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摘要】班主任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教師,負責著整個班級的管理工作以及學生學習環(huán)境的營造。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甚至影響著整個學校的教育水平的提升。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學生是主要的管理對象,因此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和諧的關系,有利于班級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并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針對目前我國小學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與學生的關系進行討論,并提出相應的構建方法以促進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班級管理;構建方法;關系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識碼】A
目前小學教育階段學生正處在思想養(yǎng)成階段,老師、家長的教導以及行為會對其最終的成長狀況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因此為了發(fā)揮教育的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并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一、現(xiàn)階段小學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班主任崗位認知度低
在新課程標準的持續(xù)作用下,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模式已經(jīng)逐漸被淘汰,新的教育方法正在不斷被發(fā)掘。但是光有教育方法的改善還不足以達到學生健全人格培養(yǎng)的要求,因此學校的管理模式也不斷進行著改進,但是在整體上還存在一定缺陷?,F(xiàn)階段我國小學教育中,班主任的人選多數(shù)都是由學校直接任命的,他們大都是優(yōu)秀的各科教師[1]。但是在管理上的經(jīng)驗嚴重缺乏,并且對于班主任這一崗位的具體職責并不明確。只是簡單的認為是對學生以及班級公共事務的一種管理,而忽視了對學生的情感、認知以及身心等方面的培養(yǎng)職能。
(二)小學班主任過度重視應試教育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班主任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時,也會出于對成績的注重而對學生的態(tài)度有所偏差。與此同時,也會在管理過程中對學生施加一定的教學壓力,使學生在心里產(chǎn)生一定的厭煩感,不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并且對于學生的其他興趣重視程度不夠,會在一定程度上扼殺學生的興趣安愛好,進而影響到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缺乏對學生的耐心觀察及輔導
目前的小學班主任多數(shù)在從事班主任工作時還兼任著任課教師的職責,因此在班級的實際管理過程中會存在力不從心的狀況。在工作過程中班主任教師既要管理班級的許多瑣事,又要對課程進行備課,因此無暇對學生的家庭矛盾、情感狀況、同學關系等方面進行了解和及時的輔導[2]。而小學生在目前的年齡狀態(tài)下,心智還并為完全成熟,極易受這些狀況的影響,對其身心的健康發(fā)展產(chǎn)生不利影響。
二、構建小學班主任與學生之間良好關系的方法
(一)正確認識其崗位職責,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小學班主任是學生走入校園之后的第一任啟蒙教師,與學生在日常教學中接觸最為頻繁。同時小學生還處于思想觀念養(yǎng)成時期,因此班主任教師的言行和管理辦法極易對學生的發(fā)展產(chǎn)生重大影響。小學班主任應明確自身職責,除了處理好教學和班級管理任務之外,還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拋棄傳統(tǒng)教育以師長為尊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與學生站在平等的人格上進行交流溝通。讓學生可以在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下,積極與教師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對學生產(chǎn)生的心理、情感上的困惑進行及時的指導的紓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促進其身心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二)與小學生進行多方面溝通
在小學教育中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時,一定要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考慮,以滿足學生的主要需求為目的。小學生還處在對情感、事物進行感知階段,因此在思考方法和做事行為方面還存在著不足[3]。班主任要想使班級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就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但是與學生建立良好關系的前提,是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解決問題。班主任可以經(jīng)常深入班級內(nèi)部與學生以朋友的身份進行情感上的交流,讓學生敞開心扉與自己進行交流。進而能夠充分的了解他們的真實內(nèi)心和想法,并對他們的性格特點、學習狀況以及日常生活也能夠清楚地掌握,之后便可以依據(jù)這些信息幫助學生進行身心的引導,并對班級的管理工作也會起到促進作用。
(三)注重學生心理變化,管理寬嚴并行
小學生還處在情緒、性格不定的階段,因此盡管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教育管理上也不可過于放任,要采取寬嚴并行的辦法。這就需要教師要提升自身的耐心和觀察力,經(jīng)常深入班級觀察學生的情緒、心理變化,如果學生出現(xiàn)反常行為或情緒應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4]。了解具體原因之后,在結合對學生逆反心理及厭惡心理知識的掌握,及時對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同時在管理過程中,班級一定存在喜愛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因此就要采取嚴愛并施的辦法進行管理,以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自我約束意識。對于表現(xiàn)行為不好的同學要及時指正錯誤,嚴防下次再犯;同時對于表現(xiàn)良好的學生進行鼓勵,促進班級良好氛圍的養(yǎng)成和學生健康人格的養(yǎng)成。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只有清楚的認清自身職責,加深自身綜合管理素質(zhì);積極深入班級,了解學生真正需求與情感認知并加以引導。才能夠與學生真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并對班級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孫遠剛,楊文軍.小學班主任教師勝任特征模型的研究[J].教育科學,2011,06:79-82.
[2]崔靜秋.試論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2013.
[3]錢瀾.小學班主任專業(yè)成長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與應對——全球化視野下的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13,34:7-10.
[4]王顯風.小學班主任勝任力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J].中國校外教
育,2014,17:10.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