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霞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的頒布,新課程的推行,為傳統(tǒng)語文教學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為語文教學改革吹來了一股清新的春風。然而,在當前農(nóng)村的小學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卻是令人擔憂的,一些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時候,忽視了新課標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過分重視教師的分析講解,忽略了對學生個性閱讀的培養(yǎng)。因此,提高農(nóng)村小學的年級閱讀教學水平,是農(nóng)村小學教學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低年級;閱讀
引言
閱讀教學是農(nóng)村小學低年級的重要任務,也是提高小學生母語水平的主要途徑。因此,農(nóng)村小學閱讀教學應該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小學生愛上閱讀,這樣才能在閱讀教學中總結(jié)一些閱讀的方法,從而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寫作能力。
1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1.1提高低年級小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內(nèi)容大部分都是一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過程中能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感,讓小學生感受到這些文學作品的魅力,能夠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小學生在閱讀教材的時候就會慢慢體會到其中的一些內(nèi)涵,這樣對于提高自身的審美情感也有著很大的幫助。當他們鑒賞一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之后,就能夠豐富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看到生活的美好,這樣才能真正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1.2 豐富小學生的情感
小學生年齡是比較小的,在這個時期,豐富他們的情感是至關重要的。小學生只有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才能使自己的成長環(huán)境處于一個健康的狀態(tài)。因此,閱讀教學成為豐富小學生情感的重要途徑。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通過自己認真、仔細地讀書,就能體會到主人公復雜多變的內(nèi)心世界,這樣也能夠培養(yǎng)自己的道德情操。例如,小學生在學習《靜夜思》時,就會通過自己的真情閱讀,慢慢的與主人公有一個心靈的對話,體會到詩人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然后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嗎?你們心中的家鄉(xiāng)是什么樣子?小學生在聽完教師的問題之后,就會思考問題,會勾畫自己心中的家鄉(xiāng)的樣子。教師的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梢哉f,小學生閱讀可以極大地豐富小學生的情感,這對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1.3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成為教學面臨的一項重要的任務。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開展閱讀教學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學生就會將文中的語言慢慢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語言,這樣學生在學習過閱讀過程中就能夠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小學生在閱讀課文的時候會培養(yǎng)自己的一個語感,慢慢對閱讀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這樣在日后的交往過程中他們也會使自己的口語更加規(guī)范。可以說閱讀教學是提高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一個有效的途徑。
2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現(xiàn)狀分析
2.1填鴨式教學
農(nóng)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是比較落后的,由于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是缺乏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的。因此很多農(nóng)村教師在教學中是以講解分析為主,教師使用的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每天的上課內(nèi)容就是,帶領學生閱讀課本,然后讓學生背誦文章的段落,理解每個詞匯的意思,最后讓學生死記硬背一些語文知識,小學生在這樣固定單一的教學模式之下,慢慢的感覺到學習語文是枯燥無味的,產(chǎn)生了一定的厭學情緒。這種填鴨式的教學,只會給學生增加一些壓力,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感受不到一絲的樂趣。
2.2教師片面追求考試分數(shù)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片面追求考試分數(shù)。很多語文教師認為只要學生對一些課文中內(nèi)容死記硬背,就能應付考試中的難題。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非常注重學生的背誦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會背誦某些詞匯,會背誦默寫段落,學生在這種教學方式之下,沒有學習到有價值的語文知識,也沒有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只是成為了一個背誦知識的機器。學生僅僅死記硬背一些知識是很難提高語文成績的,因為這時學生的一些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都沒有提高,他們在遇到一些靈活性的問題的時候,是難以解決的。
3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方法分析
在閱讀教學中采用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法,才能真正解決當前農(nóng)村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農(nóng)村的語文教師只有在閱讀教學中不斷摸索經(jīng)驗,不斷總結(jié)閱讀方法,才能使閱讀教學不斷的發(fā)展。
3.1 運用多種形式開展閱讀教學
語文教學課堂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語文閱讀的教學效率,吸引學生閱讀。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使閱讀教學充滿無限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語文是一門語言性學科,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學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采用泛讀、配樂讀、分角色讀、表演讀、齊讀等方式來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閱讀方式中,感受閱讀的魅力。比如,在教學《駱駝和羊》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插圖,讓學生先觀察插圖中的動物,然后說圖上畫的是什么。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的時候應該給學生提出一個問題:課文的故事教給我們什么道理?這樣小學生就會帶著問題閱讀。小學生在閱讀中就會有一個清晰。明確的閱讀的目標,從而提高自己的閱讀效率。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自讀課本中和同桌討論在閱讀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接著教師就可以指導小學生行進行分組,讓小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進行分角色朗讀,這樣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語言的感悟能力,更好的幫助學生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生就會理解課文蘊含的做人的道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各自有各自的優(yōu)缺點,不能因為自己能做某種事情而沾沾自喜也不能因為自己不能做某種事情而垂頭喪氣,要有一顆平常心。教師利用多種形式的閱讀教學方式可以使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這樣小學生在閱讀課中,就會真正地感受到語文的一個趣味性。
3.2讀說相結(jié)合
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除了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之外,還要提高小學生的說的能力。在農(nóng)村,一些留守兒童由于父母不在身邊,在教育方面是很難得到父母的關注的,他們的普通話能力也是比較低的。因此,提高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普通話能力是比較重要的。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的語言正處在一個發(fā)展的階段,掌握的語言材料也是比較少的,因此,這時候教師培養(yǎng)他們的普通話能力是比較好的。這時語文教師可以先指導小學生讀出課文中的一些語句,然后在反復說的基礎之上,再教給他們按照回答問題的形式,用文中的語句引導回答。學生在這個過程之中就會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時教師就可以在小學生讀流利的基礎上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在理解文章內(nèi)涵的基礎上再進行說的訓練,做到朗讀和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機結(jié)合,讓學生能夠把書面的文字轉(zhuǎn)化為有聲的語言,這樣他們的普通話能力就會慢慢的提高。小學生在這種閱讀教學模式中,就會慢慢的學會把文章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這樣也能夠增加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一個理解,逐步使口語規(guī)范化,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結(jié)束語
在新課標下,農(nóng)村小學的閱讀要求是不高的,主要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主,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擺脫考試的束縛,讓學生在閱讀中體驗到閱讀的興趣,閱讀的快樂,真正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教師只有做到這些才能真正的提高農(nóng)村地區(qū)留守兒童的閱讀水平,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陶惠芬.寫在模仿與想象中——小學閱讀教學中隨文練筆的幾個策略[J].作文教學研究,2012年04期.
[2]鄭杭妃.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改革分析新課程[J].
[3]侯穎.新課程教學的三個誤區(qū)及對策[J].新課程研究(教育研究與實驗),2004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