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少輝
[摘 要] 高三數學復習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學策略的選擇,提高學生復習過程的積極性,改變復習高強度低效率的現象.只有站在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基礎之上開展數學復習,才能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能力以及素養(yǎng).
[關鍵詞] 高中數學 復習課 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 6058(2016)17 0026
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要促進學生個性、全面的發(fā)展,因此在高中復習課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對復習策略進行優(yōu)化.高中數學復習時間短、內容多、任務重,因此需要運用合理的復習方式來提升復習的效率,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笛卡兒曾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因此在復習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數學學習方法的滲透,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升數學學習能力.
一、研讀考綱
教師要深入研究考試說明,以考試說明作為高考復習的指南針,盡可能做到不超綱.同時,從根本上體會考試說明,切實理解考試說明中三個不同層次的要求,對“了解、理解和掌握”做到準確把握.
二、強化學生數學思想
在高考復習中,知識點較多,課堂容量較大,教師不可能對每一個題目都進行細致的講解,教師如果面面俱到的話,容易在課堂中形成滿堂灌的情形.因此教師要注重精講精練,對課堂教學時間進行合理的分配,在講解的過程中注重數學思想的滲透,比如數形結合思想、化歸思想等,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舉一反三.教師在對課堂教學時間進行安排時,最好是講解25~35分鐘,其余15分鐘用來進行小測或者交流,讓學生對學習的內容和數學思想進行總結,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
三、尊重學生主體
教師在復習課中,需要利用好上課的時間,提高復習課的效率。為此,教師在課前需要做好預習工作,整理學生在數學復習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帶著這些問題進行講解,這樣就能夠提升課堂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對“三角函數”進行復習時,教師給出這樣一道題目:已知
函數y=Asin(ωx+φ)(A>0,ω>0,0<φ<2π)一個周期的圖像,求A、ω、φ的值.
這道題目是三角函數問題的典型題目,雖然對學生的數學能力要求不高,但仍有不少學生出現錯誤.教師在教學中可讓學生先對圖像進行觀察,然后進行計算,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會將一些典型的錯誤的思考方式展現無遺,然后教師在進行講解的時候就能夠針對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來進行講解,讓學生逐漸克服“一聽就會、一做就錯的局面”.比如一些學生想到了平移法,認為sinωx經過平移以后就能夠得到y(tǒng)=sin(ωx+φ),通過觀察圖像中平移的量,就能夠對φ的值進行確定.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路,沿著學生的思路來進行講解,學生參與到了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中,這樣就可以有效提高題目的講評效率.
四、歸納重點題型
高三復習中需要利用好各個地區(qū)的高考數學試卷,教師要對具有代表性的題目進行講解,總結出題目所蘊含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通過對比分析、歸納總結來找到高三數學的命題規(guī)律,找出同類題目的解題方法,實現高三數學復習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例如,在解決這樣一道三角函數問題的時候,已知0<α<π,sinα+cosα= 1 5
.則cos2α=( ).這道題目是高考全國卷中的一道數學題,盡管比較簡單,但是在做題的過程中有將近一半的學生做錯,因此這道題是一道易錯題.教師需要將這道題當做重點題型來進行講解,并且對錯因進行分析:學生可以由,而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就是沒有對答案的正負號進行判斷.教師讓學生思考在這道中究竟應該取正還是取負.學生經過思考以后就會恍然大悟:由題可知2因此就可以得出
因此在進行計算的時候,就應該選擇負值.教師要將整個思考的過程講給學生,讓學生對問題中出現的每一個條件進行分析,這樣學生以后在遇到類似的三角函數填空題的時候,不僅
會應用
公式,而且能夠根據題目中出現的條件來選擇答案,這樣才能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錯誤出現,學生在分析類似題目時思維也會變得縝密起來.
綜上所述,高三數學復習過程是一個數學知識整合的過程,需要學生在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數學思路、數學思想方法,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同時,教師需要不斷提升教學能力,讓學生盡快適應高三數學復習的節(jié)奏,取得較好的成績.
[ 參 考 文 獻 ]
[1]孫浩盛.高考數學復習考誠低效成因及對策.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1.
[2]梁禮華.高考數學復習有效策略研究.當代教研論叢,2015(8).
[3]吳望茂,李曉春.基于方法論的高考數學復習理念、結構及策略.井岡山醫(yī)專學報,2008,15(3).
(責任編輯 羅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