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珺
摘 要: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興趣是學生學習一切課程最好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對音樂課程的興趣,是展現(xiàn)音樂魅力的必要條件。文章從豐富音樂課堂活動入手,對相關教學策略進行了闡述,從而為更好地教授小學音樂課程奠定一定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活動;教學;策略
隨著素質教育的慢慢開展,小學音樂課作為一門藝術類的課程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現(xiàn)實的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很多的小學音樂教師都沒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只是單單對音樂的基礎知識進行了一定的傳授。小學生對這些基礎的東西理解能力有限,長此以往,務必會讓小學生對音樂課程產(chǎn)生厭倦的心理,從而不利于之后的小學音樂課程教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轉換策略,用孩子們喜歡的課堂活動來激活他們的興致,讓他們迫不及待地想步入課堂。那么,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該如何做呢?
一、分層導入活動,點亮課堂
對于教師而言,小學生就是一張純潔的白紙,可以去任意地填寫,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務必要把美的東西寫在上面,從多方面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因此,在對于低年級音樂方面興趣的培養(yǎng)時,教師應該以具體的事物為課程開展的切入點,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感受做出自己的理解,比如讓學生帶有感情地演唱,或是不由自主地表演等,老師也要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表揚,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對于低年級到中年級這一階段,很多學生學習的心態(tài)會發(fā)生一定的改變,那么作為小學的音樂教師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對于教師而言,第一步就要搞清楚學生到底會喜歡哪些音樂。[1]三、四年級的學生對課本中一些形象的歌曲還是比較喜歡的,對于一些抽象的歌曲,如果教師不多加引導則很難去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在這一部分學生的教學過程中要能夠用形象的東西將原本抽象的東西進行解釋,幫助學生理解,從而將學生的興趣一步步調動起來。
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對小學音樂課本上的一些歌曲都已經(jīng)不怎么喜歡了,他們開始對流行音樂產(chǎn)生好感。這時候,教師就要定位好課堂的切入點了,可以找一首大家都耳熟能詳?shù)牧餍懈枨寣W生齊唱,之后,再讓學生回頭看看這首歌的調式,里面所蘊含的感情色彩、節(jié)奏等。教學切入點的尋找,與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有著很大的關系,所以教師要不斷在教學過程中總結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通過這樣的方式,將學生融入教學的氛圍中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二、穿插游戲活動,激活課堂
在對小學生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來設計教學活動,將游戲融入音樂課中則是一個很有效的教學手段。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放松心情,對提高音樂課和其他科目的一些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在學唱《兩只老虎》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在教學的課堂設計中,可以讓幾個學生來扮演老虎,再讓幾個學生來扮演小動物,之后,讓學生隨著樂曲進行表演。[2]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參與度就會很高,而且還能通過一定的表演在短時間內把歌詞記住,把旋律記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對小老虎憨態(tài)可掬形象的印象。
三、開展表演活動,點燃課堂
新課程對小學音樂課程中的活動開展有一定的要求。在低年級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經(jīng)常會邊聽音樂邊講故事,之后讓學生進行模仿表演。例如,對《動物狂歡節(jié)》中所呈現(xiàn)出來的各種音樂,教師則需要引導學生對音樂所呈現(xiàn)出來的聲音進行模仿,并讓其自編一些動物的對話進行表演,從而讓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在中高年級的小學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把在平時聽到的一些山歌民謠都搜集起來,然后整理出來,在課堂中進行相關的展示,教師在其中挑選出一些經(jīng)典進行教授和傳唱[3]。此外,在節(jié)假日,教師可以組織一些文藝方面的活動,讓學生能夠有舞臺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這樣,學生就會在音樂課程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并且學習音樂的興趣也被深深的激發(fā)了。
總之,小學音樂的教學要能夠始終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貫徹到底,重視對小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yǎng),讓他們自己去完成教學任務,真正感受到音樂美、藝術美,真正達到培養(yǎng)人的教學目標。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搭建起屬于他們自己的夢想舞臺,從而讓小學音樂的課堂真正充滿樂趣。
參考文獻:
[1]高 宇.淺議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J].音樂時空,2014,(7):151.
[2]趙夢秋.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5,(2):220.
[3]劉海琳.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J].才智,2015,(8).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長樂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