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守喜 張艷偉 崔桂武
【摘要】進入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條件下,我國的社會結構已呈現(xiàn)多元化,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也日趨多樣性。宗教滲透尤其是西方敵對勢力利用宗教傳播的方式宣傳西方的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念,企圖動搖師生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根基,需要明確宗教滲透對高校帶來的危害和對師生意識形態(tài)方面認識的影響,找到高校構建防范宗教滲透工作體系的路徑與思路,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始終處于高校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核心內容。
【關鍵詞】高校;宗教;意識形態(tài);防范宗教滲透工作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的社會結構已呈現(xiàn)多元化,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也日趨多樣性。反映到高校中,一方面是外部的宗教傳播和滲透有走進高校的趨勢,另一方面是高校學生的信仰缺失和價值取向的多樣,為這種傳播滲透提供了可乘之機,出現(xiàn)了學生中參與宗教活動人數(shù)增多,和一部分學生不能正確認識和對待宗教問題的現(xiàn)象。
筆者通過采取訪談、問卷等方式,對駐沈的遼寧大學、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沈陽工程學院、沈陽醫(yī)學院、遼寧中醫(yī)藥大學、東北大學、中國醫(yī)科大學、沈陽藥科大學、沈陽工業(yè)大學和沈陽師范大學等10所高校的調研情況看,宗教滲透尤其是西方敵對勢力利用宗教傳播的方式宣傳西方的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念,企圖動搖師生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根基,需要高校相關部門必須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筑牢國家安全防線。
一、宗教對高校傳播滲透的主要特點
宗教文化傳播特質與敵對勢力賦予它的顛覆工具特質相結合,衍生出變態(tài)的社會現(xiàn)象——宗教滲透。高校作為集文化傳承、傳播和創(chuàng)造于一身的特殊場所,已經成為境外宗教滲透的一個重要目標;青年學生的信仰形成,已經成為滲透與防范宗教滲透的爭奪焦點。根據(jù)對駐沈10所不同類型高校的調查發(fā)現(xiàn),在沈陽高校宗教滲透時有發(fā)生且呈現(xiàn)如下特點:
(一)以文化交流為名搞滲透。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正常的包括宗教文化在內的國際文化交流是我們所歡迎和允許的。但是,以滲透為目的的所謂“宗教”往往打著文化交流的幌子進行,具有破壞性和欺騙性。在大學校園里有些外藉教師或有境外背景的留學人員,特別熱衷于向學生傳遞有關宗教方面的信息,有時就在文化知識的介紹之中夾雜著宗教教義的宣傳甚至是一些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念的灌輸。其中確有以滲透為目的,用文化活動作為掩護,引誘青年學生參與其宗教活動的情況發(fā)生。例如,我市沈北新區(qū)大學城一馬來西亞籍女教師以教授語言課程為名,向四所高校17名在校大學生宣講圣經,這一行為違反了國家有關法規(guī),后經公安、安全和宗教事務管理等部門一起采取斷然措施,才有效的予以處理。
(二)以個人利益為餌搞滲透。境外敵對勢力為增強滲透的有效性,往往以物質利益作為手段實施滲透,并針對不同滲透對象給以不同的誘餌。例如,針對我國高校學生,常常以協(xié)助加入外國國籍、幫助辦理出國留學手續(xù)等為誘餌,吸引他們加入宗教組織。其目的就是從我國的青年知識精英著手,尋找其實施顛覆的本土力量,從信仰等意識形態(tài)領域入手,進而實現(xiàn)隱藏在其背后真正的政治意圖。關于這種政治意圖,《耶穌在北京》一書作者艾克曼(美國《時代周刊》前駐北京記者)說得再清楚不過了:“在中國上至政治學術精英,下至農民工人百姓,信仰基督的人數(shù)至少有八千多萬,超過中共黨員的人數(shù)。未來30年,中國經濟在實現(xiàn)持續(xù)高速發(fā)展同時,基督徒的人數(shù)會達到中國人口的三分之一,中國這條東方的巨龍,或許會被基督的羔羊所馴服”。
