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彩霞
[摘 要]教學必須考慮學生現(xiàn)有的發(fā)展水平以及借助于他人的啟發(fā)和幫助后可以達到的水平,這兩種水平的差距,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發(fā)現(xiàn)和進入自己“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條件,通過小組成員之間、小組之間、組織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互動交流,可以從同伴中獲得一種激勵,產生感染的行為和競爭的努力,促進能力的發(fā)展,并在同伴和教師的幫助下縮小或消除這些差距。本文深入探討了初中物理教學中引入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性以及實施原則和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小組合作學習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激發(fā)求學者內生潛力的主要因素,通過興趣產生積極的心理作用,往往能起到很好的課程教學效果。對于初中學生而言,以小組合作方式引導學生共同參與各類學習活動,不僅可以深度激發(fā)他們參與學習的興趣,從心理上帶動他們融入課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興趣和團隊合作意識,而且還有利于實現(xiàn)不同層次的學生攜手發(fā)展和進步。就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學而言,我們該如何引導學生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呢?
一、初中物理課堂引入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原則
1.小組劃分科學化。合作小組的組建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注意異質建組和隱性分層的原則,也就是教師要對學生的物理基礎知識儲備、物理學習能力及學生的基本特征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了解,并根據(jù)這些學生的不同興趣和不同情況,從好、中、差三個層面劃分好學生的階隊,需要注意這是教師本人的隱性分層,不可將其公開,以免學習程度好的學生驕傲自負,相對較差的學生喪失對物理學科的學習信心,之后根據(jù)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的學習水平及其學習態(tài)度和個性等進行異質劃分,二者相互結合合理地把學生劃分到不同的小組中,每個合作小組成員5~6人為宜,每個成員在組內的角色和任務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jù)實際需要進行調整。 合作小組之間是競爭和合作的關系,小組內部還可以進一步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結對子,便于互動學習交流和教師輔導。
2.課堂參與統(tǒng)一化。首先,教師要在完成教學任務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比如,教師可以課前自制物理實驗器材,課上通過完成物理演示實驗,引導學生從物理知識走向現(xiàn)實生活。教師還可以通過集體備課,制作好導學案,讓每個小組的學生明確物理學習或實驗探究的目標,設計有助于合作探究的教學內容,為小組合作的高效開展奠定基礎,充分發(fā)揮教師優(yōu)秀教學經驗的指導作用;其次,教師要善于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發(fā)揮引導作用。要善于激發(fā)學生去主動表達自身觀點,善于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要積極參與到各小組中,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互動交流,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影響學生,用自己的經驗帶動學生,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技能;再次,教師要善于發(fā)揮對各小組的平衡和協(xié)調作用,通過步調一致的統(tǒng)一化學習實現(xiàn)了目標的達成。
3.教學過程合作化。要想實現(xiàn)小組成員間的交流和合作,教師就要優(yōu)化教學過程,要為他們提供能夠交流和合作的機會,要選擇合適的課題,讓他們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要認真研究每一課的教學內容,看其是否適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怎樣開展,并選擇最有利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課題,組織各小組制定合作計劃,編制合作任務書,然后實現(xiàn)組內的合理分工,完成小組合作學習。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課題都是適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比如水資源危機與節(jié)約用水、熱機效率和環(huán)境保護、家庭用電、能源與社會以及一些物理實驗等內容,教師要合理利用這些章節(jié)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4.合作過程開放化。開放化的小組合作學習情境,能夠讓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和合作,能夠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確定合作課題時,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開放的環(huán)境,可以引導學生走出教室和實驗室,讓他們到更寬廣的空間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例如在測量平均速度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各小組學生到學校的田徑場,讓各小組設計戶外測量實驗方案,準備實驗工具,并獲得實驗數(shù)據(jù),之后進行合作探究,獲得小組實驗結果。而在具體的章節(jié)教學時,教師也要打開思路,借古談今,創(chuàng)設更加開放的物理情景,讓學生充分的互動交流。
5.成功機會均等化。成功的體驗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必須要激發(fā)學生的成功體驗。在小組內部,要讓不同性別、能力的學生承擔相應的學習任務,讓他們每個人都能夠分享小組成功的成果,獲得均等的成功機會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的具體實施策略
1.確定適合小組合作學習的章節(jié)及內容。并不是初中物理教材中所有的章節(jié)里的所有問題都適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所以我們要把握介入和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這其中主要包括:在知識難點的突破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解答開放性問題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實驗探究時,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復習課構建知識體系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等等。比如一些引言課多是基本知識的介紹,小組合作學習效果不明顯,比如一些簡單的物理知識,包括速度、路程等基本知識,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就能解決問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沒有必要。因此,我們必須深入挖掘初中物理課程資源,選擇依靠學生獨立思考無法很好解決或者無法理解的章節(jié)及內容實施小組合作學習,選擇能夠激發(fā)學生深層思考的開放性內容實施小組合作學習。
2.課前傳授合作技能,讓學生高效完成合作任務。讓學生明確小組合作分工的重要性,讓小組組長掌握給小組成員分工的方法,讓他們根據(jù)組內成員能力的不同給他們分配相應的任務,讓各小組成員掌握傾聽和記錄其他小組學習方法的技能。讓他們學會傾聽各小組的學習方法,并從中吸取經驗教訓,總結出更優(yōu)秀的學習方法。
3.課前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并養(yǎng)成預習習慣。物理是一門與生活有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科目,每一種物理現(xiàn)象幾乎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但是初中生由于知識面狹窄,在涉及到具體的應用知識時往往無法很好消化。因此,教師要在課前給學生布置預習問題或預習任務,讓合作小組通過討論去搜集與本節(jié)課有關的資料,在課前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以致每當學習新知識時,他們就會主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討論新知識在生活中的原型,從而更好的消化新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是開展有效課堂教學的靈魂。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我們莫讓合作學習流于形式,一定要少搞“花架子”,多做“實在事”,一定要把學生領近“最近發(fā)展區(qū)”,這樣合作學習也就成功了一半,這種學習方式才會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
參考文獻:
[1]王 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 [M].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5 .
[2] 柴 麗.如何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J].新課程學習,2014,(6).
[3] 董新明.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J].才智,2013,(28).
[4] 林 俊.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選擇策略[J].云南教育,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