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麗
【摘要】在高職數(shù)學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通過SOLO分類評價理論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并對思維水平進行分層,幫助老師進行教學診斷,同時也可以向學生提供有用的反饋信息,所以該理論在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激勵學生深層次的學習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關鍵詞】SOLO分類評價理論 數(shù)學教學 高職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131-02
對高職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的評價,不能停留在傳統(tǒng)的以考試成績來直接評價學生。應該注重學生的平時的學習過程,思維的發(fā)展水平以及學習積極主動性的培養(yǎng)。本文通過SOLO分類評價理論,對學生課堂教學評價,對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思維水平進行準確的把握,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一、SOLO分類評價理論
SOLO分類評價理論是由教育心理學家比格斯(Biggers)教授提出的。在SOLO分類評價理論中,將學生的學習能力主要劃分為前結構水平、單一結構水平、多點結構水平、關聯(lián)結構水平、抽象擴展水平等。其中,前結構水平的學生難以掌握知識點,容易和過去學過的知識發(fā)生混淆。單一結構水平的學生能夠記憶簡單的知識點,不過在回答問題中往往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多點結構水平的學生能夠對多個知識點進行掌握,在回答問題中能夠給出較多有用的信息,但仍然缺乏良好的整體性。關聯(lián)結構水平的學生能夠多方位、多角度的對知識點進行整體把握,能夠解決一些復雜的問題,對自身存在的不足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抽象擴展水平的學生則具有極高的思維高度,能夠對知識點進行更好的掌握,并且能夠對知識點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應用,得到更加抽象、開放的問題結果[1]。
二、SOLO分類評價理論高職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數(shù)學在解題過程中要求學生思路清晰,條理清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SOLO分類評價理論對學生的解題過程和思維水平做到準確的診斷,以便在教學過程中做到針對性講解和訓練。
(一)SOLO分類評價理論對學生的思維水平進行分層
學生在學習了等差數(shù)列之后,通過題目來測試學生對數(shù)列的掌握情況,根據(jù)SOLO分類評價理論的五種水平跟學生的作答情況進行對照,準確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并對思維水平進行分層,以便教師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針對性的講解以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例:已知等差數(shù)列{an}中,Sn=25,S2n=100,求S3n
根據(jù)SOLO分類評價理論,學生回答問題的思維層次可以劃分為:
(1)前結構水平:沒有任何思路。
(2)單一結構水平:能寫出等差數(shù)列前n項和公式。
(5)抽象拓展結構層:利用等差數(shù)列的性質,得出2(S2n-Sn)=Sn+(S3n-S2n),代入得2(100-25)=25+(S3n-100),即可求出S3n=225。也有同學利用n=1解出答案。如果利用特殊值代入但是計算錯誤的,也要歸結為關聯(lián)結構水平,解題過程中明顯看出學生已經(jīng)掌握該題目的方法,是不細心導致的錯誤。所以通過分析,教師能夠對學生的思維層次有很好的區(qū)分和把握,輔導的時候可以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二)SOLO分類評價理論指導下的評分的設置
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只能通過學生解答和標準答案進行對照來判斷學生的掌握程度,分數(shù)較高的同學有可能認知水平并不高,分數(shù)較低的同學也不一定認知水平就低,因此這種評價方式無法了解學生的思維水平以及學習過程,對平時的學習也起不到激勵的作用。而SOLO分類評價方法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與五種標準進行對照,了解學生的思維水平并進行分層,幫助老師進行教學診斷,也可以向學生提供有用的反饋信息,同時老師給出的等級水平可以作為平時成績,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深層次學習的欲望。
學生在學習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兩個基本關系式時,教師分析并講解了已知正弦(余弦)函數(shù)的三角函數(shù)值,求余弦(正弦)和正切的三角函數(shù)值。共同探討了知一求二的方法。第三個例題學生自主探索。
本題目涉及到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數(shù)在各個象限的正負符號,以及解方程組,分類討論的思想方法等。
學生的答題分析,按照SOLO分類評價方法沒有任何思路空白,是前結構水平學生不加分,能寫出商數(shù)關系的是單一結構水平學生,加1分。能夠對多個條件進行關注,運用更多的公式進行計算,即列出方程組但無法解方程組的,是多點結構水平,加2分。能夠對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進行分析,列出方程組并能解出方程組,并利用分類討論的思想,得出正確答案的,是關聯(lián)結構水平學生,加3分。如果學生能夠運用良好的抽象思維進行解題,在只有很少已知條件的情況下,也能夠對相應的問題進行構建,從而得出問題結論的,是擴展抽象水平學生,加4分。絕大多數(shù)學生能寫出商數(shù)關系并能獲得相應的分數(shù)。隨著課堂成績加分加大,學生重視平時的學習。
三、教學建議
教師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程度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鼓勵學生進行深層次探究和學習。如果絕大多數(shù)學生還停留在單一結構水平的,教師就需要重視基礎教學, 關聯(lián)結構水平的學生要注意解題方式的啟發(fā),在教學設計的時候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力求讓學生掌握。
總之,數(shù)學作為高職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存在的各種問題,可以采用SOLO分類評價理論的方法進行評價。正確的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思維層次,以便教師合理的設計教學,規(guī)劃課程,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同時,更多的關注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認知水平,合理的評分,給學生更大的鼓勵,使得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激發(fā)學生不斷的探究。當然SOLO理論不是萬能的,如果是強調基本技能和基本概念的,這個理論很明顯不適合,只能是補充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而不是代替。
參考文獻:
[1]梁翠瓊. SOLO理論在教SOLO 分類評價理論在等差數(shù)列中的應用[J].中學數(shù)學教學,201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