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盛瑛
[摘 要]中職學校的學生數學基礎薄弱,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學習習慣,以至于出現(xiàn)學生對數學產生厭學,甚至認為數學無用的思想。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象,必須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和數學能力。
[關鍵詞]中職學校;數學教學;有效措施
現(xiàn)行中職數學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實際學情,在很大程度上沿用基礎教育的模式,導致數學課教學與專業(yè)課教學嚴重脫節(jié),另外,中職學校的學生數學基礎薄弱,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學習習慣,以至于出現(xiàn)學生對數學產生厭學,甚至認為數學無用的思想。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象,必須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和數學能力。
一、中職數學教學的現(xiàn)狀概述
近幾年來,中等職業(yè)學校數學教師,深感學生的難教,學生的不配合讓數學教師倍感焦慮。
1.學生基礎比較薄弱。中職學校學生大多是中考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迫干無奈,選擇了職業(yè)中學,因此普遍存在基礎薄弱,以至于對學習不感興趣的情況。中職學校在校生的數學基礎知識不夠牢固,欠缺基本技能,大部分學生對數學缺乏自信心,存在厭學、怕學的恐懼心理,一上課就無精打采,睡覺、玩手機、嘮閑嗑、搞小動作等。個別學生雖然有興趣,但由于數學的實用價值在所學的專業(yè)中發(fā)揮不出來,學起來也是應付,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專業(yè)課的學習上。
2.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進入中職學校后,有部分學生竟然認為語數外都不用學了,學好專業(yè)課就萬事大吉,甚至有人公然說:學數學根本沒有什么用。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有部分學生對數學產生了嚴重的抵觸情緒,上課不聽,課后不看,這增加了教學的難度。在基礎薄弱和目的不明的情況下,大多數學生對數學失去了學習興趣。
3.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差。據了解,大多數中職學生數學學習存在不良的學習習慣,他們沒有課前預習的習慣,沒有上課認真聽課的習慣,沒有記筆記,整理筆記的習慣,沒有及時復習的習慣,沒有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沒有系統(tǒng)小結的習慣,這樣一來,作為一個中職學生所應該具有的良好習慣他們身上根本沒有,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讓這些中職學生學習起來存在很大的困難。
4.中職數學教學一直處于次要地位,沒有真正發(fā)揮其服務的作用。職業(yè)教育不同于基礎教育,有著自身的職業(yè)性、社會性、實踐性和終身性。它主要為企業(yè)、工廠培養(yǎng)具備一定技術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因此,職業(yè)教育必須根據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勞動組織方式變革、生產經營活動的特點,使教育過程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面向企業(yè)、面向生產。因此,職業(yè)教育給中職數學教學提出了比基礎教育更高的要求,即數學課要真正地服務于專業(yè)課教學。而實際情況是中職學校的數學課只是一門副課而已。
5.數學教師缺乏專業(yè)技能培訓,使得數學教學與專業(yè)課教學嚴重脫節(jié)。職業(yè)教育的獨特性給中職學校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職學校的教師應是“雙師型”的一專多能的教師。但中職學校的數學教師大都是數學專業(yè)畢業(yè)、長期或專門從事數學課教學,缺乏技術技能的培訓,以致于中職數學教學與專業(yè)課教學脫節(jié),未能很好地為專業(yè)課教學服務。
二、中職數學教學的有效措施
1.重視數學意識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厭惡數學,害怕數學,這是因為學生缺乏數學意識。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做到由淺到深,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數學意識。教學內容要讓每位學生從不同程度上能聽得懂、做得了。平時教師要不斷地鼓勵學生、表揚學生,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喜歡上數學、想學數學、要學數學,自覺地做學習數學,學生的數學意識就會增強,他們會有意識地運用數學思維方法來處理一些現(xiàn)實問題,也會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上去似乎與數學無關的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
2.教學中注重情感因素的運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中職數學教材的邊白中有許多小資料、小知識、小提示、名人名言,每章后有“閱讀與欣賞”,教學中要充分運用這些人文故事,并深入挖掘教學內容中的諸多情感因素,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情感,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組織過程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根據不同的內容選擇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比如通過靈活分組、角色轉換、教師的表情調控和張弛調節(jié)等策略,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環(huán)境,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學習效果。
3.調整數學課程內容,打好學生數學基礎。中職數學課教材有多種版本,很多學校還使用了校本教材,教學內容各不相同,多數仍然是系統(tǒng)性很強的學科型教科書,這對于基礎薄弱,學習能力和學習主動性都較差的中職學生來說,學習效果不會理想,很難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開發(fā)適合中職學生學情的實用教材是提高數學課程教學質量和效果的保障。
4.注重數學的應用性,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由于職業(yè)教育的特殊性,更應該加強數學的應用性、可操作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重數學在生活、專業(yè)方面的應用,在立足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專業(yè)需要和學生實際情況,收集大量與專業(yè)相關的數學實例,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分析、討論和解決,不斷激化學生的學習興趣,認識到數學的作用,提高他們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改變學生“數學無用論”的思想,才能激發(fā)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熱情。
5.注重聯(lián)系學生生活,挖掘數學的現(xiàn)實意義?,F(xiàn)實世界是數學的源泉,數學的很多概念和規(guī)律都是從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抽象出來的。中職生討厭、害怕數學的原因是對數學的抽象陌生,因而接受困難。數學的實際背景可以幫助中職生將數學知識和他們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因而從實際情景出發(fā)可以使中職生更易于接受數學思想、方法和知識。因此,我們應重視從實際問題出發(fā)闡明數學概念和規(guī)律,在教學時應根據教材的內容從學生所熟習的生產生活和其他學科的實際問題出發(fā),尋找數學公式或定理的實際應用,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邏輯推理,構造數學實際模型,得出數學概念和規(guī)律,鼓勵學生在生恬中使用數學。
6.創(chuàng)設適合的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良好的實際問題情境不僅能提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而且有利于學生建構合理的數學認知結構。對職業(yè)學校的數學教師而言,首先必須善于從學生所熟悉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提出問題,同時注意問題的實際意義。大部分數學知識的形成源于實際的需要和數學內部的需要,許多知識都來源于生活實際,這就為我們努力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人手引入新知識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在例習題的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問題豐富、逼真的環(huán)境,讓數學學習在一種反映知識在真實生活中運用的境域之中,吸引學生更加主動地投入課堂,從而激發(fā)學生濃厚的興趣,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為課堂教學取得良好效果奠定基礎。
7.多元化地評定學生數學成績。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只以考試成績?yōu)榛鶞剩瑧侨轿坏?,做到即關注學生的成績,更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fā)展,即有書面作業(yè)的評價,也有課堂提問的評價,還有實踐活動中的評價,同時采用多種激勵性評價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促進全體學生共同進步與提高。
參考文獻:
[1]馬建富.職業(yè)教育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
[2]羅增儒、李文銘.數學教學論[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
[3]黎奇.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
[4]皮連生、劉杰.現(xiàn)代教學設計[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