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澤秀
摘 要: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是新課改的本質和關鍵,也是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問題。結合教學實踐,以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為切入點就如何提高高三政治復習的實效性提幾點看法。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高考復習
所謂“溫故而知新”,有效復習不僅能鞏固舊知,還能獲得新知。高考政治復習是整個高中政治教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復習再現(xiàn)教學內(nèi)容,幫助學生梳理、歸納、整合知識,完善知識結構,進而獲得新知,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在現(xiàn)實教學中有些老師對復習課疏于研究,不重視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簡單重復新課內(nèi)容,使復習課陷入“炒舊飯”的尷尬境地,復習效率低下。筆者認為要上好復習課,提高復習實效性,應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抓住四個“點”。下面以一堂高三復習課“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國家利益”為例以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為切入點談幾點不成熟的看法。
一、重視復習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點
導入是一堂課的起始環(huán)節(jié),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教學中,老師都非常注重設計課堂導入來激活課堂,渲染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但進入高三,由于時間緊,教學任務重,很多老師只注重教學邏輯和考點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復習導入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導致課堂氣氛壓抑,學生乏味無趣,教學效果低下。筆者認為“磨刀不誤砍柴工”,在高三復習中精心設計和挑選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話題和近期的時政熱點進行復習導入,不僅可以調(diào)節(jié)沉悶的課堂氣氛,而且可以把學生帶入具體的復習情境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如在“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的復習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大家知道近期國家主席都去了哪?見了誰”?學生七嘴八舌,我接過學生的話題問:“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國家主席進行了密集而主動的外交,他為什么這么忙?政治課的最大特點是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諸多案例、時政熱點都是取之不盡的教學資源,也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引起學生共鳴。在復習中精選貼近實際生活的熱點話題進行導入,看似浪費了復習時間,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不僅激活了課堂,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當然也提高了復習效率。
二、考點自主梳理,落實知識點
這是復習課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具有重要意義。新課環(huán)節(jié)已經(jīng)完成了基礎知識的教學,如果復習課還是重復新課模式,老師唱“獨角戲”,把學生當知識的容器,對學生進行考點知識的重復與灌輸。這會讓學生感到?jīng)]有新意、枯燥乏味、疲倦,甚至厭學、復習效率低下。筆者認為,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古希臘一位學者說:“學生頭腦不是一個需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要被點燃的火把”。因此在復習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復習的全過程,特別是要讓學生參與知識的歸納、整理過程,體會學習和思考的樂趣。在本課的主干知識復習環(huán)節(jié)筆者是這樣處理的:學生自主梳理—小組交流展示—教師點撥總結,做到主干知識讓學生自己梳理,內(nèi)在規(guī)律讓學生自己尋找,知識體系讓學生自己構建,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yōu)橹鲃樱嬲鰧W習的主人。這樣學生在主動思考中不僅落實了知識,而且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和復習的實效性。
三、精講釋疑,突破重難點
這是復習課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對學生明確高頻考點、把握核心主干知識、培養(yǎng)思維能力意義重大。高考復習的考點多,容量大,且復習時間有限,如果教師對每個知識點都面面俱到,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復習效率。因此在學生自主構建梳理、交流展示的基礎上,教師要對考點和教材的重難點進行精講釋疑,做到全面復習與重點突破相結合,提高復習的實效性。在本課復習中筆者嘗試通過精選典型試題的方式來呈現(xiàn)教材的重難點、易混易錯點。對國家利益這一問題采取教師的“導”和學生的“思”相結合的方式來完成,以題引講、題組反思引導學生突破重難點、整合落實核心考點。通過精選、精練、精講,既深化了學生對主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關注和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過程,提高了課堂復習的實效性。
四、鞏固提升,關注時政熱點
這是復習課的拓展提升環(huán)節(jié),對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提升學生的答題技能、開闊思維非常重要。近年來,高考試題往往以時政背景的形式呈現(xiàn),試題無論是選擇題還是綜合試題,都有相當一部分內(nèi)容涉及重大時事。因此,在復習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應結合復習內(nèi)容精選一些時政材料讓學生進行分析思考,提高分析綜合能力和復習備考的實效性。在本課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筆者精選了這樣一則材料:“為悼念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zhàn)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表達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2014年12月30日我國舉行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讓學生針對背景材料多角度自己設問,自己探討,自己組織答案。在高考命題由“知識立意”轉為“能力立意”和“現(xiàn)實問題立意”的背景下,這種復習方式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關注時政、分析時政材料的習慣,開拓學生思維,也極大地提高了復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總之,構建高效課堂是所有教師的追求,在新高考模式下,如何組織學生有效復習,提高課堂復習效率,有待于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文峰.奏好高三政治復習樂章[J].考試周刊,2009(15).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