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樂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持續(xù)深入實施,教育理念、教學觀念及手段等都發(fā)生較大改變,新課改提出的以生為本的理念摒棄了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觀,確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對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效率而言至關重要。下面圍繞以生為本的理念,探究提出若干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措施,希望能為課堂教學實踐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以生為本;高效課堂;構建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是一門重要學科,語文能力在學生的終生發(fā)展中有重要作用,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是語文教師們不懈的追求。在全面實施新課改的背景下,積極踐行以生為本的理念對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意義重大。
一、尊重學生,巧妙化解消極學情
在語文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小學生往往因經驗不足或缺乏閱歷而造成認識偏差,甚至出現(xiàn)價值觀、知識性等錯誤。面對這些在課堂教學中偶發(fā)的情況,教師應泰然處之、躍然面對,有效組織生本對話,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的認識,并巧妙點撥,化解學生的消極學情,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當教師在講解《母親的恩情》時,課堂上就出現(xiàn)了一個異樣的聲音:孟郊的做法不對,他應該多留在家里陪一陪正在慢慢老去的母親,而不是自己一個人去外面求學,讓自己的母親日夜擔心。此時教師可這樣處理:是的,當母親慢慢老去的時候,多陪一陪母親是更好的,但大家再仔細讀一讀課文,母親雖然舍不得兒子遠去,但她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學有所成,要做一個有用的人。通過再一次默讀,學生們與文本進行第二次無聲的對話,都認為孟郊應盡快學成歸去,在滿足母親希望的同時盡可能讓母親少一些擔心和牽掛。在該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個別學生發(fā)出的不和諧聲音并沒有當頭一棒、一語否決,更沒有不管不顧、棄之一邊,而是組織師生、生生、文本之間的對話向著更深的層次發(fā)展,幫助學生增強認識、發(fā)展情感,提高學習效果。
二、積極拓展,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
小學語文學習形式是多樣性的,教師應通過書刊、網絡、影視、展覽會等渠道積極拓展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學習形式,喚醒學生深入思考未來的意識。教師可通過在課堂上組織一些游戲、演講比賽、辯論賽等活動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促進學生高效學習、全面發(fā)展。
例如,當在講解《狼和鹿》一課時,教師就可先組織學生做一個游戲,請四組學生分別擔任狼、鹿、森林、人類的角色,接著教師喊到誰,那一組學生就要即刻站起來,比一比哪一組的反應更快。隨著教師打亂順序喊狼、森林、人類、鹿,學生們玩得不亦樂乎。接下來,教師增加游戲的難度,先說出一個詞,讓學生自己判斷該詞是形容哪一種角色的,并按照自己的理解站起來。教師依次喊出可恨的、貪婪的、智慧的、可憐的、美麗的、可愛的等形容詞,學生無拘無束地根據自己的觀點站起來或蹲下,不僅提高了語言理解能力,還更深入地了解了課文,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培養(yǎng)。然后教師繼續(xù)引導,讓學生大膽聯(lián)想,從而懂得一般的自然規(guī)律,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發(fā)揮自身的主體作用,并融動腦、動手為一體,綜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聯(lián)系生活,加深學生學習體驗
知識源自生活又服務生活,小學語文教師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應用意識,讓學生更加關注生活,尤其是閱讀教學,它與生活是相輔相成的,聯(lián)系生活是以生為本理念下語文閱讀教學的最終歸宿。通過聯(lián)系生活,學生能再現(xiàn)課文中的生活情景,讓學生積累更多生活經驗,從而加深學習體驗。
例如,當學生學習了《水鄉(xiāng)歌》之后,教師就可引導學生按照此文結合自家周圍的風景進行習作,還可讓學生自主觀察,廣泛收集資料,促使學生把課文內化成自己的習作素材,與此同時,學生利用觀察家的四周秀麗風光的機會還可提高自身的動手能力,讓學生真正用所學語文知識服務于生活,促使他們深刻體會語文學習與生活之間的關聯(lián)性,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從而自覺把學習語文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借助生活更有效、更高效地學習語文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
四、習得表達,提高語文實踐效果
新課改指出小學語文學習應重視聽說讀寫的相互聯(lián)系,注重學生過程和方法、知識和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整體發(fā)展。由此可見,實踐是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最高境界,教師應盡可能創(chuàng)造一切機會讓學生充分接觸語文教材,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構建以生為本的、實踐性強的高效語文課堂,提高語文實踐效果。
例如,當教師在講解《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中的寫信教子段落時,信的內容被省略號代替了,教師就可有機結合課文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猜測一下高爾基可能對自己的兒子說了什么,并在小組間、班級內溝通、交流,讓其他學生評價一下發(fā)言學生所表達的高爾基告知兒子的話是否與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高爾基的思想、為人吻合。這樣的課堂構建方式不但讓語文課堂變得更加開放、活潑,還能恰到好處地補白課文,在學生心中激起層層漣漪。另外,教師還可針對該問題開展小小解說員的活動,讓學生通過解說的形式描述高爾基寫給兒子的信,促使學生把內化課文語言寓于語文實踐活動,提高語文學習水平。
五、結語
構建高效課堂始終是小學語文教學目標,這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需要語文教師立足教學實際,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實踐以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采取各種各樣的措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在尊重與互動的學習氛圍中掌握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趙永信.以生為本,動態(tài)生成——小學語文如何實現(xiàn)高效課堂[J].華夏教師,2015(8).
[2]孫火麗.以生為本,點亮語文課堂——淺談閱讀教學中如何做到以生為本[J].語文建設,2015(14).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