(三)以心靈慰藉方式搞滲透。宗教作為一種文化形態(tài),是有其自身社會功能的。其中之一,就是通過其“鴉片”的麻醉作用,為現(xiàn)實的苦難提供廉價的心理解脫。通過實施目的性極強宗教心理治療,調整人們的心態(tài),緩解減少或消除心中的痛苦、恐懼和悲觀等情緒,達到感情慰藉。當人們不斷地運用宗教這種文化社會功能來滿足心靈慰藉需求時,轉而會對此產生心理依賴。宗教滲透的實施者往往能輕而易舉獵獲此類心理需求強烈的對象,使他們在成為宗教的精神俘虜之后最終成為宗教滲透勢力的仆役。例如,前幾年沈陽市相關部門在沈北新區(qū)取締一非法聚會點時發(fā)現(xiàn),該聚會點組織者,竟然是某大學新近畢業(yè)的學生,背景是韓國基督教。一個剛剛走出校門的女大學生為什么成了宗教滲透的馬前卒?通過調查,了解到這位女學生在校期間因家境貧窮,為人孤僻,與同班同學及同寢室室友交往不多,她在上學期間信教的原因,就是能夠在“上帝”那里找到安慰,而最終成為韓國基督教組織的成員和該組織在我國對高校實施滲透活動的專職人員。
二、宗教對高校滲透傳播帶來的危害
從目前的現(xiàn)實看來,由于宗教滲透已經逐漸伸進了高校,致使給高校的穩(wěn)定與安全帶來了潛在的危險。宗教對高校滲透的影響和危害逐漸顯現(xiàn)。其表現(xiàn)在:
(一)企圖消融和瓦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動搖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弱化國家政治認同。宗教滲透就是西方敵對勢力利用宗教滲透的辦法把與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相對立的西方價值觀念有目的、有計劃地逐漸滲透到我國現(xiàn)實土壤中,并逐步侵蝕社會化的過程,企圖全面占領和控制社會主義思想陣地,瓦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動搖師生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根基?!拔鞣揭恍﹪以趯嵤ξ覈鴳?zhàn)略“三步走”的《十條戒令》中,赤裸裸地指出,“要以新式的宗教傳播,把他們的青年注意力從以政府為中心的傳統(tǒng)中引過來,鼓勵他們藐視、鄙視并進一步公開地反對他們原來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別是共產主義教育”??梢?,西方對我國實施的宗教滲透活動,其實質上就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的侵略。由于西方價值文化和政治價值觀念通過宗教滲透的手段逐步影響著青年大學生思辨能力,其結果必然削弱他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確立與踐行。
(二)企圖改變大學生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成為西方敵對勢力實施“松土工程”的馬前卒和附屬品。進入八十年代以來,由于我國政府逐步采取了改革開放的發(fā)展戰(zhàn)略,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上升,但隨著國外不同世界觀的涌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悄然發(fā)生著變化。尤其是一些西方敵對勢力利用人們對新事物難以辨別,在魚目混雜中向人們特別是高校的大學生發(fā)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沖擊。調查中發(fā)現(xiàn),由于宗教的滲透,高校部分大學生的政治觀念已經出現(xiàn)模糊,淡化民族意識現(xiàn)象已經存在,道德底線被沖破的事例時有發(fā)生。在高密度的人群中人際交往本應該很活躍,但卻在部分信仰宗教的大學生中,常常反映出來的是不溝通、不交流,一種冷若冰霜的尷尬局面。交往的自閉,視野的狹窄,政治觀念的模糊,一定程度上動搖了大學生的政治信仰,成為宗教滲透與傳播的俘虜。盡管受到宗教影響的不是多數(shù)人群,但足以說明如果不加強教育和引導,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和抵御宗教滲透與傳播的有力手段,宗教滲透勢必就要很自如地占領我們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領域,改變我們的共同理想,摧毀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擾亂了我國高校正常的教學管理秩序?,F(xiàn)在的高校大都是開放性辦學。西方敵對勢力唆使一些宗教的傳播者針對我國高校開放的這一特點,不失時機的向在校大學生進行宗教傳播,無孔不入的實施著他們的滲透計劃和“松土工程”。尤其是在人流相對密集的圖書館、食堂、生活區(qū)、運動場等場所和地點,成為他們實施滲透計劃、傳播宗教的重點人群和地域。由于大學生涉世較淺,加上傳教者的花言巧語與執(zhí)著,致使部分大學生不顧國家法律和學校內部的管理規(guī)定,按照傳教者的指意充當了規(guī)范秩序的蠶食者,成為高校有序管理的破壞者。有的個別大學生找不到人生的目標,被引入歧途,帶上邪路,甚至有的還蒙受著精神和物質上的巨大損失。
