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芳
【摘要】從2001年開始,“新課程改革”已經(jīng)進行了10多年。近幾年基礎教育的話題是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指的就是那些一經(jīng)習得便與個體生存、生活、生命不可剝離的,具有較高穩(wěn)定性,并伴隨個體終生的,每個學生都應該具備的關(guān)鍵的基礎性的素養(yǎng)。這些素養(yǎng)的習得在學校主要是通過各學科教學活動和各項實踐活動達成的。思維素養(yǎng)是核心素養(yǎng)中學習素養(yǎng)的核心,各種學習素養(yǎng)以思維素養(yǎng)為凝聚、為靈魂。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zhì)的訓練和提升在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為思維碰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倡導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實踐經(jīng)驗,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發(fā)展學生的應用意識,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激發(fā)學生的潛能。
【關(guān)鍵詞】核心素養(yǎng) 思維素養(yǎng) 思維碰撞 問題導向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093-02
一直以來英語學科關(guān)注方向多在于語言學習,對學生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特別是思維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關(guān)注較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課堂的靈魂是思考,如何讓我們的學生動起腦筋?教師如何設計才能引起學生思考?“思維碰撞”課堂不在“課堂模式”的概念上“打圈子”,而是立足“思維方式和課堂文化”的變革,以思維差異為資源,以多維對話為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對話、爭辯的機會,讓學生各抒己見、百家爭鳴,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思維碰撞”課堂的突出特點是“問題導向”。課堂要形成“思維碰撞”,關(guān)鍵是有能夠挑起認知沖突和思想交鋒的話題。以下就以一節(jié)英語課的設計展開探索。此課文內(nèi)容為陜旅版小學英語三年級第一冊Unit 5 Part A I have a bag.
Lets talk:——Look! I have a bag.
——How nice!
——Do you have a book?
——Yes, I do. I have a pencil, an eraser and some crayons, too.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Words: pen, pencil, ruler, crayon, eraser, bag, book.
Sentences: Do you have a/an …? Yes, I do.
I have a/an…
2.技能、能力目標
通過課本設計的情景和教師設計的情景來學習常用學習用具,并運用目標句型表達與詢問對方是否有某種文具。
3.情感目標
讓簡單的文具豐富我們的生活,讓學生的頭腦創(chuàng)意無限。
【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運用主句型詢問是否有某種文具。
難點:Crayon和eraser的讀音以及學文達意。
【導入部分】
問題1:Whats in my bag?
Guessing games for fun and for the main topic—I have a bag.
老師在PPT中閃現(xiàn)老師站在自己學校教學樓前,老師手拿一黑包,介紹說這是我的包,這是一個神奇的包(magic)。包里都有什么呢? 學生展開聯(lián)想,進行發(fā)散思維。此活動娛樂性強,吸引學生注意力。能調(diào)動學生說語言的興趣。學生開始動腦子思索包里到底有什么東西。
問題2:Do you have a bag? How nice!
Sentence learning from T-S conversations. Teacher has a magic bag. And the teacher asks Ss one by one: ”Do you have a bag?” and let Ss learn to answer:“Yes, I do.”
老師有一個magic bag, 問學生有沒有包。讓學生通過教師設計的情景學習答句:Yes, I do.學生非常樂于展示自己的書包和學習用具,并嘗試用老師出示的主句型回答。老師運用對話中的語言“How nice!”夸獎學生的包。這是老師將知識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還原給學生一個真實的語境,真實的生活。學生在思考。
問題3: Whose bag is it on the screen?
Sentence learning from a true scene of p-c conversation. Teacher raises a question that whose bag it is on the screen, then the Ss use “Do you have a bag?” to ask Sue and Mike on the Screen. The teacher makes a “p-c” conversation to trigger Ss to use the target sentence.
教師設計人機對話情景模式學習目標問句“Do you have a bag?”。PPT上顯示Mike和Sue,桌子上有一個書包,老師先讓學生猜這是誰的書包。然后讓學生用”Do you have a bag?” 新句型問Mike和Sue。人機對話。學生非常好奇并且熱情高漲地努力大聲詢問屏幕上的人物從而獲得回饋。
學生問:Sue, do you have a bag?
電腦中Sue 回答說:No.
學生又問:Mike, do you have a bag?
電腦中Mike 回答說:Yes, I do.
通過對話學生知道圖中的書包是Mike的。
【呈現(xiàn)部分】
問題1:Whats in Mikes bag?
Ask Ss “Whats in the bag?”. Then Ss learn these new words—pen, pencil, eraser, ruler, bag, crayon, book.
