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利
【摘 要】說話能力培養(yǎng)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衡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標準。說話能力也是中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說話能力的養(yǎng)成是一個長期不斷培養(yǎng)的過程,也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高低的一種重要體現(xiàn)。因此語文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中把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當做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并貫穿整個教學的始終。
【關鍵詞】說話能力;培養(yǎng);策略
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提高學生理解和應用母語的能力,具體地說,就是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重視說話訓練是社會發(fā)展向語文教學提出的新要求。人們常說,當今的社會處于知識爆炸的年代,科技迅猛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日益加快。在人們廣泛的交往及緊張的工作中,事事要求高效率,不可能事事都先形成文字再進行交流,用聲音來傳播和保留信息的機會越來越多,聲音傳播的技術(shù)也越來越先進,因此,重視說話訓練更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一、加強自身學習,樹立榜樣示范
俗話說:“打鐵先要本身硬”,“強將手下無弱兵”,“口才是練出來的”。著名記者霍杰的老師李燕杰曾說過:“一個人活在世上,在年輕時,要選擇幾個好老師,選擇了好老師,就選擇了榜樣與事業(yè)?!比绻Z文教師本身具備過硬的說話與朗讀水平,就會首先給學生留下一個動聽悅耳,親切自然的良好印象。教材是學生的閱讀文本,是學生吸取營養(yǎng)的主要載體。教師在講課時讀不準字音,或者沒有感情的泛泛而讀,就會讓學生難以感悟文章的深層內(nèi)涵,就會降低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就會使原本豐富活潑的語文課堂變成一潭死水。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所以教師一定要做好普通話的準確應用者和朗讀技巧的示范者。
二、分析心理因素,做好說話誘導
農(nóng)村學校的學生,95%以上沒有說普通話的習慣,有些在課堂上能說,但極不標準;特別是許多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習慣用方言,如果讓其改為普通話就不吭聲了。分析這些原因,主要是“不敢說”、“不好說”、“不會說”、“害怕說不好別人笑話”等心理因素所導致。
1.針對這些情況,我在本校找?guī)酌首x比較標準的學生,讓他們用普通話在班級談經(jīng)驗,講方法,用學生身邊的榜樣給他們做示范。
2.有些學生愛嘲笑別人,是因為以往在小學階段,說方言養(yǎng)成習慣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圍的人都在說了,這種現(xiàn)象自然會消失。在教師的正面鼓勵,正確誘導下,良好的風氣就會形成。
三、抓好課堂教學,促進水平提高
1.堅持課前5分鐘口頭小作文。課堂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主要陣地,為了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zhì),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我在每節(jié)課時,教師說3-5個題目,讓1-3名學生任選其中的一題進行即興演講,題目盡量選擇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到有話可說。學生說話時,老師往往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微笑,就能給學生增加無窮的力量,即使有些學生當時的確不敢開口說,我也提出希望,最終學生們都能逐漸進步。
2.某一單元就重點課文的某一問題,展開討論。討論是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說話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在討論中可以讓許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也可以讓學生通過交談與對比,了解自己的說話水平,當然教師也要提供一些好說的話題讓學生展開討論。比如《孔乙己》這篇文章學了以后,讓學生以“孔乙己走出咸亨酒店之后”為題,討論孔乙己的結(jié)局。學生眾說紛紜,但絕大多數(shù)說出了孔乙己的悲慘結(jié)局。這和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一致的,從討論中學生更加深刻的領會了全文的寓意。
3.注重現(xiàn)代漢語知識里詞法,句法,修辭等基礎知識的教學與朗讀技巧的訓練。學生要想具備比較高的素質(zhì),掌握基本理論很有必要,“話有三說,巧說為妙”就體現(xiàn)了說話的技巧與藝術(shù)特點。朗讀技巧,關鍵是處理好聲音的高低、停留、快慢、輕重這四組關系。
4.重視思想教育,提高學生修養(yǎng)。按照德育為首的方針,要教育學生加強自身修養(yǎng),上好各年級的思想品德課,用“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中學生守則”嚴格要求自己。說話要體現(xiàn)出語言美,“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如果口才很好,而不注意文明用語的話,反倒給人一種鄙俗的感覺。每個人品德高了,才會讓每一個生命,都不斷活得精彩;才會讓許多事情變的簡單,教育變得和諧。
四、開展多種活動,提供展示平臺
口才是每個中學生應具備的素質(zhì)之一,說話不僅僅是一門學問,也是青少年將來贏得事業(yè)常變常新的資本。好口才會給人開創(chuàng)美好前景,善表達,會判斷,能聆聽,巧應對,是衡量口才好壞的重要標準。中學生是形成好口才的重要時期,作為老師,如果能夠開展多種活動,給學生提供一些展示說話的平臺,那么就會加快學生說話能力的形成。
在工作中,我通過辯論比賽、演講比賽、講故事比賽、競選播音員、假如我是老師、10年后的我等多種形式的比賽與發(fā)言,使學生們有了表現(xiàn)自己的舞臺,有了享受成功的機會,就會形成自主說話、熱愛說話、放聲說話的習慣,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到說話的樂趣,才能樂于說、敢于說、勤于說、善于說。
當然,說話培養(yǎng)的最終目的還是從整體上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使學生能真正成為一個適應現(xiàn)代社會生活要求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王華菊.《現(xiàn)代教育文集》中國經(jīng)濟出版社,2009.4
[2]鄭榮健.《現(xiàn)代教育文集》中國經(jīng)濟出版社,2009.4
[3]尹定歡.《現(xiàn)代教育文集》中國經(jīng)濟出版社,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