三、構建高校防范宗教滲透工作體系的建議
防范宗教滲透工作不是一兩個部門的事,也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能擔負起的工作任務,它是要具備有“學校主要領導直接組織,多個職能部門共同參與,形成校院系三級聯(lián)動,齊抓共管,合力出擊,共同防范”的總體工作格局。
(一)要搞好頂層設計,使防范宗教滲透工作在學校黨委行政工作中有議程、有位置。學校黨委要把防范宗教滲透工作體系構建工作納入到高??傮w工作規(guī)劃設計當中,諸如組織領導、制度機制、應急處理、教育手段、評價標準等都要通盤考慮,逐一明確。特別是要建立起“上下協(xié)調,配合默契,目標一致,責任分明、互相監(jiān)督”的防范宗教滲透工作網絡體系。定期召開會議分析防范宗教滲透的工作形勢,總結防范宗教滲透工作經驗教訓,明確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和方向,始終將防范宗教滲透工作這根弦拉直繃緊。
(二)要抓好重點部位防范宗教滲透工作體系建設。改革開放后,國際文化交流活躍而頻繁,來華留學的外籍師生與日俱增,進而宗教滲透的范圍也在逐步增大,這就要求我們要有意識的抓好重點部位的防范工作。學校外事管理部門,要對來華從教和外籍留學生,要建立起嚴格的準入標準和規(guī)定,不能因獲取一點蠅頭小利卻讓其無所顧忌的侵蝕我們的意識形態(tài)領域,搗毀我們的堅固陣地。學校要指導具體管理部門定期對外籍師生進行我國法律法規(guī)教育,幫助引導他們自覺做到遵紀守法。同時,還要加強對其科技合作、外籍和港澳臺專家學者來校講學等管理,既要做到內容審查還要做到登記備案,在責任分明的前提下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進行跟蹤管理,加大防范宗教滲透的防控力度。
(三)要加強防范宗教滲透隊伍建設,注重在增強防范宗教滲透能力素質上下功夫。要保證防范宗教滲透工作扎實有效,必須從加強防范宗教滲透隊伍建設上動腦筋、花氣力,建設一支政治敏感性強、政策規(guī)定把握準確、處理問題恰到好處的防范宗教滲透隊伍。一是要抓好示范引領。就是要充分發(fā)揮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課堂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和思想政治課內容的講解消化,幫助大學生牢固樹立和掌握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學會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觀察事物,解決問題。二是主管學生工作部門的老師尤其是工作在學生身邊的政治輔導員和專任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變化,關心學生的生活、學習與訴求,尤其是家庭困難、學習困難、就業(yè)困難、有心理障礙一時無法解脫等學生,要對他們提供更多的關懷,幫助消除思想障礙,解除后顧之憂。三是要發(fā)揮高?;鶎狱h團組織和社團的“第二課堂”作用。通過開展形勢報告、黨課團課教育、社會實踐、建立微信微博平臺等,不失時機的向大學生傳輸正確的導向和能量,從思想上形成一道抵制宗教滲透的堅固防線。
(四)要拓寬宣傳教育的輻射面,從輿論上營造防范宗教滲透的環(huán)境氛圍。一是要對師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和無神論的宣傳教育,從理論上讓師生深刻了解宗教產生與發(fā)展過程,弄清宗教存在的客觀原因和不同宗教的文化差異,引導師生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正確看待宗教、正確對待宗教。二是要對師生進行黨的宗教政策等方面的教育。高校要專門安排時間對師生進行黨的宗教方針和政策教育,認真組織師生學習國家關于宗教的法律法規(guī),讓師生明確宗教信仰自由與依法管理宗教的關系,明確高校管理與宗教管理的關系,明確高校內不準傳教,黨團員不準信教的規(guī)定,引導廣大師生自覺做好反宗教滲透工作。三是要發(fā)揮高校內部各種宣傳陣地作用。利用校園新聞網、廣播、電視、宣傳櫥窗、校報等宣傳文化陣地,宣傳黨的宗教政策和方針,宣傳防范宗教滲透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以強化廣大師生防范宗教滲透、反“西化”的迫切意識,堅定不移地讓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在高校中廣泛傳播正能量。
參考文獻:[1]王世翔.高校防范宗教滲透工作機制研究[J]. 延邊黨校學報,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