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雪
摘 要:斯泰思作為一個典型的反實在論者,他提倡工具實在論,在他看來,數學公式只不過是一種工具而已。斯泰思試圖通過一系列的例子,如牛頓力學、愛因斯坦相對論、原子微粒、“時空彎曲”、能量守恒定律等,來證明“世界中除了感覺什么都不存在”。
關鍵詞:反實在論;感覺;存在;萬有引力;相對論;能量守恒
中圖分類號:B8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5-10-13
科學哲學的發(fā)展歷程中,一直存在著實在論與反實在論的爭論。斯泰思有著明確的立場,是一個典型的反實在論者,提倡工具實在論。他大膽懷疑牛頓經典力學以及一直被推崇至最高位的愛因斯坦相對論等現(xiàn)代物理學理論,使人們對整個物理世界甚至是整個科學大廈產生懷疑。
1.斯泰思反實在論的主要觀點
(1)否認原子的存在。斯泰思以科學家一直討論的問題引入,即“人們是如何知道電子、質子、中子的存在的?”斯泰思試圖通過因果推論來說明自己的觀點。他首先提出一個疑問:難道星星引起光波,光波引起視網膜的改變,進而引起視覺神經的變化,最終引起大腦細胞的運動等是被否認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們僅僅是觀察到了必然的規(guī)律性。但是沒有推理可以從可感覺的事物通向不可感覺的事物。由此,斯泰思認為原子是不存在的,它不是從感覺推論來的,因此沒有存在的理由。當然,不可否定的是大量完美的有效推理是從原子物理理論中發(fā)生的,但任何嚴格的邏輯推理都不會建立在由感覺推出的原子之上。因此,從感覺的存在我們不能有效地推論出原子的存在。但是這并沒有完全否定原子的價值,他認為原子在同樣的感覺下其公式是真實的而且有著相似的功能。
(2)否認萬有引力的存在。斯泰思通過論證說明牛頓力學(forces)僅僅是具有相對精確的預測公式,至于力學甚至是地心引力都可以說是不存在的,因為它們不能很好地被感知到。牛頓設計了地心引力規(guī)律以“力”為單位。假定這一規(guī)律只是一個數學公式,它統(tǒng)治著現(xiàn)存的力的運作?,F(xiàn)今,我們不再相信這些力的存在。力是否存在對搞科學的人來說也不重要了,可能會被說成是一種純粹的哲學問題。我想哲學家應該聲稱它們是虛構的,但不會認為規(guī)律無用或是不真實。它仍然能被用來預測現(xiàn)象,但它本身是真實的。
(3)否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時空彎曲理論”。隨著牛頓力學弊端顯露,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取代了它。當然力學是否存在不是關鍵,關鍵是它不能確保我們精確預測天文事實。而愛因斯坦相對論是從幾何學中得出的純粹數學,不包含任何力學,它比牛頓的理論更真實,因為它有更精確的預測公式。過去把力學加進牛頓力學中去,現(xiàn)在把“時空彎曲”強加入愛因斯坦理論中去。為何人們會不斷探索呢?斯泰思曾說:“他們并不滿足于理論僅僅告訴他們事實上行星將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運行,而是想知道行星為什么會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運行?!钡牵茖W理論一般都用數學公式表達,僅僅是一種陳述,從不解釋任何事物。如果科學家用“時空彎曲”理論替代力學理論,那么他們僅僅是用一種迷信替代了另一種迷信。
(4)否認能量守恒定律的存在。物理世界中另一重要的物理學基礎理論——能量守恒定律,進一步展現(xiàn)了科學里普遍的虛構存在。它陳述了宇宙中能量數量的固定性,永遠不會被創(chuàng)造或被消亡。這看似令人滿意,但卻有顯然的例外存在。斯泰思舉了個反例,當你把一塊石頭拋向空中,它下降和拋上去的能量是一樣的,但假設它沒有掉下來,而是被房頂卡住且一直在那里,能量似乎消失在宇宙之外了。不論能量存在或不存在,但作為存在和不存在之間的“潛在的”是不占任何地位的,“潛在的”能量存在是一種虛構。斯泰思試圖借助能量守恒定律,通過對“潛在的”一詞的追問與批判,來說明能量的存在是包含于它的被運用中的,如果能量不是正被運用,那么就不是能量而且是不存在的。
2.物理世界帶給我們的科學思考
斯泰思的理論觀點雖完全是打破常規(guī)的,但不得不讓人們對經典力學以及被推崇至最高位的現(xiàn)代物理學產生懷疑。我們沒有切身感受到東西到底存不存在,我們是否一直依靠著貌似完美的數學公式構建了一個科學謊言?這很值得我們深入探討與反思。斯泰思的研究角度告誡我們,在面對看似完美的世界,應該大膽想象,想象這個完美的世界是不是根本就是虛構的、不存在的。在面對看似真實的世界,應該大膽懷疑,懷疑一切所謂的“真實存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紛繁復雜的物理世界中,肯定科學的真理,達到一種去偽存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吳國盛.科學的歷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趙敦華.西方哲學簡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