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麗雅
摘 要: 分層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能力及學習水平對學生進行分層,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確保所有學生學習上的進步。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由于學生信息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如部分學生家里有計算機,對常識性的知識非常了解,但是很多學生沒有過多地接觸計算機,對常識性的知識不了解,如果教師統(tǒng)一進行教學,勢必會造成教育不公平的現(xiàn)象,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教師應結合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分層教學法進行有效應用,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分層教學法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 教學應用
引言
分層教學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顯著的意義。分層教學法的實施充分考慮到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學習水平及信息技術基礎,通過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開展針對性教學,才能夠快速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能力,確保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在學習上不斷進步。因此,本文對分層教學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和研究。
1.對學生科學的進行分層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科學地進行分層,分層要有一定的依據(jù),同時還應確保分層的合理性。教師應做到如下幾點。①教師應確保對所有學生的學習成績、信息技術基礎、信息技術操作能力等全面的了解,為合理分層打下堅實的基礎[1]。②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三個層次,即學習水平高、學習水平中等及學習水平較低。學習水平高的學生主要判斷依據(jù)為:學生信息技術學習成績優(yōu)異、動作操作能力強、學習態(tài)度端正、學習積極性高、能夠與教師密切配合。學習水平中等學生的主要判斷依據(jù)為:學生信息技術學習成績處于整個班級的中游、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學生學習態(tài)度端正、學習積極性較高、課堂回答問題較積極。學習水平較低學生的主要判斷依據(jù)為:學生學習成績較低、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學習積極性不高、信息技術基礎薄弱[2]。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進而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確保學生信息技術學習效率,促進學生信息技術學習水平的不斷提高。
2.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準備不同的教學內容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該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準備不同的教學內容,避免統(tǒng)一教學而影響部分學生的學習質量,確保所有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教學下實現(xiàn)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應該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分層。由于初中信息技術教材中的知識難易程度不同,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進行教學[3]。例如,由于信息技術基礎薄弱的學生理解能力較慢,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挑選教材中最簡單的知識進行教學,這樣才能保證在教師的科學教學下,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有效性。此外,學習水平較低的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較弱,教師應對這類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尤其是在上機操作的過程中,應手把手地教授學生,使學生了解具體的操作過程,逐漸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針對于學習水平高的學生,教師應為其準備難度較大的信息技術學習內容,以擴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充分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實現(xiàn)學生的長遠發(fā)展[4]。
3.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針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應提出不同的要求,確保學生能夠在教師的科學教學下,快速掌握信息技術知識,提高信息技術操作能力。例如,針對于信息技術學習水平較低的學生,教師應要求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密切配合,同時積極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通過循序漸進地實施,能夠轉變此類學生的學習思想,使學生更積極投入到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不斷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確保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有效性。針對于學習水平高及中等的學生,教師應對學生高要求,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整體學生信息技術學習水平不斷提高。
4.對學生進行分層指導
在課堂上,教師會為學生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而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同時也會遇到很多困難,并且部分學生學習方法不科學,影響到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也會影響到學生任務完成的質量,像一些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會失去學習信心。因此,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分層指導[5]。針對于學習水平低的學生,教師的指導要細致、全面,確保學生完全弄懂,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針對學習水平高的學生,教師只要適當點撥即可。通過對學生進行分層指導,能夠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夯實學習水平低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提高學習水平高及中等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梢娡ㄟ^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能夠確保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有效性,為學生更高階段的信息技術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實現(xiàn)學生的長遠發(fā)展。
結語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由于教學難度較大,學生學習起來非常吃力,加之部分學生信息技術基礎薄弱,導致學生信息技術學習能力較低,在課堂上跟不上教師的進度,影響到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對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非常不利。針對于此種情況,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應用信息技術教學法,將其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進一步夯實學生的計算機基礎,調動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積極性,實現(xiàn)最佳的信息技術學習效果,促進學生長遠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金琛.淺析初中信息技術課存在的問題[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24).
[2]郭娜娜,賈淑庚,檀曉萌,郝二英,張楠楠,陳輝,黃仁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J].快樂閱讀,2015(24).
[3]李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應在提升趣味性上下工夫[J].考試周刊,2015(89).
[4]田偉,邵紅偉,何免,陳嘉斯,陳輝,向靜,黃樹林.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生活體驗[J].考試周刊,2015(92).
[5]陳家建.整合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J].理科考試研究,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