學生知道了圖中的書包是Mike的。老師接著提問:Mike 的書包里有什么東西呢?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第一次去聽完整對話、看卡通動畫。老師完整呈現(xiàn)新授對話動畫片。老師設置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習單詞pen, pencil, eraser, ruler, bag, crayon, book,有的學生會說有鉛筆,有的說有鋼筆,有的說有蘋果等等。老師不告訴學生答案,讓他們自己上講桌按動鼠標,點PPT中出現(xiàn)的物品。如果點到的物品回到了書包里,那么Mike的書包里就有該物品。其中蘋果沒有在Mike的書包里。學生通過探索,互學等模式在情境中學習新單詞。學生在猜測中好奇中學習文具單詞。
問題2:Can you spell them?
Words learning in the story.
通過提問,讓學生自己動腦筋發(fā)現(xiàn)單詞讀音規(guī)律,老師總結(jié)讀音規(guī)則,傳授語音知識。pen與pencil, ruler與eraser等單詞中字母組合的發(fā)音,積累語音知識,培養(yǎng)學生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語言能力。
【操練部分】
問題1:Do you have sharp eyes?
Sentence learning in games. An activity of “Sharp eyes” for Ss to learn and use the sentence “I have a/an…”
老師變換學習方式,設計在游戲中學習和操練句型I have a/an/some …。問學生:你們的眼睛很犀利嗎?考查學生眼力和訓練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這個游戲設計三個層次語言練習:1.畫面中先快速閃現(xiàn)一個文具圖片合作,問學生看見了什么,用英語回答(a pen, a ruler等)。2.畫面中同時閃現(xiàn)兩個或兩個以上單詞。如 a pencil and an eraser; a pencil, an eraser and some crayons等,加大語言輸出難度。3.畫面中出現(xiàn)“I have …”句型,同時閃現(xiàn)物品,讓學生輸出一句話,如I have a book.等。讓學生輸出英語語言由單個單詞到詞組,再由詞組到句子,層層遞進,慢慢加深難度,由易到難,這樣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發(fā)展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鍛煉他們的反應能力,增加語言學習操練的趣味性。
問題2:Can you chant it?
Ask Ss to say the chant with rhythm. Then according the chant, Ss make a new chant.
老師呈現(xiàn)一個有趣的歌謠,讓學生自己說歌謠,打節(jié)奏。 鼓勵學生敢于說出不同于其他人的歌謠。不同的學生打出的節(jié)奏不同,百花齊放,學生的思維大大打開了,開始動腦子,動手打節(jié)奏,興趣被調(diào)動起來了。接著老師挖空關(guān)鍵詞(文具詞),替換單詞,重新創(chuàng)編歌謠。歌謠從頭到尾都由學生自己試著操練,自己試著創(chuàng)編,大大增加了游戲難度,學生被此活動刺激到了,說語言的欲望大大加強了。
問題3:Can you read the text?
Ask Ss to read the dialogue freely.
老師讓學生自由讀對話,并角色扮演。模仿人物說話語氣,揣摩人物心理活動。學生帶著感情朗讀課文,趣味性增強了。
【拓展部分】
問題 1:Whats in the teachers bag?
Creative dialogue making. Make a short true dialogue between teacher and Ss or between S and S to use new sentences.
將交際語言用于真的情境中。老師手拿另外一個書包,問學生: Whats in my bag? 學生會說:Do you have …(a pen)? 根據(jù)真實情境展開一段新對話:
——Hello, Ms Zhang.
——Hi. Look! I have a ruler.
——Wow! How nice! Do you have a pen?
——Yes, I do.
多叫幾位學生上臺來與老師展開真實對話。之后,學生與學生之間展開真實對話。真正讓學生脫離文本去說話。防止以讀代說、以背代說。
問題 2:How about these things?
An enjoyment appreciation. Let Ss to enjoy many beautiful stationaries to widen their eyesight.
老師收集了大量漂亮有新意的書包、鉛筆和橡皮。讓學生在欣賞中體會文具帶給我們的快樂與美。開拓眼界,真正體“Wow!“How nice!”的含義。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學生一邊欣賞著美麗漂亮的文具,一邊聽著優(yōu)美的音樂,一邊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嘆:Wow! How nice! How beautiful!
本節(jié)課的四個環(huán)節(jié)全部用問題串起來,讓學生在思考著用英語語言去解決問題即回答問題、了解信息、給歌謠打節(jié)奏、創(chuàng)編新歌謠、創(chuàng)編新對話。用英語去思維,從而真正幫助學生發(fā)展和運用語言,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從而為學生的終生發(fā)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