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懷顯
【摘 要】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聰明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燦爛輝煌的文化遺產,而中國的漢字就是眾多文化遺產中的“瑰寶”。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它可以引起我們美妙而大膽的聯(lián)想,給人美的享受。作為一線教師,當我看到了小學生漢字書寫得不規(guī)范、不端正和不美觀時,使我不由得對他們的漢字書寫水平擔憂起來。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漢字;書寫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生要“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因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指導學生寫好漢字,是小學階段的重要任務。寫字教學是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小學教學的始終,培養(yǎng)學生的書寫興趣,培養(yǎng)學生在寫字時的注意力、觀察力,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如何提高學生書寫能力談一下自己在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一、重視自己的板書
小學生書寫的習慣受到多方面的影響,而老師的影響是最主要的。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因此教師的示范作用特別重要。老師書寫的習慣、姿態(tài)、寫字的姿勢、風格等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有一種向師心理,總會有意無意地去模仿他們認為字寫得好的教師。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我們身邊書寫漂亮的教師,帶出來的學生,書寫普遍漂亮。這就很有力的證明了老師的示范作用的重要。因此這就要求作為教師的我們在課堂上,板書要力爭做到規(guī)范工整,為孩子們的書寫做好榜樣。
二、正確地書寫漢字,避免錯別字的出現(xiàn)
郭沫若早在一九六二年時就說:培養(yǎng)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為書家,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guī)格,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這樣養(yǎng)成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行專橫,這容易誤事的。
(1)利用造字法來分辨字形。如,在辨析“遐邇聞名”、“自顧不暇”、“瑕不掩瑜”三個成語中的相近字時,可以結合造字法的知識來分辨?!板凇备嚯x遠近相關,自然用“”旁;“暇”跟時間相關,自然用“日”旁;“瑕”跟玉石相關,自然用“王”字旁。
(2)通過準確理確詞義來辨析錯別字。如:“川流不息”的“川”字是“河”,這里屬名詞作狀語的用法,是說人特別多,像河水那樣不停地流,寫成“穿流不息”自然錯了。蘭州電視臺曾有過一個很有地方特色的節(jié)目叫“xuan關”,這個“xuan”字不少會寫“喧”。喧的本意是“太陽溫暖”,“喧關”的“喧”字來自“寒喧”(見面時談天氣冷暖之類的應酬話)一詞。因此,學生可以通過準確地理解詞義來辨析錯別字。
(3)通過分析短語結構來辨析錯別字。如,很多學生寫“山清水秀”時容易寫成“山青水秀”,這是因為學生沒有理解這一成語的權成方式。這一成語是將“清秀”一詞拆開,用互文的方式組成的,意思是說山水清秀。明確了這一點,學生自然不會寫錯該成語了。同類成語還包括:察言觀色、通情達理、急功近利、伶牙俐齒、貌合神離、閑情逸致、名門望族等。
(4)結合成語的來歷判斷字形的正誤。如:“名列前茅”的“前茅”是古代行軍時,前消部隊的士兵手里拿著茅草,遇有敵情就舉起茅草作為信號,所以不能寫成“名列前矛”;“班門弄斧”的班是魯班,自然不能寫成“班門弄斧”;“破釜沉舟”中的“釜”是指項羽軍隊煮飯用的鐵鍋,當然也不能寫成“斧”;“墨守成規(guī)”的“墨”指墨子,古代墨子善于守城,后世就稱善守者為“墨守”,跟“沉默”沒有關系。
三、工整、大方地書寫漢字,提升漢字的美觀度
現(xiàn)在有許多學生不注意漢字的書寫,一個班的學生字體好看的不多,而字跡潦草、字體不規(guī)范的卻為數(shù)不烽。教師在批閱作文時,常常因為學生的字跡潦草而不能專心批改,即便學生的作文內容寫得好,也往往因為字跡不美觀而無法耐心閱讀。相反,如果學生的字跡工整規(guī)范(清秀規(guī)范更好),文面清清爽爽,就能輕而易舉地吸引教師的注意,給教師帶來一定的好感,而好感往往會形成“感情分”,也就是說教師在感情上喜歡學生的作文,這種好感在考試作文的批閱中十分重要。因此,漢字的書寫不能馬虎,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爭取每位學生的漢字都能寫得美觀、工整。
(1)盡量把字寫得大一點,寫滿整個方格,不少學生,特別是女學生,習慣把字寫得像芝麻一樣小,一個田字格里甚至能裝下四個字。這種過于小家子氣的書寫方式,無疑為教師的批閱增加難度,往往不受教師喜歡。
(2)不用那種筆跡極細、極淡的筆。學生在選擇寫字筆時應該費些心思,盡量不用那種寫出來筆跡極細、極淡的筆,筆跡極細、極淡,會使教師看起吃力,影響文面的整體美觀度。
(3)注意字的結構。字結構把握好了,字就好看了。譬如,上下結構的字“雪”、“雷”,上面的雨字頭應該寫得稍大一點,把下面的部分蓋住,這個字就會好看一些。
(4)細心觀察。教師要鼓勵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平時多看教師和同學中寫得好的字,細心觀察并模仿,隨時隨地提高自己的書寫能力。
重視漢字的書寫訓練是我國語文教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國家語委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柳斌說:“我們不能要求人人成為書法家,但是希望人人可以寫一筆好字。父母給我們人生中的第一張面孔,這個很難改變。但是,我們人生中的第二張臉孔——字體,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變得越來越美麗?!?/p>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只要做一位有心人,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教學,孩子們書寫能力及書寫質量就會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