,小組交流互動,形成良好的同學關系。
(2)學生與網絡的互動。在互動式教學模式中,學生與網絡的互動是最直接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網絡必不可少,教師必須通過網絡這一中間環(huán)節(jié),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
教師應當至少保證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均等,甚至大大提高網絡課程的比重。在上機過程中,教師布置任務,比如,在word的教授過程中,教師以“扶老人過馬路”這一話題為出發(fā)點,讓學生在網絡平臺上查找資料,搜集相關信息,以word的形式表達出來,并符合相關的格式要求。學生在網絡平臺上可以掌握大量的動態(tài)內容,理性辨析社會上的多種聲音,最終形成自己的正確判斷,完成教學任務。
(3)學生和教師的互動。在互動式教學模式中,學生和教師的互動是最重要的。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教師擁有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儲備和實踐能力,必須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
比如,教師在Visual Basic程序設計的教學中,首先應當讓學生對圖片瀏覽器程序編寫的問題進行討論。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會提出這樣的設計是否合理、在程序上是否存在問題等等。教師在學生進行提問后,要結合書本上的內容進行詳細解答,為學生解惑。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三、結語
在信息化時代,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必須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桎梏,采用新的互動式教學模式,促進信息技術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互動式模式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新的方式方法,對教育體制改革有一定的啟迪意義,為其他學科實際教學發(fā)展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應當予以重視,繼續(xù)推廣。
參考文獻:
[1]賀玉婷.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的應用研究[D].河南大學,2014.
[2]宋素燕. 研究性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3]白曉燕. 高中計算機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A]. 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五屆世紀之星創(chuàng)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6:1.
[4]陳菊美. 基于互動式教學模式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中小學電教,2015,0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