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興冉
摘 要:在新的形勢下,如何更好地開展學校的體育教學工作一直是學校管理者和體育工作者所關注的問題。“課程超市化、項目特長化、體質達標化”這三化策略的實施,將有效地推進學校體育教育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三化”策略;體育教育;中學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學校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認真落實“健康第一”的理念和立德樹人,把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我們的體育教育可以從“課程超市化、項目特長化、體質達標化”這三個方面入手,更有效地開展好學校體育教育工作。
一、因材施教,實施體育課程“超市化”
課程超市化是指學校依據學生的體質差異、身體發(fā)育規(guī)律,面向全體學生,構建自主選擇的體育活動課程“超市”,在確保適度運動負荷的前提下,增加課程內容的選擇性、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讓每名學生都能擁有自己喜歡的體育課程或體育活動項目。這就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加強體育教師隊伍的培養(yǎng),提高專業(yè)水平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體育教師所有項目全部教學的局面將被打破。實行多班級同時上不同內容的課,每名體育教師教一個項目,學生根據自己愛好和興趣,選擇自己喜愛的項目學習,就像把顧客置身于“超市”之中可以任意選擇自己需要的商品。
2.積極開發(fā)校本課程,豐富“超市”素材
體育教師要加強學習,提高課程開發(fā)的能力。因地制宜,創(chuàng)造性地挖掘民間和傳統(tǒng)體育資源,推廣民間體育項目和體現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作為校本課程供學生選擇。
3.加強協作,發(fā)揮社會體育資源優(yōu)勢
通過與體育系統(tǒng)的協作,引進優(yōu)秀的教練員、運動員,指導體育社團活動或帶運動隊伍,加大體育課程建設的力度,為實施體育課程“超市化”提供支持。
4.加強體育教研,發(fā)揮團隊的優(yōu)勢
體育教育課程“超市”化,重在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需求,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構建具有全新價值的評價體系,促進每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僅靠個體的努力已不能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教研組長發(fā)揮帶頭主導作用,積極開展校本教研,發(fā)揮體育教師的專業(yè)特長,將體育教育的選課走班落實到位,實現體育教育“超市化”的目標,增強學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
二、加強體育社團建設,落實體育教育“項目特長化”
尊重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興趣愛好,開展體育專項化教學改革。通過構建以學生體育社團、俱樂部為主要平臺的課外體育活動體系,落實體育教育項目特長化的要求。
1.科學規(guī)劃
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周密制訂教學計劃,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和各種環(huán)境因素,嚴格控制教學過程,保證課堂教學效果。
2.確定特長項目
項目特長的選定,需要在考慮學生興趣、自身愛好、身體條件的基礎上,結合本校的教學資源以及專業(yè)教師的配備,來制定適合學生的特長項目。
3.組建體育專項班
根據確定的體育項目和學生選項,以4~6個教學班為一個“教學單位”,打破傳統(tǒng)的班級界限,重新組建“體育專項班”,并以“體育專項班”為教學單元開展體育專項化教學。
4.突出特色
不同區(qū)域和學校之間都會有自己的體育教學特長和特色,如果好好地利用這些特色就可以更好地為體育教學服務。例如,我們學校就以足球特色學校建設為載體,積極開展特色項目體育選修課程,選取體育成績較為突出的學生進入學校足球隊,開展專項訓練,進一步提高競技水平,為各項體育賽事做好準備,形成了學校自己的體育品牌。
三、落實體育課程標準,實現學生體質達標化
學生體質達標是激勵學生積極進行身體鍛煉的教育手段,是學生體質健康的個體評價標準。為建立健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評價機制,激勵學生積極參加身體鍛煉,教育部印發(fā)《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只有達到良好及以上的學生,方可參加評優(yōu)與評獎。所以我們的學校體育工作要圍繞這一標準做好以下幾點:
1.開齊、開足、開好體育課程
認真執(zhí)行國家課程標準和省定課程方案,開齊、開足、開好體育課程。按照課程計劃,認真完成對學生體育學業(yè)成績的考核評價工作。每個學生每學年評定一次,記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登記卡》。學生畢業(yè)時的成績和等級,按畢業(yè)當年學年總分的50%與其他學年總分平均得分的50%之和進行評定。測試成績評定不及格者,在本學年度準予補測一次,補測仍不及格,則學年成績評定為不及格。
2.規(guī)范開展大課間陽光體育活動
制定具體的“每天一小時的校園體育活動”實施方案,沒有體育課的當天,必須在課后組織學生進行一小時體育鍛煉并列入教學計劃。全面實行大課間體育活動制度,開展課間陽光體育活動評比。認真組織學生做好課間體操,進一步完善學校自主開發(fā)的自編操。
3.規(guī)范組織學生體質健康測試
根據《山東省學生體質提升計劃(2014-2018年)》要求,到2018年全省大中小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率達到90%以上。要求各學校每學年開展一次覆蓋本校各年級學生的體質測試工作,并根據學生學年總分評定等級。
學校體育教育關乎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未來,我們必須認真落實國家的體育課程標準,規(guī)范體育課堂教學,積極開發(fā)校本課程,加強體育社團的建設。通過實施體育教育“課程超市化、項目特長化、體質達標化”的“三化”策略建設,更有效地推進學校體育教育工作的全面開展。
參考文獻:
張平.體育教學管理應體現“三化”[J].才智,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