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美紅
摘 要: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愉快、和諧、平等的課堂學習氛圍,從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出發(fā),充分利用小學生模仿力強、求知欲強、記憶力好、表現(xiàn)欲和創(chuàng)造力強等特點,寓教于樂,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關鍵詞:直觀教學;寓教于樂;學以致用;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蹦敲?,教師在課堂上,就應從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出發(fā),圍繞教學中的重難點,設計生動活潑、有趣多樣的學習活動,寓教于樂,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使英語教學真正達到“Its fun,Its easy!”
一、直觀教學,激活課堂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采用直觀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所學知識,從而激活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1.利用實物展示,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
教材來源于生活,恰當?shù)乩蒙磉叺恼鎸嵡榫尺M行教學,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我常常采用實物、圖片、玩具、多媒體課件等直觀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有關“study,bedroom,living-room”等表示場所的單詞時,我用多媒體課件來呈現(xiàn),隨著音樂響起,寬敞明亮、富有時代氣息的書房、臥室等場景呈現(xiàn)在眼前,學生學得興致濃濃,多媒體的動畫音樂、大量的信息傳輸以及豐富的課堂活動,將學生帶入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采用對比呈現(xiàn)法,直觀感受
對比呈現(xiàn)法不僅用于呈現(xiàn)意思相反、相近的詞,還可用于讀音相同或讀音易混的詞。首先,對比呈現(xiàn)意思相反的詞。如,教師左右手各拿一支鉛筆,舉起左手說“a short pencil”,舉起右手說“a long pencil”。這樣“short—long”對比出現(xiàn),學生很快就記住了;其次,對比呈現(xiàn)意思相近的詞,如like—love—enjoy;nice—beautiful;再次,對比呈現(xiàn)讀音相同的詞。如I—eye;here—hear等;最后,對比呈現(xiàn)讀音易混的詞。如mouth—mouse;nose—nurse,對于這兩組單詞,老師如果不加以對比強調,學生很容易讀錯。因此,在學生學習詞匯的初始階段,教師就應該采用對比呈現(xiàn)法來幫助他們準確把握讀音,清晰理解詞義。
二、寓教于樂,激發(fā)興趣
在玩中學、學中玩,既符合孩子們樂于模仿與好玩的天性,又充分發(fā)揮了主觀能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還調節(jié)了學習節(jié)奏,激發(fā)了學習興趣。
1.模擬表演,創(chuàng)設語境
小學英語教學,模擬真實情境,創(chuàng)設接近生活的真實語言環(huán)境,這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對話內容,例如: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Where are you from?讓學生來回答,簡單的表演既容易又逼真,學生學習興趣很濃,表演時全身心投入,教師還可以根據(jù)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相關的情境,以便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2.開展游戲,豐富課堂
兒童從小就喜歡玩游戲,這是孩子們不可泯滅的天性。在課堂上可以適當?shù)?、有意識地增添一些趣味性游戲,使孩子們覺得學習知識并不是他們想象中的那么枯燥,讓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例如:聽指令做動作游戲:教師說出 Touch your head(eye,ear,nose...).Put up your hands. Close your eyes等,學生聽到后便做這一動作,最快最準的獲勝。采用競賽的形式進行,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組抽一名學生,一起到前面做動作,做錯了就被淘汰,最后剩下的一人或兩人為優(yōu)勝,給該組記10分;然后各組再抽另一名學生到前面來,游戲繼續(xù)進行。
三、學以致用,體驗成功
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學習”的能力被調動起來,始終“有事可做、有話可說”,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出色。
1.編唱英語歌,突破難點,營造氛圍
美國教育學理論認為,英語兒歌能準確地體現(xiàn)美國標準英語所具有的音韻美和高低強弱規(guī)律等要素,對激發(fā)學生興趣、創(chuàng)造和諧氣氛非常有用。我經(jīng)常在講完重難點內容后,鼓勵學生將所學內容編成兒歌,比如:編be動詞用法兒歌:我(I)用am,你(you)用are;is連著他(he)她(she)它(it);單數(shù)形式用is復數(shù)形式都用are;變否定很容易,be后not加上去;變疑問,往前提,句首大寫莫忘記。兒歌以其優(yōu)美的韻律,歡快的節(jié)奏吸引并打動學生的心弦,既使孩子們獲得音樂的享受,又能使他們集中注意力,提高興趣,樂于求知。
2.活用體態(tài)語言,強化記憶,加深理解
對小學英語教學來說,體態(tài)語言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有些單詞通過肢體語言來呈現(xiàn),學生記憶尤為深刻。在學習“wash clothes,clean the window”等動詞短語時,我又分別做出洗衣服和擦窗子的動作,并讓學生和我一起邊說邊做動作,落實到每個學生,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3.發(fā)揮“小老師”的作用,激發(fā)興趣
學生當“小老師”改變了傳統(tǒng)的師生間單向傳遞知識的方式,使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yōu)橹R的傳授者,既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又能使學生持續(xù)保持濃厚的興趣。我經(jīng)常鼓勵能干的學生當“小老師”,讓他們以自己的親身感受去教同學。學生一下子熱情高漲,都爭取當“小老師”,這樣既保持了優(yōu)生的學習興趣,又激發(fā)了后進生的學習欲望,真是一舉兩得。
總之,英語教學是一門藝術,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英語教學中,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大膽實踐、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營造和諧課堂,激發(fā)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中開開心心地學習知識,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賈冠杰.外語教育心理學[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
[2]王征秀.淺議小學英語教學的特點[J].貴州教育,2002(1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