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英蛟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如何在新課改背景下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成為一線教師的茫、盲、忙。認為在課改中運用“導學、互助、互促”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導學;互助;互促
初中語文教學改革“導學、互助、互促”教學模式,是對傳統(tǒng)語文滿堂灌模式的革新,是在新課改理念下,追求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筆者堅信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運用這種教學模式,就會迎來語文的魅力課堂。
一、導學:以學案導學
導學是語文教師預先編制一份導學案,安排學習目的、基礎掃描、要點探究、拓展遷移四個板塊,在上課前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以自主學習方式,閱讀教材,查閱資料,把握語文教學知識點,同時結合語文教師預設的問題,自學尋找答案。導學應該是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學習的過程,以學為中心,通過一系列激趣因素,調動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初步感知新課學習內容,也為新課后續(xù)學習做好準備。
如,在講述《喂——出來》時,先從課文標題開始設疑,隨著作者的想象思維,引導學生展開自己的思維,引出問題:誰在喊?在喊誰?喊出來干什么?出來后會怎樣?我給學生設計導學案,讓學生整體感知微小說,把握課文復述提示,課文描述:“廟塌—洞現—洞深—叫聲—小石頭—柵欄—各色人的反應—商人買下—倒入各種廢品—叫聲—小石頭”,隨著作者的想象,結合現實生活想象,小說情節(jié)就“合乎情理”了。學生在導學時,要從小說情節(jié)的起因開始,引出臺風卷跑小廟而出現的洞,然后是圍繞洞而出現的人物表演,是小說的發(fā)展,洞引來了村里人、村外人、填洞公司,洞成為垃圾桶,洞容納所有垃圾,引出小說高潮,最后的結局是奇怪的叫聲傳來,飛來一塊小石頭,城市環(huán)境變美了。最后引導學生探究小說的主題,從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二、互助:以合作助學
小組合作學習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將班級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以小組形式合作學習,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展開合作,通過相互溝通交流,給予每位學生自我展現的機會。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成員之間相互幫助,積極討論學習,在小展示中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加深對導學案的理解。然后在大展示中分組發(fā)表觀點,并讓其他組或教師進行點評,在展示與點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通過合作學習,學生的說話能力、聽話能力、理解能力、組織能力等都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如,在講述《老王》時,先讓學生結合導學案提出自己的疑問,并將班級學生劃分為六個小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疑問進行小組討論,讓小組合作解決學生問題。問題1:文章中的“田螺眼”是什么意思?小組展開合作學習討論,最終得出小組討論結果?!疤锫菅邸笔切稳輬A而大的眼睛,很多地方指瞎眼、高度近視等眼睛缺陷。問題2:“有人說,這老光棍大約年輕的時候不老實,害了什么惡病,瞎掉了一只眼?!边@里的老實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老王不老實?小組學習結果:對比學習文章中第三段的倒數第二句“老王是最老實的”,就可以看出第一個老實是說老王年輕時候不規(guī)矩,第二個老實是說老王厚道。經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相互幫助下探究思索問題,體現了學生課堂小組學習“真主體+真課堂+真教學”精神。
三、互促:以評價促學
小組合作學習成功的關鍵在于互促,讓小組在合作中競爭,在互促中提高,取得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小組合作學習僅僅依靠互助是不夠的,小組合作再精彩,也需要引入競爭,讓小組互幫互促,才能進一步鞏固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結合考核評價對各小組在導學、小展示、大展示、點評及附加等方面進行打分,讓各小組在互促中學習,在學習中競爭,從而提高各小組的學習效率和學業(yè)成績。
如,在講述《我的童年》時,設計了“童年故事”小游戲,讓各小組進行演講比賽,講一講自己的童年生活,緊扣文章主題,說一說自己童年的點滴,各小組在充分準備基礎上,展開小組競爭學習,通過我辨、我觀、我思,促進小組學生積極參與課文學習,小組成員在初步感知競爭意識后,在合作學習時能夠更加默契,也為后續(xù)課文合作學習奠定基礎,激活學生語文思維,揭示出課文“童年”主題。課文以倒敘的手法,引出作者的童年故事,在了解作者家庭經濟情況與生活時代背景后,結合父輩們的生活情況,引出吃面食的故事,回憶童年生活點滴,故鄉(xiāng)識字、小伙伴玩耍、離開故鄉(xiāng),最后抒發(fā)作者對母親、家鄉(xiāng)的思念情。通過對整個游戲進行評價打分,促進各小組展開激烈的競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和各方面的能力。
在初中語文教學課改中堅持新課標理念,運用“導學、互助、互促”教學模式,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又讓小組競爭學習,學生在語文課堂生疑、解疑循環(huán),強調學生“真自學、真合作、真競爭”,實現為學生解疑學習目的,為學生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陳尚賢.新課改初中語文教學中“導學案”的有效運用[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