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軍
摘 要 生物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作為與我們生活緊密相關的一門學科,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覺到抽象,枯燥。故生物教師在上課過程中需要靈活地運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課本枯燥的知識走進學生的生活,讓生物從課本走出來,讓學生每節(jié)課學習后,真正感覺自己學的知識是有用的,是可以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的,這樣才可以讓學生真正愛上生物課。
關鍵詞 生物課堂 生活經驗 教學分析
很多學生反映生物知識比較抽象:細胞、細胞器、分子等等知識都是平時看不到的,基因雖然經常聽到,但是肉眼很難看到,所以學習生物的過程中感覺會很枯燥,甚至上課時候興趣也不大,缺乏激情,所以在我看來,解決問題的根本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如何將生物學的知識點與學生生活融會貫通則是使生物課堂有趣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而學完某個知識點又將該知識點內容應用到生活中,也是學生學習成就感的根本所在。本文結合具體教學實踐進行了分析。
1以學生生活導入新課很重要
生物學科的任何一個知識點學習都是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大量的事實根據的,所以在課前備課時,不但備教材備教法,還要備學生。一節(jié)新課開始是從導入開始的,導新課可以說是一節(jié)課展開的敲門磚。
那么該如何導入新課呢?導入技能是教師在一個新的教學內容或教學活動開始時,應用建立問題情景的教學方式,引起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生興趣,明確學習目標,形成學習動機的一類教學行為。
比如在七年級下冊生物《輸血與血型》一課簡單的授課過程中,導入新課:
(1)播放電視劇《亮劍》中片段,思考問題為什么給主人公輸血必須得血型一致?
(2)如果失血過多,會怎么樣?應該怎么辦?(多媒體展示幾組地震以及輸血圖片導入本節(jié)課。而后學生討論,交流,并引導學生思考視頻中提出的問題。
由此激發(fā)學生學習對血型的興趣。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根據病人的血型進而確定需要輸什么血型,學生就會產生“這是為什么”的求知欲。這樣就可以順利地導入新課。
此外,還可以挖掘學生家庭中出現的生物素材,如在“哺乳動物”一節(jié)的教學中,提前讓學生拍自己家養(yǎng)的寵物狗、貓等很萌的小動物,這樣在導入新課過程中播放學生拍好的照片,順勢可以提問:這些小寵物與前面我們所學的鳥類等相比,具有怎么樣的特征呢?這樣也就可以順勢展開哺乳動物的特征的教學。
2課中緊扣生活,讓學生感受生物就在身邊
在授課過程中,每一個知識點過渡都可以從生活出發(fā),持續(x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知道教材所學的生物知識不是抽象的,其實就在他們身邊。而且在生物知識點的講授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自己學習后,根據自己的理解舉例說明一些生物知識點,有的時候學生自己舉的例子甚至比老師課前準備得還要好,也更容易被學生們所接收。
如在在七年級下冊生物《輸血與血型》一課的授課過程中,導入新課后對于本節(jié)的三個知識點:血量和輸血、血型和安全輸血、倡導無償獻血??梢砸来卧O計這樣的生活中的問題進行過度。
2.1血量和輸血
教師:舉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了車禍(播放車禍現場的圖片),傷者送往醫(yī)院,醫(yī)生會根據情況確定是否輸血,并給出輸血量是多少,那么一般失血多少就需要輸血呢?
由此展開對輸血血量和輸血知識內容的學習。
2.2血型和安全輸血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的血型嗎?在上課開始的視頻中,為什么給主人公輸血時候必須要血型一致呢?
由此展開對于血型和安全輸血的學習。
2.3倡導無償獻血
教師:大家看這是什么?(教師課前準備好在校很多教師的獻血證)大家分下去看看,讓學生自己感受獻血者就在自己身邊,然后教師再播放無償獻血的公益宣傳片,讓大家談談自己對無償獻血的感受
由此展開對無償獻血的學習。
通過這樣的知識過渡,可以持續(xù)保持學生對于知識求知的欲望。如在教學中,學生主動提出在輸血過程中會出現罕見的熊貓血,并且這個學生的身邊就有熊貓血的例子,由此講述了他對熊貓血的了解。
3課后作業(yè)回歸生活,讓學生體會到學有所用
課后作業(yè)的完成對于生物教師也是需要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興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繁重的作業(yè)中,做自己的生物作業(yè),因為他們是感興趣的。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就不會當成負擔,而是一種樂趣。
如在八年級上冊“細菌”一節(jié)的教學中,布置課下作業(yè):家庭制作酸奶,參考以下步驟進行。
(1)對容器進行消毒滅菌;
(2)按250克鮮牛奶和兩匙白糖的比例混合后,煮沸;
(3)冷卻至42℃~43℃;
(4)加入一些酸奶后密封;
(5)放置溫暖的地方數小時后即可食用或冷藏。
提示:原料要新鮮、無污染;若所制酸奶不凝結,說明制作失敗勿飲用。
請思考:①制作酸奶時,對材料煮沸處理的目的是什么?②加入一些酸奶的目的是什么?發(fā)酵時要密封的原因是什么?
通過這樣的拓展學習,學生不僅僅可以把上課過程自己學到的細菌的相關知識進行回顧,還能體會到其實生物課所學的細菌雖然我們看不到,但是并不抽象,離我們也并不遠,就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上課所學的生物知識是可以很好地應用到我們的實際生活當中。
總而言之,生活中其實有很多的常識是與我們生活緊密相連的,而生物沒有那么高大上,生物也不抽象,生物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它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所以作為生物教師就要從課本走進學生的生活,挖掘學生身邊的生物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