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則芹
摘要:在我國經濟飛速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下,各行各業(yè)都出現了更加繁榮的景象。特別是旅游行業(yè),其作為第三產業(yè)中的新興產業(yè)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但是旅游行業(yè)的發(fā)展勢必離不開旅游翻譯,這不僅是旅游業(yè)發(fā)展的標志,更是地區(qū)文化軟實力的一種體現。但是就目前最常見的旅游英語翻譯來說,還存在很大的問題,因此,文章就生態(tài)翻譯學的基礎上對旅游英語翻譯進行研究和探討,希望能為相關旅游行業(yè)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旅游英語翻譯;生態(tài)翻譯學;探討
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fā)展也讓我國的對外往來日益密切,特別是在中國奧運會舉辦之后,有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開始紛紛來到我國進行游覽和觀光。這種旅游并不是單純的游覽自然風光,更多的是對文化精神的熏陶。這樣就讓旅游英語翻譯變的格外重要,翻譯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游客的體驗。所以利用生態(tài)翻譯學來進行更好的旅游英語翻譯是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一、生態(tài)翻譯學的基本概念
在翻譯中融入生態(tài)學,將選擇和適應的重要性加以重點體現就是所謂的生態(tài)翻譯學,在這其中主要強調的是整個翻譯系統(tǒng)能夠保持完整性的前提下,還要對內容進行新的描述和解釋[1]。而生態(tài)翻譯學最基礎的理論也就是解釋翻譯中的選擇性和適應性,換句話說就是希望翻譯能夠最大程度上還原本我,讓翻譯者能夠更好的適應當前環(huán)境。只有這樣,才能將旅游英語翻譯中的完整性、適應性以及生態(tài)性加以最大程度的確保。
二、旅游英語在進行翻譯時存在的問題
(一)翻譯不具備特色
翻譯與文化是有密不可分的,每個景區(qū)自然也有獨一無二的文化內涵。一旦翻譯的不夠到位們就會讓景區(qū)的文化魅力大大下降。比如,我國有種常見的小吃,叫做“韭菜盒子”,一些旅游人員就會將其翻譯成“Chive Box”,這樣韭菜盒子中的合家團員就無法體現出來。
(二)翻譯中的錯誤用詞
翻譯人員在進行翻譯時,要對用詞進行反復的斟酌,一定要將準確性加以提高。但就目前來看,翻譯水平確實有一定的缺失。比如,西安的某個景區(qū)就將孫思邈翻譯為“drug king”,大家都知道其是唐代的藥王,但是“drug”卻存在買醉要、毒品的意思,而與“king”連在一起就有可能被外國游客誤以為“毒梟”。這種錯誤真的應該予以杜絕。
(三)對英語固定譯名的翻譯錯誤
翻譯人員在進行翻譯時,可能是因為對資料查詢不夠或者翻譯水平存在問題,就會出現對固定搭配使用不當的問題。比如,把“木本植物”翻譯成“wooden plant”,其是正確的翻譯應該是“woody plant”[2]。還有甚者將漢語拼音和固定標語混亂搭配的情況,最嚴重的是就是“No zhaoxiang”(請勿拍照片)、“No dahuoji”(禁止打火機)等等。這些情況的大量出現,不僅會阻礙當地景區(qū)文化的廣泛傳播,更不利于地區(qū)景區(qū)文化的形成。
三、基于生態(tài)翻譯學的旅游英語翻譯技巧
(一)在進行翻譯時要注意選擇從語言維的角度出發(fā)
語言層面的翻譯也就是語言維角度,大部分指的就是翻譯人員有選擇性的對語言進行翻譯。而在旅游的英語翻譯中,要將游客對景色的欣賞為前提,然后才是語言的感悟。比如把“西施舌”翻譯成“the beauty's tongue”,還有將“穿過森林和跨過小山,一直蜿蜒至海邊”就可以翻譯成“across hill and woodland to the seaside.”將語言進行一個語言維度的整合,就能將旅游英語的特色完全體現出來。
(二)在進行翻譯時要注意選擇從文化維的角度出發(fā)
將國家與國際阿德文化歧義盡量減少就是文化維度所產生的效果。最大程度的減少文化所帶來的沖突,就能將語言文化障礙盡量減少。所以,文化維度就能在兩種文化進行融合時起到較好的交叉作用。但是要注意的是,翻譯者要仔細進行雙語文化之間的闡述和傳遞,其目的就是減少曲解原話的情況發(fā)生。不僅如此,翻譯中也要注意站在文化體系上。比如我國著名的黃鶴樓,就被翻譯成“The Yellow Grand Tower”,在這其中的“tower”就能將古代建筑的特點進行表達。
(三)在進行翻譯時要注意選擇從交際維的角度出發(fā)
進行旅游英語翻譯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完成雙語交際,而交際維度也是一種選擇性與適應性的一種轉換[3]。這不僅是翻譯人員對文化內涵以及語言的傳遞,更需要將翻譯放在一個交際的層面。比如對旅游景點的翻譯過程中,翻譯者就要首先從交際角度進行考慮,確保簡單明了,清晰好記。因此,“長城”被翻譯成了“The Great Wall”;“詢問處”被翻譯成“Information desk”;而“埃及金字塔”就是“Egyptian pyramids”。旅游英語的翻譯,需要我們了解各地的風俗文化,同時掌握游客的文化背景,才能把它恰當地、通俗地表達出來而不失原汁原味。
四、結語
綜上所述,旅游英語翻譯中融入生態(tài)翻譯學勢在必行。而旅游英語翻譯的水平也對我國文化傳播產生著重要影響。所以,對于旅游英語翻譯必須加以高度的重視,從生態(tài)翻譯學的角度進行分析,盡量讓旅游英語翻譯能更加符合國際的語境,幫助我國文化更好的傳播,也會促進我國旅游業(yè)能夠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新花,肖樂.適應與選擇——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下旅游英語翻譯探析[J].現代企業(yè)文化,2015(11):128.
[2]謝小莉.論“三維轉換”視閾中的旅游網絡文本英譯——以“杭州旅游英語官網”為例[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2):78-82.
[3]童婧.基于生態(tài)翻譯學的雙語標識譯寫研究--以韶山紅色旅游景點的提示標識為例[J].隴東學院學報,2014(05):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