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學昀
摘 要:在我國,語文始終是教育的重點科目,從小學到大學都離不開語文學習。小學是語文學習的基礎階段,小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yǎng)非常重要,尤其是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該文就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重要作用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改革策略做簡要探討,希望為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做出貢獻。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改革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3-010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062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只要求學生參照題目進行寫作,但卻容易忽視小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社會經(jīng)驗,因此,很多學生不會寫,也不會表達。這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由于寫作課比較枯燥,小學生也難以提起學習興趣,經(jīng)常對寫作抱以敷衍的態(tài)度。加上小學生本身知識面較窄,對字詞的把握有限,由此造成了寫作能力上的欠缺。實際上,如果能夠循序漸進地實現(xiàn)教學引導,小學生的寫作教學也不會很難。
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重要作用
小學如此重視語文寫作教學,就是因為寫作與生活息息相關,語言和文字的表達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和寫作能力直接相關的,準確的語言表達可以拉近人際關系,對生活、學習和工作都有幫助。語文是各科學習的基礎,寫作又是語文學習中的關鍵部分。小學語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為學生以后各科的學習打下基礎。小學階段的寫作主要培養(yǎng)的是學生對外界的認識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這些能力和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是分不開的。通過小學語文寫作的學習,小學生能夠提高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能夠逐漸學會捋順自己的思想,并以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這對小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
三、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改革策略
教育改革明確規(guī)定要重視語文寫作教學,因此教師也在不斷探究寫作教學的改革策略,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體會能力出發(fā),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學習寫作。同時,教師也關注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讓寫作除了具有厚實的內(nèi)容之外,還具有可觀的外表。
(一)通過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
觀察能力是寫作的第一步,因此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首先培養(yǎng)的就是學生的觀察能力。在對外界觀察的過程中,學生會更加的熱愛生活,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在熱愛生活和自主思考的前提下,寫作是抒發(fā)思想的一種途徑。小學低年級寫作教學特別重視觀察的作用。比如低年級學生要從看圖說話學起,首先要觀察圖片中的內(nèi)容,先理解圖片要表達的含義,再用語言的方式總結圖片的思想。而高年級的學生寫作則更進一步,需要學生表達出更多的情感體驗。例如,在學習寫作《我的爸爸》這個題目時,教師為了激發(fā)學生自主思考和觀察生活的能力,在教室放映了一個短片,看完后讓學生回憶一下生活中“我爸爸”的形象。通過認真回憶,學生心中的爸爸形象便躍然紙上了。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生活里常見的人和事物不會再熟視無睹了,寫起作文來也有話可說了,并且還能從內(nèi)心發(fā)出聲音,使作文的內(nèi)容真實可信,感情真摯,能夠引發(fā)讀者的共鳴。
(二)通過體驗培養(yǎng)學生寫作
寫作歸根結底是對生活體驗的抒發(fā),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引領學生學會體驗生活。對于小學生來說,生活比較簡單,無非是學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兩部分,但是簡單的生活當中,仍然能夠產(chǎn)生對生活的一些思考。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實現(xiàn)寫作。例如在指導“我的童年”這樣一個題目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童年,童年的趣事和難以忘記的人都是回憶的重點。在進行回憶的過程中要求學生發(fā)言,與大家分享,然后在班級進行游戲活動,重現(xiàn)這樣的童年趣事,在對往事進行再現(xiàn)的過程中提示學生注意感受,區(qū)分現(xiàn)在與以往感覺的不同在哪。這樣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會有層次感,而且會投入感情。
(三)通過閱讀培養(yǎng)學生寫作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表現(xiàn)。”這告訴我們,寫作能力不僅是認識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體現(xiàn),而且是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體現(xiàn),不是單一的,而是綜合表現(xiàn)。因此,發(fā)展學生的寫作能力,不能就寫作論寫作,而應既立足于大語文教育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又要遵循寫作教學的規(guī)律,使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寫作能力的發(fā)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增加閱讀量是培養(yǎng)寫作能力的關鍵。小學生年齡太小,閱歷自然不夠,對外界的感悟能力和表達能力也有限,這時候要想充實頭腦,必須借助閱讀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來完成。比如,教師在指導寫作“我最喜歡的一個地方”時,很多小學生沒有去過太多的地方,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閱讀相關的作品,或是在課堂上放映一些紀錄片,甚至是一些圖片,讓學生尋找自己的興趣點,然后課下找來相關的圖書增加知識面,用豐富的知識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最終寫出一篇好作文。例如:在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一組基礎訓練中,聽話說話訓練的題目是《聽廣播,說要點》,在進行教學時我就要求學生聽廣播,要邊聽邊記住要點;說要點時,要把故事的題目,故事里主要人物的姓名,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扼要地說出來。說的時候,要把消息的內(nèi)容說清楚,還要談談自己的看法或感想。別的學生介紹的時候要認真聽,邊聽邊想,在別人說完以后,可以補充自己的意見或感想。當學生基本上能將內(nèi)容敘述清楚時,我便讓學生模仿著曾經(jīng)在廣播、電視或報紙上經(jīng)常聽到或看到一些新鮮有趣的消息,選擇一條最近聽到或看到的消息,向同學介紹。這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說話能力,同時也為學生的習作打下基礎。
(四)通過評價引導學生擴展思路
教師對學生作文的修改和評價,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對作文的評價,一方面指出了學生作文中的缺點;另一方面,教師的鼓勵和褒獎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寫作的信心。學生還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擴展思路,例如,作文題目是“我喜歡的一個人”,教師就可以當堂對學生的作文做出評價,讓學生重新思考這個作文的寫作內(nèi)容。學生認真聽取教師評價的過程,本身就是作文水平提升的一個過程。在教師長期的引導和指正下,學生的寫作水平自然會提升,長此以往,寫作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養(yǎng)成善于觀察的習慣,進而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情感,久而久之,學生對生活中的人和事物都會充滿熱愛,從而在寫作中有話可說,有情可表。在寫作中,思路清晰,語言準確、簡練是關鍵,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強寫作關鍵點的教學和指導,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考習慣和寫作習慣,在對這些寫作策略長期的貫徹和執(zhí)行過程中,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會指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